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城搜索

淮安市:清河区环卫事业管理处的“模范群体”

中城网2011-06-07 11:31:30

 

   中城国建•人民城市网2011年6月7日江苏淮安消息(淮安市城管局“和谐城管”宣传信息员 齐合根  李培娟 叶婷)淮安市清河环卫事业管理处的“模范群体”。

    他们奔忙在城市繁华的“心脏”,干着最脏、最苦、最累的活儿;132条主次干道、196座公厕、13座垃圾中转站是他们挥洒梦想的舞台;他们用汗水演绎着“春扫花、夏扫瓜、秋扫叶、冬扫雪”的“四季歌”,用心灵装扮我们的家园……

    他们,就是清河区环卫事业管理处的千余名干部职工,一群朴实可爱的环卫天使。多少年来,这支队伍涌现出一位又一位模范人物,先后有20人荣膺各类先进,形成了独特的“模范群体现象”。

“淮安骄傲”感动国人

    2010年农历新年,一幅环卫女工“忙里偷闲”闹市换湿袜的照片被传到本地一家网络论坛上,引发众多网友热议和力挺,不少人发自肺腑地称赞其为“虎年第一天淮安最值得尊敬的人”。随后,这张照片上的主人公孙美兰及其背后的故事很快被“挖”了出来,国内各大媒体纷纷转载,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也进行了“重磅”报道。

    孙美兰是清河环卫处淮海广场清扫班班长。在被网友“偷拍”时,她已经连续4天在辖区内清扫积雪,而当天她已是第三次更换湿袜子。事实上,从27岁走上环卫岗位起,孙美兰便开始与辛劳为伴——每天凌晨4点便走上街头,挥着大扫帚“哗哗哗”,俯身弯腰捡拾垃圾,中午11点下班,有时到下午1点换班,直到晚上10点多;如果遇到雨雪天气需要加班,就要从早干到晚,一天工作10多个小时。这样的“苦差”,孙美兰一干就是16年,但她从不叫苦叫累,相反会因为城市的洁净而感到内心充实和自豪。

    没有女人不顾家。但为了大家,她抛下了小家。这么多年,她出门时,丈夫和孩子还在睡梦中,回家后,他们又已入眠。遇到忙的时候,一天下来,与家里人见面、交流的时间都几乎没有。孩子的抚育、家务的打理全都落到了丈夫肩上。

    2010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市委书记刘永忠专程看望孙美兰,由衷地称赞她是“淮安骄傲”,并握着她的手说:“我们都要向你学习,学习你爱岗敬业的精神。”2010年,孙美兰荣获“全国环卫行业优秀人物”称号。社会的认可和赞誉,无疑是对她人生价值的最好诠释。

“榜样力量”催人奋进

    孙美兰,其实只是清河环卫这个群体的一个缩影。孙美兰所在的班组,虽是清一色的“娘子军”,但扫起街来个个都是一把好手。她们中的大多数和孙美兰一样,已在岗位上干了十几个年头,有的甚至时间更长。在这群姐妹当中,获得省以上表彰的就有好几位,荣获市、区授予荣誉称号的更多,班组也年年被评为先进。而放眼整个清河区环卫处大集体,先进典型更是层出不穷、不胜枚举。

    在淮海广场清扫班,有一位身材微胖、沭阳口音特浓的女工。她叫丁训丽,今年刚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入行14年来,丁训丽几乎把全部的感情和心血都倾注到所钟爱的职业,一年365天与垃圾清扫打交道,如同一头永不疲倦的“老黄牛”;和丁训丽不同,刘玲是一名公厕保洁员,每天工作的地方是一座座厕所,环境更加恶劣。她每天要检查一遍全区的公厕,发现设施损坏及时安排人员维修,看到化粪池满了就派人清运,里面脏了就自己打扫。每次清理化粪池,她都和男同志一道下粪池、捅管道,有时一干就到深夜,毫无怨言……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要奔着孙书记的目标干。”这里所说的孙书记,就是环卫系统的老典型、全国人大代表、现任清河区环卫处党支部书记的孙国庆。大家认为,这位既能干又负责的大姐就如一面旗帜,激励着众人不断奋进、向上。

    一个先进带出更多先进,一个劳模引出更多劳模。孙国庆、刘玲、丁训丽、孙美兰……如今,在清河区环卫处,先进的接力棒就这样不停地传递着。

“人文关怀”温暖贴心

    探寻清河环卫“名人”辈出的奥秘,不得不提一个关键人物,那便是市劳模、清河区环卫处主任叶学信。这位年过半百的汉子做过老师、当过兵、坐过机关、经过商,最后却做起了环卫工人。掐指算来,他在这个岗位上已经奉献了15个春秋。

    “属于你的担子,你必须去挑,你不能推卸或者逃避,否则就是逃兵。”叶学信说,人在不同的工作岗位,就要去尽相应的义务。每天早晨6点到晚上11点,他都上路一丝不苟地巡视检查,足迹遍及辖区的大街小巷。见脏就清、见尘就扫、见杂就捡,已经成为他多年养成的职业习惯。

    他是生活上的“知心大哥”,时时关心、体贴同事,经常利用工作之便找人谈心,同事生病住院,他总是抽空去探望慰问,谁家有困难、心里有疙瘩,他总是耐心开导,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以细心的关怀温暖人心;他是典型的“乐天派”,脸上总是挂着笑容,总是用乐观和自信的情绪感染大家,让他们觉得环卫工人这个职业脏得有价值、累得心情舒畅;他还有着独特的领导艺术和才能。针对职工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的现状,他在严格规章制度、加大内部考核的同时,十分注重学习型团队的建设,集中学习与学习先进相结合,既提高了职工的思想认识和觉悟,又释放出典型的引导效应,使队伍始终保持一种蓬勃向上的精神状态。

    有特色才有生命力。独特的激励机制、贴心的人文关怀,促成了一种踏实、干事、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也造就了一个和谐、文明的优秀团队,从而使得“模范”的根深植在这片“沃土”。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运营管理:北京中城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合作联系电话:010-62530116、18600196839
投稿邮箱:zhongchengwang2020@163.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 京ICP备20003710号-1

北京市公安局网站备案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1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