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执法为民树形象 情系城管献青春
中城网2012-10-22 10:57:12
执法为民树形象 情系城管献青春
——东胜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局长 刘建华
记者 田江芳
刘建华同志自1985年参加工作以来,凭着对党和群众的无限忠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公安、政法和城市管理系统谱写了一曲曲动人乐章,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绩。特别是自2008年6月份担任东胜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局长以来,正值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起始之年,他在区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带领执法局一班人,努力拼搏,开拓创新,大刀阔斧开创了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工作的新局面,助推了创建文明城市的顺利发展。
一、以人为本,创新举措
执法局组建之初,也是我区开展“创城”“创卫”的关键时刻,面临人员少、任务重的现状,刘建华及时确定“以服务促管理,以管理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一是确定了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把“贴近群众,服务群众,惠及群众”作为城市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评价工作的标准,妥善处理好局部与全局,眼前与长远,处罚与引导的关系,千方百计为市民创造一个优美、和谐的城市环境,竭尽全力为市民群众排忧解难,推动城市管理从“管民”向“服务于民”转变,真正使城市管理工作成为一项民心工程、惠民工程。三年来,他与伊利集团、蒙牛集团协商,每年在繁华地段,居民集中的地段设置冷饮摊点60个,蔬菜、水果摊点30个;在人员密集型场所和部分小区设置城市公共信息栏300多块,在全力美化环境的同时为小商贩们提供了就业机会。二是创新管理机制。针对我区城市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刘建华及时采取“中队管网格”的管理模式,实现了与数字城管的有效对接。三是多措并举,加强联动。与公安协调将违章停放的机动车纳入公安部门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信息管理系统,减少执法人员与处罚对象的正面冲突,树立城管执法队伍的良好形象;启动“三乱”小广告警示短信息系统,迫使行为人在规定时间内到指定的地点接受处罚,缓解“三乱”小广告的蔓延和滋生;实行建档式管理,有效遏止了违章建筑的形成,实现了“零违章”目标。
二、率先垂范、以身作则。
长期在基层摸爬滚打,使刘建华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不管走到那里,他始终要求自己“单项工作必须争第一,整体工作必须创一流”,不断开拓进取,不断求实创新。三年的城管工作,刘建华养成了一个习惯,利用晨练时间,到路上转一转,看一看,听听群众的意见,每周他至少到城区多个角落都转悠几遍……,对城市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了然于胸。特别是在“创城”“创卫”期间,为了更加了解基层情况,他很少中午休息,甚至晚上加班到八九点钟。他患有胃病,但是为了工作,为了不影响“创城”“创卫”工作,四个月来,因为到执法一线徒步拉网式巡察,了解情况,寻找最佳解决方案,很少按时吃饭,在工作于身体之间,刘建华永远都视工作为第一位。在他的带动下,其他局领导班子成员,也纷纷走上街头,徒步巡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有效地推动了“创城”“创卫”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扎实工作、迎难而上
扎实工作、迎难而上始终是他坚持的工作作风。2009年5月份接到景观河改造工程各类水泥制品厂的搬迁任务后,他主动担当起搬迁的主力军。积极与区环保局、水务局商议确定搬迁方案。半个月来,他起早贪黑、身入一线,抽出时间挨家挨户宣讲政策、倾听群众意愿,摸清底数,并主动协调车辆和搬迁事宜,在较短的时间内顺利的完成了搬迁任务,确保了景观河工程的顺利开展。
在完成景观河改造搬迁任务的同时也接到天骄北路18个居民小区的集中整治任务,他没有因当前的工作任务繁重而推让,而是积极主动的担当起天骄北路18个居民小区整治领导小组的组长,再次全身心的投入到小区的集中整治工作中,没有午休,没有双休日,经过半个月的多方协商与沟通,顺利完成了天骄北路18个小区的集中整治,赢得了小区居民的好评。2009年,针对背街小巷乱堆乱放严重,无人管理的实际,他主动提出实施“兜底”服务,实现了城市管理“无死角”的目标。
2011年是“创城”测评验收的一年,创城指挥部又将破损台阶的修复,门头牌匾、门窗玻璃的清洗,交给执法局,刘建华依然坚定担当,及时安排人员进行修复和清洗,在规定的时间内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
刘建华同志正是以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对城管事业的深情厚爱,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着一曲曲动人的城市管理乐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触动着城市管理的每一根神经。
执法为民树形象 情系城管献青春
——东胜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局长 刘建华
记者 田江芳
刘建华同志自1985年参加工作以来,凭着对党和群众的无限忠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公安、政法和城市管理系统谱写了一曲曲动人乐章,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绩。特别是自2008年6月份担任东胜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局长以来,正值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起始之年,他在区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带领执法局一班人,努力拼搏,开拓创新,大刀阔斧开创了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工作的新局面,助推了创建文明城市的顺利发展。
一、以人为本,创新举措
执法局组建之初,也是我区开展“创城”“创卫”的关键时刻,面临人员少、任务重的现状,刘建华及时确定“以服务促管理,以管理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一是确定了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把“贴近群众,服务群众,惠及群众”作为城市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评价工作的标准,妥善处理好局部与全局,眼前与长远,处罚与引导的关系,千方百计为市民创造一个优美、和谐的城市环境,竭尽全力为市民群众排忧解难,推动城市管理从“管民”向“服务于民”转变,真正使城市管理工作成为一项民心工程、惠民工程。三年来,他与伊利集团、蒙牛集团协商,每年在繁华地段,居民集中的地段设置冷饮摊点60个,蔬菜、水果摊点30个;在人员密集型场所和部分小区设置城市公共信息栏300多块,在全力美化环境的同时为小商贩们提供了就业机会。二是创新管理机制。针对我区城市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刘建华及时采取“中队管网格”的管理模式,实现了与数字城管的有效对接。三是多措并举,加强联动。与公安协调将违章停放的机动车纳入公安部门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信息管理系统,减少执法人员与处罚对象的正面冲突,树立城管执法队伍的良好形象;启动“三乱”小广告警示短信息系统,迫使行为人在规定时间内到指定的地点接受处罚,缓解“三乱”小广告的蔓延和滋生;实行建档式管理,有效遏止了违章建筑的形成,实现了“零违章”目标。
二、率先垂范、以身作则。
长期在基层摸爬滚打,使刘建华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不管走到那里,他始终要求自己“单项工作必须争第一,整体工作必须创一流”,不断开拓进取,不断求实创新。三年的城管工作,刘建华养成了一个习惯,利用晨练时间,到路上转一转,看一看,听听群众的意见,每周他至少到城区多个角落都转悠几遍……,对城市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了然于胸。特别是在“创城”“创卫”期间,为了更加了解基层情况,他很少中午休息,甚至晚上加班到八九点钟。他患有胃病,但是为了工作,为了不影响“创城”“创卫”工作,四个月来,因为到执法一线徒步拉网式巡察,了解情况,寻找最佳解决方案,很少按时吃饭,在工作于身体之间,刘建华永远都视工作为第一位。在他的带动下,其他局领导班子成员,也纷纷走上街头,徒步巡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有效地推动了“创城”“创卫”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扎实工作、迎难而上
扎实工作、迎难而上始终是他坚持的工作作风。2009年5月份接到景观河改造工程各类水泥制品厂的搬迁任务后,他主动担当起搬迁的主力军。积极与区环保局、水务局商议确定搬迁方案。半个月来,他起早贪黑、身入一线,抽出时间挨家挨户宣讲政策、倾听群众意愿,摸清底数,并主动协调车辆和搬迁事宜,在较短的时间内顺利的完成了搬迁任务,确保了景观河工程的顺利开展。
在完成景观河改造搬迁任务的同时也接到天骄北路18个居民小区的集中整治任务,他没有因当前的工作任务繁重而推让,而是积极主动的担当起天骄北路18个居民小区整治领导小组的组长,再次全身心的投入到小区的集中整治工作中,没有午休,没有双休日,经过半个月的多方协商与沟通,顺利完成了天骄北路18个小区的集中整治,赢得了小区居民的好评。2009年,针对背街小巷乱堆乱放严重,无人管理的实际,他主动提出实施“兜底”服务,实现了城市管理“无死角”的目标。
2011年是“创城”测评验收的一年,创城指挥部又将破损台阶的修复,门头牌匾、门窗玻璃的清洗,交给执法局,刘建华依然坚定担当,及时安排人员进行修复和清洗,在规定的时间内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
刘建华同志正是以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对城管事业的深情厚爱,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着一曲曲动人的城市管理乐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触动着城市管理的每一根神经。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