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城搜索

漳州市:执法局积极建设“三民”城管

中城网2010-05-26 15:02:43

 

    人民城市网2010年5月26日福建漳州消息(漳州市城管执法局“和谐城管”宣传信息员 周颖)漳州市城管执法局积极建设“三民”城管。

    漳州市城管执法局自2006年成立以来,坚持以“办案程序化、执法人性化、服务标准化、政务公开化、管理精细化”为目标,突出人性化和谐管理,积极走“便民、亲民、全民”城管之路,较好地促进了市容改观、民生发展与经济繁荣的和谐统一。

亲民”城管

    漳州市城管执法局在执法理念上主动将事后管理处罚向事前主动监督转变,通过完善基层信息员网络,使每一起违法建设都能在苗头阶段得到及时发现和纠正。在流动摊贩管理、广告店招牌设置、静态交通管理、油烟排放管理和噪音污染治理等方面也采取了前期告知、过程指导、后续监管的前置管理模式。在去年底被省法制办确定为全省行政指导制试点单位后,该局将天下广场美食街作为创建“油烟管理示范街”试点,通过调查摸底、宣传动员、安装油烟净化器、完善设施、强化管理等手段,提高城区油烟治理水平,并向市区丹霞路、南昌路等主要路段餐饮店推广,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积极推进城管进小区工作,在进驻天利仁和、武夷名仕园等成熟社区的基础上,第一时间与刚交房的小区物业公司联系座谈,向商品房业主、经营业主发放行政指导告知书,让他们知道什么样的行为违反城市规划法,什么的装修会影响到市容市貌问题,进一步规范业主的建设行为,减少违建现象发生。在执法方式上,积极实施服务型管理模式,实行教育与处罚相结合、服务与执法相结合、疏导与堵漏相结合,融洽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通过发放“城管民情联系卡”,召开征询意见座谈会,收集群众最关注的热点问题,集中力量解决市区停车难、餐饮业油烟排放污染、建筑工地噪音扰民等问题。在市区发放“友情提示卡”、“警示提醒小贴士”,实行市容管理“首违不罚”制度,温馨劝导违章市民。2008年实行首违不罚以来,执法人员先后纠违1万余起,对2000余人次免于行政处罚。

“便民”城管

    漳州市城管执法局坚持以人为本,疏堵结合,按照行业逐步推出系列“便民服务摊点”,对市区早餐、水果、修理、夜排档等便民摊点实施统一经营地点、摊位编号、摊亭式样、经营时间、垃圾容器等“五统一”管理,使流动摊贩既能依靠劳动谋生又使之步入文明守法经营的良好轨道。2008年1月,市区路边补鞋、配钥匙、维修钟表和自行车的100名残疾人、低保户、下岗职工和贫困居民成为首批便民服务车的经营者。2009年6月,在长途汽车中心站设置了10个固定便民水果摊点,解决了失地农民的生计问题。同年6月,在中山公园西门、新华西路教堂前、东铺头街道华侨新村、南坑街道工人新村等地方成立4个农副产品自产自销临时市场,通过规范经营把郊区贫困农民自产自销的流动贩卖纳入城市商品供应流通网络。除此之外,还将夜间大排档疏导进入规划好的6个大排档集中经营点,科学设置管理上百个早餐工程点和海西邮报亭。这种采取按规定的时间、在指定的地点、接受两区城管执法部门监督的经营管理模式,把原本属于城市的一块“补丁”,如今变成古城街头一道风景。在方便群众投诉方面,做到让群众投诉“反映得了”、“解决得好”、“查询得到”,每一起举报和求助,无论是在凌晨,还是在年三十的晚上,城管执法人员都会及时赶到现场。城管指挥中心的24小时热线自2006年成立以来,已接受近3万件投诉和求助。特别是女子中队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把“群众有难,请找城管”的观念带到群众中去,主动延伸服务内容,成为亲民爱民的一面旗帜。女子中队成立三年来,已累计徒步巡逻里程达20400公里,微笑劝导违章2万多人次。她们救助过晕倒在路中的老太太,帮助过走失的小男孩找到父母,援助过流落漳州的七旬老翁。三年来,她们共帮助过52名乞讨人员,救助过11名困难群众,接送过5名病人到医院救治。

“全民”城管

    漳州市城管执法局充分发挥城管办组织协调职能作用,强化市、区、街道(镇)和社区(村居)四级在城市管理方面的责任,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大城管格局。在组织群众参与方面,着力培养三支队伍:

    一是与团市委、妇联共同组建了一支来自我市四所高校120名的城管志愿者队伍,有计划、有组织地走上街头、深入社区,开展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宣传,劝导、纠正影响市容市貌的不文明行为。

    二是发动一批退休的老干部、老职工,组建“夕阳红督导队”,充分利用老同志亲和力强、教育份量重的优势,对市容市貌、环境卫生进行检查督导。

    三是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退休干部、新闻媒体、服务队象、法律工作者和政法系统、信访部门聘请9名城管执法监督员,及时把群众的各种呼声直接传递到局党组。在与民众交流方面,组建网络信息员队伍,及时跟踪论坛的信息,对网络帖子的内容进行核查,通过网络拓宽城管与市民交流的渠道。定期召开在漳新闻媒体座谈会,通报工作情况,听取媒体意见,达到开怀畅谈、增强了解的目的。开展与群众“零距离”交流,通过政风行风热线等方式,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提出的疑问,以及想了解的法律法规、办事程序和相关手续进行当场解答,以增进了解、增强感情、增加信任。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运营管理:北京中城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合作联系电话:010-62530116、18600196839
投稿邮箱:zhongchengwang2020@163.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 京ICP备20003710号-1

北京市公安局网站备案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1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