中城搜索

湘潭市:城管执法局长张绪军要求“学好城管文化”

中城网2010-05-10 11:23:08

 

  人民城市网2010年5月10日湖南湘潭市消息 (湘潭市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局“和谐城管”宣传信息员 李文照 张波)湘潭市城管执法局党委书记、局长张绪军同志在2010年一季度党委中心组(扩大)学习暨“两转一增强”活动动员大会上讲话时要求:学好城管文化 加速两转一增 打造一流强局 。

    张绪军局长讲话全文如下:

  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我局一直在强化执行力、提升执行力上下功夫做文章。围绕执行力建设的问题,我局在2008年出台了“三实四率二挂钩”考核办法,比较有效地解决了执行力疲软、执行力不畅、执行力拖拉等现象,取得了很好成绩。今年市委市政府把 “两转一增强”作为一项肃整纪律、整顿作风的专项活动,对我局来讲,这是我们进一步提升内燃动力、改善外部形象的极好机遇,所以我局要积极认真地搞好“两转一增强”专项活动,学好城管文化,打造一流强局,进而提升城市管理效能,打造怡居乐业家园。 
      

  城管系统的工作千头万绪、千辛万苦,但是由于全市近6000城管人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担当”,在2009年我们顺利通过了国家园林城市的验收,并在全市绩效考核中荣膺一类单位。只要大家继续发扬优良作风,铆足百分干劲,我局2010年的城市管理工作将会有大踏步的前进,大幅度的提升,成为一流强局。 

   今年我们适时提出了城市管理十项工程,其中最后一项工程是人才素质工程,什么事都靠人干,所以人才素质的提升首当其冲,尤为迫切。今天召开的局党委中心组学习扩大到基层单位党政“一把手”,请大家围绕“两转一增强”展开讨论,就是要把我们的人才素质工程抓好抓实抓出成效。只有这项工作抓好抓实了,其它九项工程才有可能圆满完成。 
     

  怎么样才能更好地提升人才素质并促进其它九大工程顺利开展呢?根本之道是要用城管文化来武装头脑、提升 素质,学好用活用实,概括来讲就是20个字:两转一增、文化五象、城管五新、城管五化、管理赢家。


一、“两转一增” 
     

  我局的“两转一增强”活动实施方案已经下达,各基层单位要严格按方案要求认真落实。各单位要根据方案内容目标、实施步骤,紧密结合全局工作实际,全面查找、整改落实,务必在省运会之前按质按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我局在2008年下半年提出了城市管理三宝:结果导向、行动快速、方法致胜,现结合“两转一增强”的精神实质和目标要求,讲讲怎么加速提升城市管理。 
     

  一是转变职能抓服务,要突出结果导向。我局的城市管理职能就是服务职能,是为我们相对人提供服务的。服务的结果是要看市民是否满意、看服务对象是否称赞,要把群众满不满意、称不称赞作为我们工作好坏的试金石,检验我们工作成败的衡量器。要自觉养成局党委为各个机关和职能科室服务、整个机关为一线服务、全局系统为全市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这就是结果导向。一个人要有服务于人的价值,你才有价值,一个单位要有服务于人们的价值才能存在并日益发展。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一个岗位,如果没有了服务价值,就地位降了、作用弱了,如果存在基础没了,最后就只能撤了。因此转变职能的落脚点就是结果导向抓服务。 
     

  二是转变作风抓落实,要突出行动快速。以前行动快速表现在我们自身本部门的工作中,我们任劳任怨、冲锋在前,是主力军、马前卒、勤务兵。但对于全市的城市管理,由于没有指令权,没有指挥棒,统筹工作显得捉襟见肘,独木难成林。现在我局有信息指挥中心这根指挥棒了,全市城市管理一盘棋统一指挥了,凡是市委市政府交待的、社会所期待的城市管理工作,我们都应该有一种雷厉风行、敢作敢为的作风,用最快的速度落实到人、用最好的方法解决到位、用及时的评价影响到人。转变作风抓落实就是要突出行动快速。 
     

  三是增强执行力,要突出方法致胜。一个单位执行力的强与弱,不在下面而在上面,在于我们单位领军的人、带队伍的人,强将手下无弱兵啊。如果你没有方法推进工作,整个队伍就会没有执行力,一盘散沙、一团稀泥,统不住、管不了、带不动,毫无战斗力可言。因此我们带队伍的人一定要思考,一定要掌握方法。方法致胜是我们提高执行力的法宝,要用心学习、潜心掌握与这个社会相适应的先进方法、有用的方法。有些人一敢作为就出问题,想干事而方法不对是好人无能,现在无能就办不成事。因此增强执行力关键在于方法,方法致胜,才可能事半功倍,才有望不战而胜。 
     

  要实现我们城市管理跨越式发展,必须加速“两转一增强”,突出结果导向、行动快捷、方法致胜,这就是市委市政府“两转一增强”主题活动在我局城管具体工作的一种结合,一种落实。“两转一增强”方案已经制定,希望各单位认真落实,政工科作为人事的管理科室,要担负起这个活动的重任,动态性掌握情况,通过管人来促使管事,来加速两转一增强的开展与落实。


二、“文化五象” 
    

  古人有句话叫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鱼”,是给人待遇,给人一口饭吃,对于城市管理而言,“授人以鱼”是初级阶段或粗放型阶段,要求为城市管理者创造工作的条件,保证工作的必需,实现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授人以渔”则是教会人捕鱼方法,变输血为造血,教会人以生存的技能、发展的本领,对于城市管理而言,“授人以渔”是高级阶段或效益型阶段,强调为城市管理者创新合理的城市管理手段和规章机制,以及为被管理的弱势对象提供必要的谋生手段和场地等。我今天还要补一句话“授人以儒”。“儒”字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所在:儒为人需,就是以人为本,就是强调仁政、和谐、共赢。“授人以儒”,是指人的理想、信念、志向,以及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意念与抱负,对于城市管理而言,强调人的责任心与使命感,突出社会环境和谐有序,社会利益共存共赢。如果我们每个人通过系统的文化学习之后,坚持在工作中做到“授人以儒”,常怀正修齐治之心、常尽服务为民之责、常思排忧解难之策,不论多大的困难、再杂的问题,就都能够欣然面对、积极化解。 
   

  “授人以儒”常常反映于现实生活中,表现在传统文化上,那么在我们中国文化以及城管文化有哪些表象呢?具体表现为五象:文化是心、文化是母、文化是根、文化是兵、文化是水。 
     

  文化是心: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横亘古今、博大精深响彻中外,源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源于中国文化特有的人文魅力和东方气质。如拥有一颗中国文化之心,将会使你养成高贵、平和、睿智、诚实的这么一种气质,你才能达到“授人以儒”的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境界。中国文化的这个心,就是讲和谐唯美的人文精神、天人合一的自然环境,我们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就是要尊重天人合一,顺其自然、适应自然、改造自然。我们的两型社会、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以人为本理念的升华。相互尊重、相互包容,这就是“文化是心”的精髓最好诠释。 
     

  文化是母:母是一种养育,也是一种教化。对社会,对人类而言,文化是母要求我们既要“文化”,也要“化文”。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中“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化文”。我们打造先进文化,就是要回过来“化文”,即把人化好,把事化好,把社会化好。一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它的发明、产生、培育,都是源于文化的长期积淀和教化,所以说文化是母。我们先前的应试教育强调的是一个“文”字,现在的素质教育强调的是一个“化”字,一个人走不走得远,都靠“文”的基础与“化”的能力,一个企业亦是如此,企业发展好不好,凝聚力强不强,关键不在于企业的经营状况,而在于企业的文化与氛围,企业的潜力与未来,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无文不远”。 
     

  文化是根:“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文影响和文化素养,都烙上了自己的特点。因此形形色色的差异,根本就在于文化的差异,个人信仰的差异,即“根上之差”,有些人的根是优根,有些人的根是劣根。如在城市管理上,乱丢垃圾是人文素质低下的文化现象,损害公益是人文品质低劣的文化现象,这就是劣根所致;而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热爱公益、无私奉献是道德情操高尚的文化现象,这是优根作用。对劣根我们要循循教化,对优根我们要大力弘扬,让劣根无处遁形,让优根根深叶茂。 
     

  文化是兵:文化是一把双刃剑,“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就是讲人的语言文化,善于沟通就能逢凶化吉,不善于沟通则处处碰壁。我们在执法中尤其注意,应该做到多良言一句,勿恶语伤人,切记祸从口出,遇事要冷静洞察,大矛盾化小,小矛盾化了。不战而胜比百战百胜的优势在于:不战而胜是你能充分运用文化之力,通过有效宣传,积极沟通,把矛盾一一解决在升级之前,把乱象制止在萌发之初。我们城市管理,特别是城市执法,一定要在思考问题、制定对策,和谐社会不是“百战百胜”出来的,而是文化“化”出来的,要学会不战而胜,以文化之。 
     

  文化是水: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事不关,无人不演。文化是一个大平台,我们有一种招商引资叫文化搭台,经贸唱戏,或经贸搭台,文化唱戏,总而言之文化与经济谁也离不开谁,文化现象与我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文化是水,常流不息。只有流水才不败腐,只有活水才能常青,因此我们对文化的追求,对“化文”的能力,要永不止步,永不懈怠,要与时俱进,与时更新。我们生活在信息密集更新、通讯日益发达的21世纪,如果没有现代的文化理念,还认为文化是文化人的事,还停留在五六十年代的“文盲”定义上,以一个物质人苛活于世,那么这样的人注定跟不时代前进步伐,会被现代社会所抛弃。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我们传统文化里的“金木水火土”的五形文化,正好与我们“文化五象”有个对应,即文化是金(心),金是指坚硬、坚定、赤诚;文化是土(母),土是养育,承载,厚重;文化是木(根),木是生长之象,根为枝繁叶茂之基;文化是火(兵),火也是一把双刃剑,可以造福,可以推动文明,也可以生乱生祸;文化是水(水),只有水才长盛不衰,有水才有生命,才可无处不在。


三、“城管五新” 
    

  从本质上说:城市化是加快城市宜居宜业的过程,新型城市化是加速城市怡居乐业的过程,我们打造现代化城市就是要打造一个怡居乐业的地方。城市管理是城市政府管理社会、经济、坏境、生态,并使其协调发展的工作,事关宜居宜业、怡居乐业的城市功能的打造和发挥。 
    

  现代城市管理与传统城市管理的区别:一是管理目的,从环境卫生的单纯管理进入公共服务的多维管理,强调职能增加,服务多样,二是管理主体,从多头执法的各自管理进入综合执法的集约管理,强调部门联动,齐抓共管。三是管理过程,从对象实体的静态管理进入城市时空的动态管理,强调常态、长效、可控。四是管理客体,从城市乱象的被动管理进入行为意识的主动管理,强调全民参与、和谐共享。五是管理手段,从简单冷面的处罚管理进入以人为本的和谐管理,强调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这是现代城市管理五大变化和强调的内容,也是我们两型社会的重要课题。 
     

  针对这些变化,我们城市管理应该采取什么新的对策、理念来应对,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城管五新“:树立新理念、确立新思路、采取新措施、提出新要求、实现新目标。 
     

  树立新理念,城市管理人文化。文化的软实力是现代城市竞争的核心力,我们在城市管理中,要注重发挥“伟人故里,人文圣地”独特的人文精神, 塑造品味高、底蕴厚、特色浓的人文环境,使人文环境能够做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 
     

  确立新思路,城市管理科学化。 城市管理的科学化显得特别重要,我们的城市管理在很多官员、很多部门甚至很多专家,没把城市管理当成一门科学,研究的不够。我们的城市管理经历了重视城市建设,重视城市规划的时代,现在进入了建管并重的科学发展时代,我们要采取科学的思路,科学的理念为城市管理的跨越发展做出自己贡献。 
     

  采取新举措,城市管理法制化。先前我讲城市管理的“三低”其中有一低就是城市管理的法律地位低,就是没有当家大法。在现有条件下,要积极转变观念和认识,我们有7+1职能,我们有相关条例,我们更多的是有和谐的办法,科学的制度,还有这么多领导的正确看法、积极说法,然后我们把它们变成我们的规则、我们的制度、我们的机制,推动城市管理法律的尽早完善、尽早出台,使我们的工作有章可循、有章理事。现代城市是个多元的,动态的,开放的,繁杂的大系统,如果不靠刚性的法制,而靠随意的人治,我们的城市会长期处于无序、无章的脏乱差之中,因此城市管理的法制化是城市长效管理的需要,也是现代管理、现代城市治理的要义。 
     

  提出新要求,城市管理精细化。精细化本来是一个企业管理的术语,现在应用于城市管理,是要把城市管理当成科学来做,将管理目标定量化、管理责任明细化、管理标准精准化、管理措施具体化。我们现在的城市管理太粗放了,粗放到我们自己都过意不去,所以我们要把整个城市精心去管理它,当一个旅游精品、旅游目的地、旅游中转地来打造,当作我们的客厅来精雕细刻。 
     

  实现新目标,城市管理常态化。少搞突击,多做实事,城市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动态性、持续性非常强的长期性工作,是“黑加白”、“五加二”的工作:一是要天天去发现问题,要加强“一线作业法”,我们80%以上的工作在街道,在户外。二是要天天要解决问题,处理好轻重缓急事项,不能因为事小而不为,不能因为利小而不做,要杜绝突击式的想法与做法,提倡常态化的教育与管理。三是市容环卫责任机制常态化,市容环卫要实行24小时保洁制。四是举报投诉监督机制常态化,多方构建投放监督。五是网格管理长效机制,要把社区街道的网格人员、城管力量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只有这样,我们的城市管理问题才能逐步解决,才能够赢得广泛支持、长久支撑,就会越有作为、越有成绩、越有地位。


四、“城管五化” 
     

  城管文化,不仅是“文化入手、意识先行、制度管事、做优执行”这么一个提升城管形象,推进城市管理的有序进程,更是打造宜居宜业、怡居乐业的和谐文化,它是城市文化和管理文化的结合,就是以文化之。那么如何以文化之,从五个方面入手: 
    

  首先以文化人,推进城市管理人文化。一要确立城管理念:为民服务、和谐城管。二要建立民本城管:尊重民智、服务民政、保障民生、维护民利、重视民意。三要树立三大意识:全民城管意识、公共客厅意识、源头治理意识。 
    

  其次以文化城,推进城市管理科学化。一要掌握城管方略:城市以生态之、环境以艺术之、园林以文化之、管理以规矩之。二要学好五大技术:系统工程、现代网络、数字城市、控制论、心理学。三要认识城市管理工作是基础性、公共性、综治性俱佳的政府性重要工作。四要把握三个检验标准:人民心情舒畅、城管事业发展、城市环境优美。五要掌握三跳思难:跳出城管抓城管、跳出执法抓执法、跳出事务抓事务。 
    

  第三以文化市,推进城市管理的法制化。一要确立城管方针:全民参与、疏堵结合、教惩并举、和谐共享。二要做到四个到位:程序到位、准备到痊、执行到位、善后到位。三要坚守四晓执法:先晓之以礼、继晓之以理、三晓之以利、再晓之以厉。四要做好城市管理的“四评四率两进”和“三实四率二挂钩”考核。 
    

  第四以文化管,推进城市管理的精细化。管就要管得细,管得精。一要发扬城管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担当。二要用好城管三榜:表扬以红榜、批评黄榜、惩戒以黑榜。三要坚持四个步骤:整顿、巩固,放大、提高。四要提倡四精管理:精品景点,精细养护,精确管理,精准申请。 
    

  最后以文化理,推进城市管理的常态化。推进常态化是城市管理的根本之理和关键所在,一要构建城管机制。要本着源头治理意识,构建常态城管机制,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即四于机制:教育于未然,发与于起端,处罚于初始,问责于岗位。二要树立两种心境:工作无止境,不懈努力,心中有境界,受得委屈。三要坚持三恒管理:工作恒抓不放,制度恒求完善,宣传恒温不减。四要提倡四员要求:宣传员,服务员,执法员,信息员。五要坚守四用原则:用人重品性,用人择其长,用人在得心,用人在宜刻。


五、“管理赢家” 
     

  我们作为社会一员,要学会约束自己举止,作为管理者,则要学会管理和引导别人言行。在管理方面我们要成为管理赢家,就要学习运用管理三宝:结果导向,行动快速,方法致胜。要成为真正的管理赢家,建议大家还要悟一悟这个“赢”字,悟到了就得“道”了,得“道”了工作就好做了。赢字是由亡、口、月、贝、凡组成的,“亡”是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未雨绸缪,处变不惊,你就能够赢在起点。“口”是指言行一致的处世哲学,做人守信,信誉是金,你就能够赢在信誉。“月”是要有寸金难买的时间观念,不失时机,抢抓机遇,你就能够赢在当下。“贝”是要有得心应手的人脉资源和敢作敢为的实力,这就是赢在执行。“凡”是指宠辱不惊的平凡心态。搞城市管理是一件千辛万苦的职业,我们要有好的心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受得起委屈、经得起表扬,你就能赢在心态。我们作为管理者,要在这五点上去理解这个“赢”字,只有这样,我们就能完成我们的艰苦任务,实现我们的工作目标,达到人生的至高境界,赢取我们快乐的一生。 
     

  谢谢大家!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运营管理:北京中城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合作联系电话:010-62530116、18600196839
投稿邮箱:zhongchengwang2020@163.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 京ICP备20003710号-1

北京市公安局网站备案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1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