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城搜索

扎兰屯市申迎春:生活垃圾现状及处理对策

中城网2010-08-04 08:08:34

 

    人民城市网2010年8月4日内蒙古扎兰屯消息 (扎兰屯市城管执法局“和谐城管”宣传信息员 苗现存 申迎春)扎兰屯市城管执法局长申迎春:生活垃圾现状及处理对策。

    [摘要]:本文分析了内蒙古扎兰屯市生活垃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活垃圾处理对策。

    内蒙古扎兰屯市位于大兴安岭东麓,与松嫩平原接壤,毗邻黑龙江省,是呼伦贝尔市与东北三省交流的窗口,全市总面积1.69万平方公里,人口43万。境内有滨州铁路、301国道、111国道和内蒙古阿荣旗—广西北海省际大通道在此交汇。市区人口14万,建成区19.2平方公里,有7个办事处,23个社区。扎兰屯市以风光秀丽、景色怡人、山奇水秀、地杰人灵被誉为“塞外苏杭”,并先后被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优秀旅游城”。吊桥公园、秀水风景区、柴河风景区、雅鲁河漂流等名胜景观,更使扎兰小城闻名遐尔,鹊起世间,每年来此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的客人络绎不绝。

    一、环境卫生状况

    扎兰屯市的环境卫生工作统一由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所属的环境卫生管理处负责。清扫保洁面积220万平方米(其中城乡结合部位30多万平方米),日平均清运生活垃圾270吨,管理公厕248座、污水井398眼。扎兰屯市环境卫生管理处有人员458人,四个清扫队,两个清运队,一个基础设施管理队,一个社区收费队和部分后勤服务部门。

    二、市区生活垃圾现状

    (一)生活垃圾产生量

    扎兰屯市区有人口14万人,7个街道办事处,23个市社区,据统计,从2005年至今平均日生成生活垃圾270吨左右。由于扎兰屯市属县级城市,农村人口占大多数,所以近10年来市区垃圾年增长率为4%左右,人均日垃圾产生量0.7~1.0公斤/(人、d),属于正常的水平。

    (二)生活垃圾成份

    根据调查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扎兰屯市市区生活垃圾中,厨余、果皮等有机物占50%,灰土、砖瓦等无机物占20%,纸类、塑料、玻璃、金属、木料和纺织等可回收物占25%,其他占5%。通过调查发现,垃圾成份变化与经济发展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有直接的关系。以1995年为例,当时的厨余、果皮等有机物仅为35%左右。通过调查可以明显地看出,现在生活垃圾中灰土含量明显降低,这与楼房住户增多关系密切,垃圾中有机物含量增加,可燃物增多,可回收再利用的价值增大,这都充分说明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活习惯的改变,从中不难看出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三、垃圾处理情况
   
    (一)垃圾清运

    扎兰屯市环卫处两个清运队,分别承担市区生活垃圾的清运工作。垃圾一级清运有十四个车组,使用小型翻斗车清运袋装垃圾和楼区的生活垃圾;垃圾二级清运使用大型翻斗车,装载机装车,清运垃圾转运站的生活垃圾。23个社区配备有民办垃圾清运员,清运社区的生活垃圾,倾倒在垃圾二级转运站。从2002年开始,扎兰屯市在部分街路实行垃圾袋装,临街商家住户按规定时间,定时、定点投放垃圾,环卫部门定时、定点上门收取,经过七年多的时间,目前袋装垃圾量占垃圾一级清运量的67%左右。市区有二级垃圾转运站六个,分布在五个办事处境内,日储存垃圾平均达600多吨。应该说,扎兰屯市近几年在垃圾管理清运方面做的是比较好的。加大垃圾一级清运力度,实现密闭式运输,杜绝了垃圾清运过程中的撒漏现象,同时也降低了生活垃圾的二次污染的机率。

    (二)市区生活垃圾处理

    扎兰屯市区生活垃圾主要是采取卫生填埋的方式,根据测算,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60%左右。全市唯一的垃圾处理场位于市区东南,距市区中心约10公里,占地37公顷,于1998年投入使用,始终采取简单的填埋式处理方式。市区几家医院产生的医疗垃圾自行进行焚烧处理。近几年来,扎兰屯市楼房开发步伐加快,加之企业产生的一些工业垃圾倾倒在垃圾场,使垃圾填埋场的建筑垃圾残土,工业垃圾有所增加。2009年,经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批准的总投资6356万元的扎兰屯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无害化处理垃圾量日平均达到320吨,年处理能力12万吨。

    四、存在的问题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内蒙古扎兰屯市在生活垃圾清运和处理等方面有了一定的进步和发展,为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品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从城市发展和经济建设长远目标来看,还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缺乏宏观垃圾处理规划,垃圾处理亟待规范

    扎兰屯市目前尚没有专门的生活垃圾处理规划,专业部门难以开展工作,规范管理、专业化运作更无从谈起。一些商业开发活动和企业产生的建筑垃圾、工业垃圾随意倾倒在垃圾场,增加了垃圾处理的难度。特别是在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方面缺乏宏观指导。没有中长期规划,对垃圾产生量的内在因素、个人因素、社会因素、尤其是内在因素中的GDP和人口等主要因素认识不够,对垃圾产生量随着人口和GDP的增长而增长认识不足。

    (二)垃圾收集方式单一,处理方式简单

    扎兰屯市垃圾收集始终采取的是混合收集方式,有机物与无机物混在一起,一级清运与二级清运都是混合收集,垃圾分类至今没有开展起来。垃圾处理全部采用卫生填埋的方式,而且处理量仅能达到60%左右,其余为自然堆放,处理方式简单。垃圾中有用物质的分类回收和资源化利用水平较低。当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一个城市的经济水平和居民文化素质,从目前全国城市垃圾分类收集现状看,大多数城市的垃圾分类回收率都是不高的。

    (三)资金来源单一,数量不足,阻碍垃圾处理工程开展

    垃圾处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长期以来扎兰屯市环境卫生设施投入和运行经费全部由是财政负担,受大环境影响,制约了垃圾处理工程的发展。虽然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环卫设施,垃圾处理等方面有了一定的进步,但和发展趋势需要相差甚远。在垃圾填埋过程中,所产生的气体和渗沥液未有妥善处理,对周边环境产生了一定的污染。

    (四)垃圾袋装尚需进一步规范

    扎兰屯市从2002年开始在部分街路实行垃圾袋装,定时定点投放,定时定点收取,到目前,袋装垃圾的垃圾收集量仅占垃圾一级清运量的67%左右。目前存在的问题是许多商家住户不按规定时间投放垃圾,自己又不妥善保管,随意投放,垃圾袋被拾荒者弄破,造成垃圾二次污染。另有少数人不能把垃圾很好袋装,随意堆放,不仅二次污染环境,也加大了垃圾收集工作的强度。

    五、发展和对策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近十年来,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每年以7%左右的速度增长,2003年全国660个建制市生活垃圾清运总量为1.49亿吨,实际处理量为7490万吨。扎兰屯市是一个县级城市,在做好垃圾处理和垃圾收集方面主要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制定垃圾处理专业规划,使垃圾处理实现规范化

    依照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结合当地实际和今后发展需要,本着统筹安排、合理布局、优化组合、高效运行的原则,结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扎兰屯市生活垃圾处理专业规划。改善目前垃圾收集处理状况,从而达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

    (二)改变垃圾单一的处理方式

    从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需求来看,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是垃圾处理的发展目标,源头减量→分类回收→焚烧(回收热量)→填埋(最终处置)这无疑是垃圾处理的良好选择。首先要从源头抓起,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倡导绿色消费,限制一次性用品的使用,最大限度地减少生活垃圾产量。同时要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与回收利用,为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创造条件。

    (三)加大资金投入

    拓宽资金渠道,增加生活垃圾处理经费投入是改善生活垃圾处理现状的根本所在。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应该加大生活垃圾处理有偿服务费的收缴工作,做好宣传工作,提升垃圾有偿服务费意义的知晓度,完善收费模式,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垃圾有偿服务费的足额征收,服务于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建设。

    (四)规范垃圾袋装

    2002年,扎兰屯市在部分街路实行了生活垃圾袋装,并陆续投放了造型别致、做工精良的垃圾转运间,几年下来,在有关部门和广大市民的支持配合下,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不按时定点投放,垃圾散放、散堆等现象确实影响了垃圾袋装的开展,为此要加大执法力度,加大处罚力度,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垃圾袋装的进行。

    六、结束语
    

    城市生活垃圾处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扎兰屯市在生活垃圾处置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城市建设“欠账”太多,而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部门的重视,大力投入,同时也需要全社会的参予,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积极配合参予垃圾处置活动,采取分类搜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等措施,减少垃圾处理量,增加综合利用率,减少垃圾填埋场的进入量,延长垃圾填埋场的使用寿命。随着扎兰屯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的完成,必将对该市的生活垃圾处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运营管理:北京中城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合作联系电话:010-62530116、18600196839
投稿邮箱:zhongchengwang2020@163.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 京ICP备20003710号-1

北京市公安局网站备案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1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