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一名成熟编剧,日前写了一部相对客观表现城管工作者艰辛的电影剧本
中城网2013-06-19 17:25:17
电影《平凡使命》剧本梗概
编 剧 :刘 宁
梅晓东是国内某所名牌大学的优等生,即将跨出大学校门的他,被委派国外深造,可母亲病危的消息突然传来,他火速赶回家中。
梅晓东的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底层市民,母亲常年摆地摊为业,父亲腿有残疾,开黑摩的拉活,两位老人就是靠着微薄的收入撑起这个家庭,供晓东读完大学;家中还有一个调皮任性的小妹——梅燕,学历不高,又身无长计,只有打零工。虽然经济上并不富裕,但总算是个圆满、幸福的家庭。近年来,城管加大了管理力度,梅父、梅母的生意越来越难做,整天风吹日晒不说,还时刻提心吊胆,以防被城管抓到,母亲这次就是因为和城管起争执,引发旧病,才躺在病床上的。
望着父母苍老的面容、佝偻的身躯,晓东心如刀绞,父母已经到了享受清福的年纪,但为了这个家,他们却还要强打精神、拼死拼活地赚钱,此时理应为这个家撑起一片天的他,却是家里最大的负担。晓东实在不忍张口向父母索要出国留学所需的保证金和国外高额的生活费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决定放弃出国深造的机会,留在本市工作,一是缓解家庭经济压力,更重要的是,方便照顾父母,尽一个儿子应尽的孝道。
路遇城管对无照商贩进行管制,打抱不平的晓东上前理论,一位年轻的女城管当仁不让地和他抢白,女城管句句咬法、口口靠理,最后说得晓东无言以对,晓东还从其他商贩口中得知,母亲就是被这名女城管气病的。女城管继续说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做城管不知道城管的苦衷······别站着说话不腰疼,你要是真干了我们这一行,说不准还不如我们呢!”受到言语相讥,再加上老实人原本就具有的那股倔劲儿,晓东心中突然冒出了一个奇怪、足以改变他一生命运的想法,他还真要当城管,他要用人性化的服务来帮助广大像自己父母那样的弱势群体,给这名自以为是的城管做个榜样。当然,谁都看得出,这里面有很大成分的怄气在作崇。
言出必行的晓东竟然说到做到,他顺利通过公务员考试、市城管局录取考核,并经过岗前培训,拿到了执法证,而且非常幸运地分到了连续蝉联五届先进分队称号的XX城管分队。
正所谓冤家路窄,晓东上任报道的第一天,就在分队大门外和先前那位与他争执的女城管相撞,剑拔弩张之际,赵队长出面解围,并为他们互相引荐。此时晓东才知道,面前这个令他生厌的女人竟是自己将来的搭档,还有个古怪的名字——李招弟;李招弟也终于得知,晓东就是传说中那位甘愿放弃优越条件,加入城管队伍的高材生。梅、李二人虽然没再吵下去,可却互怀芥蒂,冷眼相对。
晓东穿上崭新的制服,面对国旗、队旗,进行了庄严的入队宣誓。在接下来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阻力,大出晓东所料,现实远非自己先前想象的那样简单,对那些游动商贩,他总是耐着性子进行宣传、教育,虽然他们表面配合,可背后玩起了“你进我退,你退我进”的游击战术,警告、罚款似乎真的治标不治本,一旦发生冲突,有些商贩嘴里的脏话简直不堪入耳,“一哭二闹三躺倒”的软暴力几乎每天都能遇到,手持棍棒的硬暴力也时常发生。半个多月下来,晓东真正体会到了城管队员的苦衷,意识到先前自以为不人道的执法方法也是事出有因。性格上的迥异、工作方式方法的不同,导致晓东和李招弟之间的争吵犹如家常便饭,还闹出了不少匪夷所思的笑话。
一日外出执法中,突降暴雨,晓东注意到风雨中一位年迈的女商贩因为慌忙而失足摔倒,身体被压在了单车下,水果滚得满地都是,他忙冒雨上前相助,令他无比震惊的是,商贩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母亲。原来,母亲一直没有放弃游商生意,只是根据晓东的工作规律,打着时间差。如果放在平常,发现母亲背着自己摆摊,晓东定会埋怨几句,可此时,热泪伴着雨水在他脸上肆虐,母亲羸弱的身体,在风雨中显得那样的单薄和无力。晓东忍痛将母亲扶起,脱下制服,披在她身上,又将大檐帽戴在母亲头顶,然后推着单车,和母亲并肩向雨幕深处走去。适才所发生的一切,恰被一名经过此地的记者拍到,第二天,晓东雨中帮助母亲、为母亲披制服、戴帽子的一组照片登在了某报的醒目位置,冠以大大的标题——《这才是我们需要的城管队员》。先前媒体有关城管多是负面报道,这组照片可谓标新立异、独树一帜,照片、文章很快被多家报纸、网站转载,一石激起千层浪,关于城管队员人性执法、和谐执法的话题被市民热议。上层领导对晓东的行为给予了高度赞扬,虽然不能鼓励城管队员和商贩站到同一战线,但工作中遇到问题,就应当随机应变,本月的先进分队旗帜理所当然又被他们分队夺得。晓东心里却像打翻了的五味瓶,很不是滋味,他还未向领导说明情况,就已经有记者找到他家,欲对他进行深度采访,晓东婉言拒绝,但目光毒辣的记者还是发现了晓东的母亲就是照片中的商贩。《揭露城管雨中帮助商贩的真相——商贩母亲、城管儿子》的照片、文章一经刊出,像是一枚炸弹一般,在媒体、民间瞬间引起了轩然大波,在这个信息爆炸、言论无罪的时代,事态的发展往往超出普通人的想象,城管系统在群众心目中的威信再次面临严峻考验,虽然也有市民提出“是城管,更是儿子”等论点来力挺晓东,但呼声却稍逊一筹。迫于巨大的舆论压力,大队收回成命,将先进分队旗帜收回,这可是城管队伍组建以来从未有过的事情,对分队来讲,可谓莫大的不光彩。在此之前,分队已经蝉联了五届先进称号,赵队长也多次被评为标兵,他提干已是板上钉钉的事儿,可此时也被搁浅。给分队抹黑,拖了大家的后腿,耽误了赵队长的晋升机会,晓东感到无比愧疚和自责,可他一肚子的苦水无处诉说,就算当初不是自己的母亲,是一名陌生商贩,他也会出手相助的。队友们当然能够体谅晓东的痛楚,大家没有任何的埋怨,赵队长更是慈父般地宽慰着他,就连先前与他争吵不休、势不两立的李招弟,对他的态度也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无论从工作还是生活中,都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支持,晓东看到了李招弟侠骨柔情的一面,李招弟认准了晓东是个孝顺、负责的男人,事业上的不顺,反倒给了二人情感快速升温的大好契机,爱情的火花就此点燃。
在接下来的一次执法中,一位老商贩底气十足地指着晓东的鼻子叫嚷:“连你自己都徇私枉法,担当母亲的保护伞,还有什么资格来管我们?”周围的商贩、围观群众也都附和着,“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还怎么好意思穿这身衣裳呢?”被激怒的晓东冲回家中,将母亲摆摊的工具尽数砸得稀巴烂。多年来,母亲正是靠着这些工具来养活他、供他读完大学,望着变成了一堆破烂的工具,一家人黯然落泪。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大队收到举报信,说晓东家存在违章搭建现象,并上纲上线、借题发挥,谈到了城管队伍的奉公自律等问题。大队要求分队对信中所诉情况予以核查,如果属实,必须在限期内予以整改,防止不良影响再次扩大、恶化。
正如信中所说,晓东家确实存在违章搭建。当晓东确定留在本市之后,梅父向邻居刘二叔借钱,在院内搭建了两间房舍,准备作为晓东的婚房,毕竟他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苦于经济拮据,只好这此将就。先前“照片风波”给队友们带来的困扰依然历历在目,晓东意识到自己不能再拖大家的后腿,不能再给分队抹黑,否则就太对不起队友们的支持和呵护,同时,也算是给自己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于是晓东在全体队友面前立下军令状,要亲自拆除自家违建。
早前,刘二叔托梅父向晓东说情,希望晓东可以通过关系为他在某黄金地段批一小块地方,搭建一个临时摊点,梅父认为那算不上什么大事,再说多年来,但凡梅家经济上遇到困难,刘二叔从不推脱,要多少,给多少,包括当年晓东上大学的学费,还有数月前盖房所需。梅父承诺一定会给刘二叔一个满意的答复,可当梅父向晓东提起时,晓东却断然拒绝,口气中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梅父也知道拿到批条是有难处,可那是刘二叔托办的事情,再难也得办,父子俩为此争得耳红面赤,最后,梅父深怀歉意地回绝了刘二叔。刘二叔虽然没说什么,但近日刘二婶却以购房为由,向梅父索要欠款,梅父答应尽快筹钱还给刘家,可心里很是犯愁。与此同时,梅父发现女儿梅燕竟然在酒吧做吧女工作,衣衫单薄、浓妆艳抹,还染上了抽烟、喝酒等恶习,女儿的行为令封建保守的梅父实在无法接受,盛怒之下,他狠狠地打了女儿一个耳光。梅燕倍感委屈地哭诉起来:“谁让你们当初不让我上学呢?我要是有学问,还用得着干这个吗?我这么做,还不是为了这个家,为了还债?”梅父不禁老泪纵横,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之中。
酩酊大醉的梅父身心俱碎地回到家中,却发现儿子晓东领着一拨人,要拆除自己刚刚搭建不久的房舍。一贯老实木讷、沉默寡言的梅父在过量酒精的作用下终于爆发了,为培养晓东,他不知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三年前,因为经济困难,他忍痛舍弃梅燕上学的机会,让晓东读完大学。如今倒好,不但女儿的大好前程被耽搁,有了出息的晓东却反咬一口,女儿尚且知道体贴父母的难处,可晓东呢?先是砸了母亲摆摊的工具,后来又得罪了亲朋,惹得别人来追债,让梅父承受巨大压力,还要向人赔笑脸······这些也就算了,现在居然要拆除举债搭建的房舍。梅父捶胸顿足、痛不欲生,更是因为愧对了女儿。怒火中烧的梅父几乎失去了理智,他不顾妻子的阻拦,将晓东的行装扔到了院外,并冲晓东厉言:“你要真有本事,以后就别进这个家!”然后砰地一声将大门紧闭。
晓东突然感到原本熟悉的一切变得陌生无比,一时间,孤独、无助、迷茫强烈地袭击着自己,他神魂沮丧地住进了空荡荡的租房内。
虽说搬了出去,可晓东还时刻惦记着家里,不时偷偷回家,送来生活用品、母亲的药、父亲爱吃的水果等,大部分工资也交给了母亲,父亲不在家时,他也会进屋和母亲唠家常、争着做家务。梅母一直在父子之间做着工作,希望儿子搬回来住,小妹梅燕更是采取软硬兼施的办法,希望哥哥尽快搬回来,梅父的口气也不再像先前那样僵硬,可说出的话,就是泼出去的水,作为父亲,总不好向儿子低头认错吧。
迫于债务压力,梅父重操旧业,重新开起了摩的。为防止给儿子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梅父选择在晓东所在分队管辖之外的区域拉客,未曾想,却被那里的城管抓到,摩的被扣压,并被责令限期前去接受处理。梅母找到晓东,希望晓东去说情,把父亲的摩的要回来,可晓东却死活不愿去,说磨不开面儿。自己遇到了难题,儿子却袖手旁观,梅父好不恼火。
晓东虽然嘴上不答应,可毕竟是父亲的事情,他岂能坐视不管?第二天一早,他就硬着头皮,来到扣压父亲摩的的城管分队。对于这位入队不久,但早已是“风云人物”的同行,队友们一眼就认了出来。当处理事务的队友随口问道“摩的是谁的”时,晓东支支吾吾地说道:“邻居的!”不曾想,恰被前来接受处理的梅父听到,儿子的话是那样的刺耳,如同钢针穿心一般痛彻心扉,自古狗不嫌家贫,儿不嫌母丑,此时儿子却嫌弃起他这个“瘸爹”!
晓东将摩的推回家中,父亲却不知去向。晓东接到分队电话,要求立刻归队召开紧急会议。
关于晓东家违建一事,分队领导也深知晓东的处境,尽量为他顶住压力,可怕什么来什么,举报信再次寄到了市局。之前,大队派人核查晓东家违建拆除情况时,惊奇地发现,非但晓东家的违建没有拆除,他家所在地属于老居民区,违章搭建现象特别严重,核查情况被如实反映到了大队,大队领导责令分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把问题彻底解决,决不能再拖延下去。
当赵队长带着队员们来到居民区拆违的时候,多日来已经对晓东抱有成见的邻居们直接把矛头对准了晓东,他们以晓东家的违建做挡箭牌,誓言不拆除晓东家的,就别想拆他们的,拆违工作陷入了僵局。一面是等着复命的队友,一面是毫不让步的邻居,双方僵持不下,晓东被夹在了中间,他只好做表率,带着队友来到自己家中。
“邻居的,邻居的,你养了二十多年的儿子不认你这个瘸爹了!”醉意十足的梅父嘴里不停地念叨着,一高一低地向自家走来,伤痛欲绝的脸上仍挂着两行未干的泪痕。当看到儿子带着队友们已经把两间房舍拆除,梅父的怒火再次被激起,他怒斥晓东忘恩负义,并道出了深埋二十多年的秘密,原来,他们并不是晓东的亲生父母,晓东只是他们夫妻俩捡来的遗弃儿,这么多年来,不是亲生而胜亲生,他们待晓东简直比待亲生女儿梅燕还要好,为了让晓东读完大学而忍痛让梅燕辍学,就是最好的例证。望着沉默落泪的母亲,晓东明白父亲所说全是事实。这一切犹如晴天霹雳,令晓东感到天旋地转,难以自持。
既然晓东已经以身作则,接下来的拆违工作进行得还算顺利,可老百姓就是这样,一旦牵扯到自身利益,往往就迷失了原则,晓东成了替罪羔羊,成为众邻居非议的对象,晓东也从以前他们口中的好孩子,变成了现在绝情绝义的大逆子;同时,梅家和邻居间的关系也紧张开来,甚至家里被扔臭鸡蛋、电线被剪断。
晓东的情感征程也并非一帆风顺,他和李招弟的感情出现了严重危机,几乎到了无法调和的境地。恰逢此时,一名要好的大学同学找到晓东,这名同学自主创业,当上了老板,公司效益很是可观,他愿支付高薪聘请晓东。看着昔日同窗事业有成,而自己却事业、感情双双走向低谷,当初放弃出国的初衷是想照顾父母、撑起这个家,可现实呢,自己先是被赶出家门,现在和父亲势如水火,母亲也差点被气得踏上黄泉路,原本和和美美的一家人,现在却闹到如此地步;令人窒息的孤独,欲哭无泪的痛苦,总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折磨着自己······所有这一切,似乎都因做城管而引起,晓东开始怀疑自己当初的决定是不是错误的,是否太过感情用事。也许扭转这一切的最好办法就是悬崖勒马,置身事外,于是,经过一夜的深思,他决定辞职!
按照惯例,每当有队友离开,分队都要举行一场欢送会。晓东告诉自己,今天绝不可以哭出来,要让自己保留最后的尊严,或者应该说是虚荣。与以往不同的是,以前离开的队友都是因为晋升、调迁等原因,而唯独晓东是逃兵。欢送会上却不见李招弟的身影,也许她是打心眼里看不起自己这个逃兵,晓东心里猜测着。欢送会的其中一项是要求即将离开的队友在留言簿上用一句话来总结自己在分队工作的感言,晓东提起的笔,却迟迟不能落下,最后,留言簿上留下的是一页空白。离别的痛楚实在让人揪心,自己当初对着国旗、队旗铿锵有力的誓言犹在耳畔,当他摘下大檐帽,看到那朵庄重的国徽的那一刻,热泪终于夺眶而出,或许因为数月来的压抑迸发,最后,晓东趴在赵队长的肩上哭得像个孩子。
突然晓东的手机响起,一个低沉的男声传来,告诉晓东要想见李招弟最后一面,就一个人到晓东所租的房内,并警告晓东,要是敢报警,或是耍花招,就等着为李招弟收尸。
晓东的租房内,李招弟被牢牢地捆缚着,嘴巴也被封住,一个穷凶恶极的男子手持利器、满脸杀气地看守着她。敲门声传来,歹徒将门打开,屋外不是别人,正是前来看望晓东的梅母。等晓东单身一人赶来的时候,梅母也已被歹徒捆缚。原来,这名男子是假证贩子,先前被晓东用计套出窝点所在地,众多假证,连同数万元的制假造假工具都被分队查抄,男子也被依法拘留。男子曾有精神病史,数年来的积蓄一瞬间化为乌有,又受到法律制裁,妻子也离他而去,从而导致男子精神病复发,男子将这一切归咎到晓东身上,晓东成了他报复的对象。男子扬言非但和晓东同归于尽,还要让他在临死前尝尝失去心爱女人的滋味。因为男子用计在先,梅母和李招弟之间,晓东只可能救出一个。“母亲和心爱的女人同时掉进河里,你会救哪个?”多么教条的问题,现在却活生生地摆在了晓东面前。一位是对自己恩重如山的母亲,一位是自己深爱的女人,同时因为自己的牵连而命悬一线,晓东该如何取舍?晓东的选择是救母亲!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对自己的哺养、培育之恩是他肝脑涂地也无法回报的,救下母亲后,晓东下面的选择却是牺牲自己的性命,去换取李招弟的安全。千钧一发之际,赵队长带着众队友破门而入,将歹徒制服,而晓东却受到重击,昏死过去。
整整一夜过去了,晓东生死未卜,仍在手术当中。梅父、梅母、队友们、李招弟、小妹梅燕整整在手术室外守了一夜,谁也不肯离去。这一夜对大家来说是那样的漫长,众人忍受着常人难以承受的煎熬,同时都默默地为晓东祈福。
三天后,晓东脱离了生命危险,众人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当晓东得知李招弟三天三夜来,未曾离开过自己半刻,未曾喝上一口水、睡上一会儿觉,他凝望着李招弟的双眼中,充满了幸福的泪水,他告诉自己,李招弟就是自己要用一生去守候的挚爱。几名商贩和街坊大妈涌入病房,他们来自晓东、李招弟的管辖区,起先他们对城管工作怀有诸多不满,可晓东总结经验得失,采取疏堵结合的工作方式,实实在在地帮了他们大忙,比如安置无照游商进入社区固定摊点经营,一是解决了占道经营带来的脏乱差、扰民等现象,二是方便了市民们日常生活,缺斤短两现象再也没有发生过;同时商贩们也得到了实惠,不用再担惊受怕,可以大大方方地进行经营;街坊大妈前来,还有另外的原因,因为晓东的认真负责,查处了本地区路边小吃掺假混假等现象,这次大范围的因路边小吃引起的中毒事件,他们地区却无一例,还有······他们对城管工作认知、态度的转变,也代表着广大市民的转变。众人还带来了一面锦旗,当晓东看到上面绣着的“人民的好管家”六个大字的时候,泪水再次模糊了他的视线。在这几天里,梅父有足够的时间去反省、去思考,现在他已经彻底意识到了自己的过错,并发自内心地支持晓东的工作,鼓励晓东“只要做得对,什么都不用怕!”父子俩终于和好如初。晓东被大伙的真诚深深打动,他向赵队长申请复职,继续做一名大都市的城管队员,而且要做得更好,这次不再是怄气、冲动,而是发自肺腑、真诚的要留下来。
不久,晓东的工作方式方法被全大队推广,赵队长亲手将一个社区固定摊位证书送到梅父梅母手中。
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之前晓东的那名大学同学因为违反规定而被晓东和李招弟处罚,同学无奈戏言:“两口子执法,真是天下无敌”,晓东却回应:“谁说是两口子?没看到这里面还有个小的呢。”只见李招弟的肚子已经高高鼓起。
《完》
编者简介:
姓名:刘宁(曾用笔名:刘政均)
简历:
1983年生于江苏徐州,本科肄业,2001年开始学习剧本创作,先后编写《晚晴》、《人间自有真情在》、《特别的爱》、《南都魂》、《情暖葡萄沟》、《心路》等多部电视剧、电影剧本;期间策划、编写了《搜神记》、《小龙阿布》、《阿特的奇幻之旅》、《皮皮猪》、《加油丁丁》、《金刚战士皮皮熊》、《欢乐镇的欢乐故事》、《土司王朝》等多部国内大型电视动画连续剧、动画电影剧本。
2010年创办河南起跑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任该公司董事长,出品了我国第一部关注留守儿童的高清三维电视动画连续剧《欢乐镇的欢乐故事》,该片已在国内各大电视台及美国KYLIN TV, INC.、International Audio Visual Communication Inc.、International Chinese Network热播。
联系电话:15824828920
QQ:2228951175。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