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城搜索

城市建设与管理的思考

中城网2011-05-19 09:27:31

城市建设与管理的思考

 

(2011.5.19宿迁泗阳城市管理局孙述刚)一位哲人说,“建筑,是用结构来表达思想的科学的艺术。”,此话对我也启发较大,因为加入城管队伍才对城市建设与管理产生兴趣。

本人没有去过国外,但曾经到过国内不少大古都、大新城,虽然每个城市的建筑面貌不同、风格各异,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城市的规划、建设、经营和管理方面都根据各自的历史、人文、环境等特点,潜心思考,匠心独具,并一以贯之,一脉相承。他们都注重历史文化的传承与现代文明的有机融合,让人处处感受着丰厚的历史积淀和明快的现代文明,体现着自己的魅力。其共同特点:

(一)以人为本

无论是城市总体规划还是在单体楼房建设,无论是道路设计还是在交通管理,各个方面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把人的满意度、便利度、舒适度作为衡量城市建设的第一标准。

很多城市的商业街道建有廊道,城市道路中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供人休息的座椅,城乡道路斑马线不仅厚实,而且有凸纹,脚踩上去有感觉,让盲人方便。城市的角落处处设有草坪和儿童娱乐的场所,让居民就近休闲娱乐,且造景不同,温馨大方。

(二)生态为先

近年来,大多数城市将生态保护贯穿到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各个方面,城市绿化不拘一格,绿地、草坪随处可见;每一个城市中都留有成片森林,绿树成荫,亦城亦林,似城似乡,浑然一体;家家户户的窗台上、阳台上、门庭前都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卉,很多家庭有花园,在闲暇之余享受着大自然的绿意。即使是墙壁,也千方百计通过设计空隙,种植花草。

生态为先还体现在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在有些城市角落还可以看到鸽子,水边看到天鹅、野鸭等动物。

(三)文化为根

城市建设的轮回中始终注意保护和传承自己的历史文化,让人感受城市的厚重。

走在有些古城的街道上,古代的城市建筑或雕塑随处可见。即使是断壁残垣断壁,也能够因地制宜使之成为休闲娱乐的公园或者城市的装饰。

对历史遗址维修注重修旧如旧,即使是近代建筑也能够给予很好保存,任其存在,使其代代相传 ,诉说着历史。

(四)管理精细

我国很多大城市的精细管理,给我们县一级城市提供了很好典范。

大城市无论是公交车站还是广场、街巷,都很整洁卫生,沿街垃圾桶全部实现分类,方便行人丢弃废物和垃圾工人清运垃圾。

店铺的招牌做得也非常精巧,设计精致,色彩、构图与店面乃至整个建筑都融为一体,体现出店铺的特色和品味。即使是路边“大排档”,桌椅都摆放地井然有序,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四、相关设想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大城市建设与管理的成功经验,就加快泗阳城市化进程有几点思考。

 (一) 精心规划设计,雕琢城市个性

城市的个性需要城市的历史、人文、环境综合展现,同时也是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所以城市的规划既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先导性,更要具有自身的特色性和实用性。

城市规划要充分考虑地方特色。近两年,泗阳城区的规划设计完全体现了地方的历史特征、文化元素和地理特点,并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巧妙进行城市设计,随自然地形进行开发建设,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下一步,关键是要按照城东为工贸新城、城西为泗水古城、城南为生态名城、城北为文化新城的指导思想,持之以恒,一以贯之,不断提高城市规划设计水平。要通过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通过点、线、面的结合,加快城市的布局和优化。

所谓点,就是要充分利用城区的微型公园、街头绿地、交叉道口等节点空间,体现生态理念,以人为本;

所谓线,就是要充分利用商业街道、林荫街道、景观街道等线性空间,体现环保意识、文化内涵;

所谓面,就是要从城市广场、社区广场、绿地广场等空间布局,从定位、定量、定形、定调等方面来把握,体现城市的布局特点和性质。

同时,在规划布局中,要根据所在区域居民的分布状况、购物能力、传统习惯等,对各种公共空间进行统筹安排。这样,不仅能使城市品位得到较大提高,而且使城市内涵更加丰富。

(二) 突出生态培育,塑造城市品牌

生态是泗阳的最大特色和优势。要围绕“泗水古国、杨树之乡、运河新城、宜居家园” ,依托“四河两湖”水资源和“平原林海”绿色资源优势,加快建森林式、园林化、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

要全面提高城市的绿化水平和绿化品位,通过“乔灌草”合理配置,体现城市的品位,通过墙面绿化、垂直绿化、立体绿化等,体现城市的生态。

(三) 重视文化保护,提升城市品位

加强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是彰显城市文化和特色最快捷的路径。要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增添城市的魅力。

近两年,先后新建和改建了张相文故居、泗阳棉花博物馆、夫子庙、天后宫等众多的文化古迹和场馆,丰富了城市内涵,厚重了城市文化底蕴。要根据城市的不同区域功能定位,不断挖掘城市文化历史,全面展示泗阳的人文历史。

要建设一批标志性的文化地标,提升整个城市的文化品位,形成以泗水汉文化为传承的文化脉系,推动形成惟我独有的城市文化个性。 

无论是城市建筑的造型、风格、色彩以及道路、广场、公园、雕塑、路灯、栏杆,甚至路牌、广告、垃圾箱等等,要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形成体系,切不可凌乱无章、残缺不全、千城一面。

(四) 优化管理手段,改善城市环境

加快推进规划、建设、经营和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网格化、属地化、制度化。突出抓好重点时段、重要节点、重点部位的管理和整治工作,切实规范参建主体和中介机构的从业行为。

一是要大力提高城乡居民的综合素质,增强广大干群对城市美化、亮化、净化的责任感;

二是要加强对城市秩序管理,实施严格地报批、管理和经营制度,把更多的公共空间让给市民;

三是要坚持专职管理与社会参与相结合、教育引导与严管重罚相结合,进一步完善城区管理办法,着力消除城区配套和管理的“盲点”与“漏洞” 。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运营管理:北京中城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合作联系电话:010-62530116、18600196839
投稿邮箱:zhongchengwang2020@163.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 京ICP备20003710号-1

北京市公安局网站备案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1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