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城搜索

浅谈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中城网2011-05-09 14:58:41

                          浅谈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项改革不断深化,我县城市规模的持续扩张,城区人口快速增长,城市市容市貌越来越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城市管理工作正处于发展加速期、社会转型期、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和利益诉求多样期,城市管理面临的任务越来越繁重,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也也越来越突出。现就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谈点初浅看法。

    一、明确了当前城市管理工作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难题

    (一)主要矛盾

    一是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快速推进与市容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的矛盾;

     二是市民日益增长对优良人居环境的需求与城市管理相对滞后的矛盾;

     三是城市人口快速增长与人口素质和文明卫生习惯养成相对滞后的矛盾。

    (二)主要难题

    一是职能不清。其它部门的职能都是法定的,而城管部门的职能大都是人定的。

    二是体制不顺。只是地级市以下设立城管部门,而国家和省都没专设。

    三是人手不够。因城管工作量较大,而配备人员很少。

    四是经费不足。重点是协管员费用没保障。

    五是法规不全。全国没有一部法规,只是1992年出台的一个101号文件。

    六是舆论不和。大多媒体只曝光城管阴暗面,很少宣扬正面典型。

      城市管理中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难题,具有普遍性,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和面对,能解决的要尽全力解决。

     二、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城市管理理念

    (一)确立“以人为本”理念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求我们要把维护广大群众利益做为城管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的城管理念应包括:“以人为本”、“服务在先”、“文明执法”、“处罚和教育相结合”、“为人民管城市,而不是为城市管人民”等等。所以,良好的城市管理理念应当包括:城市管理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城市管理是涉及多部门的综合性管理;城市管理应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全过程;城市管理需要投入,要有人、财、物做保障;每个市民都有参与和支持城市管理的义务;城市管理须抓住机遇、把握规律、发展创新。

    (二) 必须转变管理方式和重点

    1、由突击式、迎查式管理向制度化、常态型管理转变。城市管理与执法,面对的对象种类、数量纷繁复杂,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是一项既艰苦又细致的工作,尤其对乱停乱放、占道经营、渣土、背街小巷等重点问题,在集中整治、突击整治和迎查整治同时,要实现常态化管理,促进城市管理水平稳步跃升

    2、由主次干道管理为主向背街小巷管理为主转变。主次干道是门面,各地各级都高度重视,环卫保洁水平明显提升。而对背街小巷管理都重视不够,保洁部力,脏乱差形象严重,需要下大力抓紧抓实,才能提高城市环卫整体水平。

    3、由问题成堆以后管理向初期防范的苗头管理转变。对影响市容环卫的问题,一经发现,就要立即根治,切不可等问题成堆在治理,否则,难度更大,管理效果更差。

    4、由八小时以内按部就班管理向问题多发时段的动态错时管理转变。在城市管理中,八小时以内管理都抓的很紧,效果也很好,可是,城市管理是动态的,问题无时不在,所以八小时以外管理绝不能忽视,城管部门绝不能向其他行业按部就班上下班,应增强人力,采取有力措施抓好八小时以外的城市管理,否则,“全覆盖”目标只能是口号而已。

    5、由劝说式、驱赶式管理向高违章成本管理转变。全面推行和谐执法、人性化执法,坚持做耐心细致的宣传、思想工作为同时,要加大高违章成本管理力度,使违法行为当事人感受到法律的威严,从而达到“三减少一提高”的目的,即:减少城管部门和老百姓之间的冲突、减少群众的损失、减少执法成本,提高文明管理水平。

    6、由大呼隆、粗放式管理向责任制、精细化、数字化的综合管理转变。严格坚持精细管理原则,尽快实现数字化城市管理。严格责任制落实,按照 “全覆盖、无盲区” 和 “定岗位、定标准、定责任、定奖惩” 的要求明确界定每个单位、每个工作人员的城市管理责任,让所有管理者明白应当管什么、怎么管、管到什么标准、管不好要承担什么责任,从而推动工作落实。

    7、由依靠收费、罚款和亭棚摊点经济养管理向财政加大投入保管理转变。加大财政投入,解决城市管理人员经费和管理与执法工作经费,解除或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收费和罚款。

    (三)坚持以创新理念来指导和统揽全局

    1、环境是生产力的理念。创造优美城市环境,合理配置人流、物流运转需求,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持续的发展空间,是提升城市竞争力、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要素。

    2、城乡一体化管理理念。着重解决乡(镇)、村经济快速发展,但污染日益严重、环境脏乱差的状况,推进城乡环境统筹、一体发展。

    3、市场运作理念。通过市场运作,充分整合管理资源,消除边界不清、推诿扯皮现象,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运作效率。

    4、科学化、信息化管理理念。制定科学的管理规划、管理指标、质量认证和综合考评体系,实现城市管理科学决策。充分运用网络平台,实现信息共享,提高管理的灵敏度和快速反应能力。

     三、建立和完善新时期城市管理工作的新机制

     科学、高效、严格的城市综合管理机制是城市管理工作适应城市化发展要求的基本前提,是实现标本兼治、长治久管的根本保证。

     (一)要建立高位协调机制。发挥县城市管理委员会领导协调作用,对城市管理工作进行高位协调、统一领导、综合整治,对各联动单位实行城市管理工作目标考核,并与部门工作绩效挂钩,促进共管机制的形成和落实。

      (二)要建立重心下移机制。进一步明确职能、编制、队伍、经费等方面内容,实现重心下移,做到“物随事转、费随事转、人随事转”。

      (三)建立科学运转机制。对城市新建设施,落实管理责任,各负其责,提高管理效能。

      (四)建立分级巡查机制。实行县、乡镇、村居三级分级巡查,一级查一级。坚持开展日巡、周查、月评比和明查暗访机制。形成覆盖全方位的立体巡查体系和快速反应体系,做到检查到现场、管理到现场、执法到现场。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运营管理:北京中城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合作联系电话:010-62530116、18600196839
投稿邮箱:zhongchengwang2020@163.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 京ICP备20003710号-1

北京市公安局网站备案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1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