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中市:平昌县组织收看全省城乡结合部治理工作电视大会
中城网2010-12-09 10:46:20
中城国建•人民城市网2010年12月9日四川巴中消息(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城镇管理局“和谐城管”宣传信息员 李琪琳 冉加敏、李帜)巴中市平昌县组织收看全省城乡结合部治理工作电视大会。
——治理“五乱”贵在坚持 风貌塑造贵在破题 长效机制贵在落实
近日,全省、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城乡结合部专项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县委副书记、县长张根生,县委常委、副县长张夕谦出席平昌分会场会议。
贯彻落实省、市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张根生倾诉了一点感受:对比反思,一身冷汗。现在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省、市的监督方式发生了转变,早就从明访向暗访转变、由定位暗访向交叉暗访转变、由暗访曝光到曝光问责转变,每曝光一次就要处分一大批干部。想一想,平昌县城的城乡结合部是个什么样子,乡镇集镇农村结合部是什么样子,大家都是农民的儿子,好不容易走到今天这一步,因为地板没有扫干净而抹掉了“帽子”,是一种羞愧。所以看了刚才的曝光片,使人感受最深的是窒息、是后怕、是恐惧,希望大家都更要有所触动!
张根生要求,要深悟两句忠言:千方百计守住底线,苦苦坚守力争不被否定。第一句忠言:要千方百计守住底线。工作上的底线就是安全、信访稳定、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人生的最大底线就是自由的安全。底线工作要坚持坚守,常规工作要有序有力,亮点工作要创新创造。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一个坚持不懈、循环往复、直至无穷的过程,要千方百计克服消极、畏难、侥幸情绪,一定把这项工作长期抓好、抓出特色。第二句忠言:要苦苦坚守力争不被否定。“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垃圾扫不干净被否定,否定的是职业道德,否定的是做活路的“手艺”,否定的是一个人的自尊,否定的是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平昌的干部优秀大气,不能因为没有做好这项工作被否定了。在这项工作上,要有如坐针毡的紧迫感,要有如履薄冰的责任感,要有如临深渊的危机感。治理办必须严肃认真、公平公正地把这件事情监督好。平常的督查要和规模性暗访结合,规模性的暗访要从部门随机抽人,真正把督查考评这碗水端平、端正,端得令人服气。
张根生强调,要力克三个重点:治理“五乱”贵在坚持,风貌塑造贵在破题,长效机制贵在落实。治理“五乱”贵在坚持。垃圾乱扔、广告乱贴、摊位乱摆、车辆乱停、工地乱象,这“五乱”始终是薄弱环节,城乡结合部的“五乱”现象更为突出。治理“五乱”,关键是要加强污染源的治理,治理空中污染主要是管线,墙面污染主要是广告、店招店牌,街面污染主要是“三包”要到位,特别是要进一步规范县城洗车、修车、水果蔬菜批发,还有打蜂窝煤等。污染源不治理,一个城市、一个集镇难以升级上档。风貌塑造贵在破题。注意抓三条:一是民居风貌逐步推开。风貌改造与新村建设结合,原则是第一轮3年连线、第二轮3年扩面、第三轮4年覆盖全县,用10年时间连片逐步推进。二是村落建设同步推进。村落规划建设首先是选址、选图。先选址,按照宜聚则聚、宜散则散的原则,以社为单位规划一个地方,依山傍水,引导建房的农户相对集中在这个地方建房,把水平线控制好,把街面控制好,把绿化面积控制好;再选图,按《推广图集》选图。谁规划建设得最好,就对谁优先配套基础设施,坚决打破夹皮沟、军营式、火柴盒。三是县城、集镇率先示范。乡镇至少要把集镇的管线处理好,广告牌规范好,车辆乱停乱放治理好,垃圾清扫干净,这是最基本的要求。长效机制贵在落实。要研究四个方面的长效机制:一是“五乱”治理的常态机制。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督促检查到位。二是边际明晰的责任机制。首先要把自己的边际搞清楚,包括地理边际、职能边际都要明晰明白,然后才能从严追究责任。三是民居建设的监管机制。特别是每一个村都要规划几处集中建房的地方,党委书记、乡镇长的职能职责就是规划、土地调整、监督选址、监督选图、监督放线。在规划范围内修,按那个《推广图集》修,条件成熟后就进行基础设施项目配套。四是多元投入的保障机制。县人民政府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大家更要把“一事一议”政策用好,要动脑子充分利用本地的社会资源,共同来解决投入不足的问题。
县级部门主要负责人,各镇(乡)长、城管局全体干部职工参加了平昌分会场会议。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