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林市:城管局环卫管理“三大突破”见成效
中城网2010-09-13 08:53:59
人民城市网2010年9月13日广西玉林消息 (玉林市市政市容管理局“和谐城管”宣传信息员 梁艳丽 梁 惠 吴 玉)玉林市市政市容管理局环卫管理在“三大突破”——“在推行内部承包责任制上突破、在推行垃圾密闭化运输上突破、在加快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上突破”上见成效。
近年来,随着城乡清洁工程的深入实施和玉林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步伐加快,玉林市市级环卫管理的范围不断扩大,清扫保洁面积达410多万平方米,日处理生活垃圾量增至400多吨。在线长、面广、量大,环卫经费和人员又不足的困难面前,市环卫处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通过精心筹谋,科学规划,找准“三大突破”:“在推行内部承包责任制上突破;在推行垃圾密闭化运输上突破;在加快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上突破”,认真抓好落实,从而全面提升了玉林市城区环境卫生质量和管理水平。
一、推行内部承包责任制,实现清扫保洁质量大突破
从2007年起,我们以减员增效、节能降耗为主要目的,深化环卫体制改革,对道路清扫保洁作业和垃圾运输等环卫作业,分别在环卫管理所、车队内部进行招标承包,最大限度地调动干部职工的工作责任心、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长效管理,提高工作质量。
(一)道路清扫保洁内部承包的主要做法
1、采取“五定一增”法。一是定任务,以路段小组为承包单位,明确清扫保洁、临街门店垃圾收集、果皮箱清洗等承包内容。二是定责任,环卫管理所从管理人员到清扫工人,层层明确岗位职责,做到职责清晰。三是定标准,制订了岗位目标考核办法和细则,详细规定考核标准,做到有章可循、有责可究。四是定人员,参照国家建设部《全国城镇市容环境卫生劳动定额》的标准,结合各路段的商业繁荣程度、人流量、车流量、垃圾量等因素,科学合理地按各路段原有人数减员20%。清扫人员首先进行自由选择,优化组合;对组合后剩下部分能力差的临时工做了辞退处理,使优质服务在人员素质上得到了保证。五是定奖惩,对照岗位目标建立奖励制度,对职工违反规章制度的进行扣分处罚,环卫管理所的相关管理人员承担连带责任。六是增加一线临时工工资。我们按照多劳多得原则,把减员节约下来的费用增加到为该承包小组的临时工工资中,每月组长增多200元,组员增多100元。
2、坚持做到“三个强化”。一是强化合同管理。环卫处严格遵守《劳动合同法》,与承包人员签订了责、权、利相统一的承包合同。同时,积极为符合参保条件的承包人员办理社会保险、意外保险。二是强化监督指导。建立分管领导包所负责制,每位分管领导包干负责一个环卫管理所。同时,有关管理部门加强日常监督考核,检查结果作为年底评选先进的重要依据。三是强化承包小组组长的监督管理职能。组长既有自己的清扫保洁工作,又有跟踪督查的责任,对表现较差且屡教不改的临时工,组长有权辞退。
(二)车队运输作业内部承包的主要做法
1、结合实际合理核定承包经费。车队的承包内容包括垃圾运输、道路洒水、机械清扫等内容,承包经费包括燃油费、维修配件费、水电费、工资、年度奖金、不可预见支出等,实行费用包干,节约归己,超支不补。
2、责、权、利相统一。承包者作为车队队长,与环卫处签订承包协议书,明确承包的内容、范围、经费和作业时间、质量要求、考评办法等。同时,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协议内容,明确承包者必须配备、维护消防器材配备,如发生生产作业事故,责任及赔偿金由承包者承担。
3、加强监督考核和宏观指导。一是定期或不定期对车队作业情况进行监督考核,考核结果直接与承包经费挂钩。检查发现问题除了按规章制度处罚之外,还另外进行罚款。二是协助和指导承包者制订一系列精细化管理的措施。如:实行“四定一挂钩”,即定人、定车、定路、定点,效益与效率挂钩;派专人按每辆车的既定作业路线试行,核定该车既定路线的油耗定量、作业时间;建立司机、垃圾中转站、垃圾处理厂三方登记的方法,确保运输车数的准确性。
(三)推行环卫作业内部承包责任制的主要成效
环卫处推行内部承包管理以来,通过不断总结经验,使环卫作业内部承包责任制日臻完善,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初步实现了政事分开、管干分离,促进长效管理。内部承包后,生产管理部门得以从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双重身份中摆脱出来,专门负责管理,环卫管理所负责清扫,初步实现了管干分离。二是通过新一轮承包劣者淘汰的办法,促使承包人员积极地、主动地做好本职工作,激活了内部竞争机制。三是有利于环卫作业的正常性和连续性,巩固和提高作业质量。大多数清扫承包人员和车队承包者在环卫处工作多年,技能熟练,经验丰富,遇到检查或突击任务,能统一调度和指挥。内部承包以来,环卫管理水平明显提高,街道保持高度清洁,无垃圾堆积,清扫保洁质量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车队实现安全生产无事故,以前存在的车辆保养不好,消极怠工、偷油等问题不再出现,而且节约了费用支出。四是有利于提高临时工工资福利待遇、保持队伍稳定。内部承包后,临时工通过签订劳动合同变成了合同工,对年轻的、表现好的、工作能力强的,处还和他们签订了长期合同。通过减员增效提高了工资,还解决了社会保险问题,使他们没有了后顾之忧,能够保证安心工作,保持了环卫队伍的稳定。
二、垃圾密闭化运输无遗撒,实现运输水平大突破
由于历史原因,一直以来玉林市环卫基础设施的建设十分薄弱,生活垃圾的运输、中转设施设备离标准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为密闭化运输车辆有限,多功能斗式、半密封式、自卸式等敞开型车辆长期“服役”,在运输过程中垃圾遗撒、污水滴漏的现象经常发生。
为了解决运输撒漏的问题,环卫处从改变运输模式入手,科学规划垃圾中转站建设,通过建设压缩式垃圾中转站配套密闭压缩运输车。压缩运输车克服了多功能斗车等敞开式运输车运输过程中垃圾掉落和污水外溢等弊病,而且通过压缩处理增大了运输容量。通过逐步实现垃圾的封闭式运输,主要街道旁边的四方垃圾桶全部取消,解决了群众经常投诉问题。随着玉林城区垃圾中转站的陆续建成,不断增加压缩运输车,全部淘汰了原有的敞开式运输车,达到了城区生活垃圾袋装收集、密闭化运输的卫生城市要求。
三、高标准建设环卫基础设施,实现科技含量大突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近年来,环卫处在全面了解玉林市城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按照标准高、功能全、配置齐的思路,高起点规划、设计环卫基础设施,利用国家西部大开发国债资金,建设了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垃圾处理二期工程等科技含量高的现代化环卫基础设施,环卫基础设施建设驶入快车道。
(一)以大气魄、大手笔建设垃圾收运系统工程、垃圾处理二期工程。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工程概算总投资7633.04万元,建设13座垃圾转运站、4个基层环卫所、2座停车场,购置一批环卫设施车辆;垃圾处理二期工程概算总投资23719.52万元,建设总库容370万立方米、日填埋处理垃圾650吨的垃圾填埋场1座,日处理粪便150吨的粪便处理中心1座,同时配套建设13座垃圾转运站。
这两个项目均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进行设计建设:垃圾填埋场采用分区、分单元分层填埋处理工艺处理,填埋库铺设防渗膜,建设垃圾渗滤液收集管网,垃圾渗滤液采用“生物+膜技术”处理工艺;粪便处理中心采用“固液分离+絮凝脱水”处理工艺;两个项目的垃圾转运站共计26个,全部采用压缩密封运输工艺。项目建成后不仅可以解决城区生活垃圾的中转、处理问题,还填补了我市粪便无害化处理的空白。目前,一部分垃圾转运站和二期垃圾填埋库已建成使用。
(二)加快完善公厕建设体系。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公厕发展凸现数量较少、分布不合理、档次较低、设施配置不齐全、功能不完善等问题。对此,环卫处在垃圾处理设施项目的垃圾转运站中配套建设一批标准高、配置齐全、功能完善的公厕,并争取财政支持改造一批旧厕,有效地缓解了群众如厕难的问题。
(三)超前规划,筹划“十二五”期间上马一批项目。为了保证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减少垃圾填埋对土地资源的占用,进一步提高我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规划在“十二五”期间建设生活垃圾垃圾处理第三期项目——垃圾焚烧发电厂,目前已经完成立项,该项目的建成将解决玉林市城区未来30——40年的垃圾处理问题。同时,根据玉林市餐厨垃圾收运无序、放任自流的状态,酝酿建设玉林市餐厨垃圾处理中心,通过建立餐厨垃圾统一密闭收运、集中处理系统,使我市餐厨垃圾处理走上有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轨道。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