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瑞昌市城区流动摊点治理的思考
中城网2012-05-02 10:56:31
近年来,随着瑞昌市城市的大建设,城市规模越来越大,许多农民进城安置,一些待业、下岗、外来务工等人员逐渐增多,城区街头巷尾流动小摊小贩也逐渐增多,特别是聚集在学校门口、交通要道等人口密集的地方,严重影响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和交通秩序,因此,有效治理、规范流动摊点,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城市管理工作者,就流动摊点管理推出以下一些看法及建议。
一、瑞昌市流动摊点管理现状
目前,瑞昌市城西因人口众多,青龙菜场又小,满足不了市民需求,一些菜农就在青龙菜场附近摆摊卖菜,出现占道经营,把道路堵得严严实实,加上车辆急剧增长,此处道路拥挤不堪,而且带来许多垃圾,严重影响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和交通秩序,在市区其它地方也出现这样的状况,像东街口,圣门路及其它路段及各集贸市场边。我们虽然加大了监管力度,也采取一些措施,但效果欠佳,通常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且流动摊点,经常与我们打起了“游击战”“错时占”,出现了上午治理,下午反弹;今天治理,明天反弹的现象。对流动摊贩的执法存在着薄弱环节,瑞昌市城市管理局与环保局、食品卫生局、工商局等相关职能部门都有职责和任务,实际管理中相关部门没有对流动摊点引起足够的重视,出现相互扯皮,导致监管不到位。
二、治理流动摊点的建议
流到摊点的形成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目前没有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没有好的规范措施,对流动摊点的治理是一项专业化、复杂化、社会化的系统工程,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需要各职能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1、加大宣传力度。加大对流动摊贩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在执法过程中,每发现一起流动摊点,都要对其宣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不断提高他们的法律法规意识。
2、加大整治力度。一是加大执法力度,在重点地段和时段进行蹲点值守,利用差时、错时、上下班高峰期的巡查频率,发现流动摊点进行调查、登记备案,按“教育、警告、处罚”的程序,责令整改,及时疏导,对屡教不改的小商小贩及流动摊主,在教育警告的同时要求违规人员写出书面保证,若仍不改正的给予依法取缔。二是加大联合执法力度,由政府牵头,确定一个部门主管的同时,相关单位综合执法,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必要时发挥社会各界力量,形成政府牵头,部门协调,社会监督的治理格局。
3、规范市场行为。因流动摊贩都是为了养家糊口,我们要突出人性化管理方式,坚持先疏后堵、标本兼治的原则。在保证市容和交通秩序的基础上,积极为流动摊点创造一些条件,使流动摊点持证上岗。并针对城区市场状况,进行广泛调查研究,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设置几处便民小市场,设置固定摊点(每个摊点1.5米长,1米宽),实行政府招投标制,定时、定点管理。促使流动摊点规范化管理,既方便市民日常生活,又解决摊点占道经营问题,既保证市容市貌,又促进经济繁荣。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