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城搜索

吴学毅:以弱势群体生存为基点 构建和谐城管新格局

中城网2008-04-21 17:48:06

 

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城镇管理局局长  吴学毅

    一个现代文明和谐的城市,肯定是一个注重“人本”管理的城市。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在伴随着旧城改造、新区开发扩冲容量,拓展规模的建设中,已处在城镇加速发展的鼎峰,城镇化的加快助推市民对居家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城镇管理工作直接决定着人文环境的优劣,但又受到众多弱势群体的直接影响,因此,站在“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角度,我们提出以弱势群体生存为基点来管理城市,构建平昌和谐城管新格局。

    一、为什么要以弱势群体的生存为基点管理城市

    毋庸讳言,城镇管理面对的是众多弱势群体。所谓“弱势群体”是指创造财富、聚敛财富的能力弱,就业竞争、基本生活能力差的人群,他们往往面临着心理与经济的双重困境。由于在市场机制的改革中,我县原有的丝厂、轴承厂、玻璃厂等众多企业相继被淘汰,当时社会保障体系及不健全,导致弱势群体众多。加之“洗脚上田”的农民、外来工融入了这个城市,无意间又壮大了弱势群体队伍,就连养鸡养鸭等习惯也随之带进城,甚至有人说,城市道路的斑马线是不能踩的。县城也就成了把农民转变为市民的培训基地,更还要为弱势群体提供谋生求财的平台。由于他们普遍文化程度偏低,更无一技之长和固定职业,租不起门面做不起大生意,不得不沿街摆摊设店,以侵占公共利益来养家糊口,这也就导致弱势群体为了生存不得不与城管进行搏弈。在维护城市环境秩序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双重压力下,在人们普遍同情弱者的心理中,城管始终处于众矢之敌的角色,最终也成了“弱势群体”。

    为此,只有按照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原则,统筹兼顾弱势群体的生存利益与城市管理的公共利益,才是城镇管理工作的出路和选择。

    二、怎样统筹兼顾弱势群体的生存管理城市

    统筹兼顾弱势群体管理城市的目的就是为弱势群体创造一个平等共进的机会,但绝不是对法律责任的无原则减免。因此必须牢固树立“执法就是责任、管理就是服务”的意识。如何做到城镇市容管理与经济繁荣的和谐统一,城市环境秩序与弱势群体生存的有机结合?其关键是如何把握疏与堵的度,解决谁主谁次、谁先谁后的问题。疏堵结合,应以疏为主,先疏后堵,切实做到“三疏三堵”。三疏即一是在县城区内科学规划并培育新兴市场,协调市场经营主体让利于弱势群体,让部分弱势群体有摊可摆;二是在新平街、新华街街道合理规划设置再就业摊区,解决弱势群体就业难、生存难的问题;三是多为弱势群体找生存门路,动员广大干部职工与弱势群体进行一对一帮扶活动,积极为其想法子、找路子,使之能够用合法的手段谋生;三堵即一是坚决堵住在城市严管街占道经营和搞商业促销;二是坚决堵住在城市临街铺面骑门占道经营;三是坚决堵住游商游贩以及随意丢弃废物,乱停乱放的行为;以此来创新文明思维,丰富文明内涵,完善文明执法制度,不断寻求促进民生与管理兼顾的途径。最大限度地密切执法者与弱势群体和市民的关系,充分赢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把矛盾化解于执法过程、解决在萌芽状态。

    三、用时代理念构建和谐城管新格局的措施

    1、以宣传促教育,为构建和谐城管提供舆论支撑。构建和谐城管,宣传教育是关键。向市民广泛宣传城镇管理法律法规,培育市民社会公德意识、城市意识,唤醒全社会对城镇管理工作的重视、理解和支持。以相互帮助、服务大众为主题,深入开展城管志愿服务活动,以一带十、以十带百,引导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城镇管理工作,自觉坚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组织开展机关干部和广大市民参与的“我当一天环卫工人”活动,让市民在参与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开展以文明家庭、文明单位、文明社区为载体的“星级”评比活动,建立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机制,进一步提升市民的卫生意识、秩序意识和城市意识,合力推动我县城镇管理事业和谐健康发展。

    2、以法制促机制,为构建和谐城管提供体制支撑。在震惊全国的“湖北天门城管打死人”事件中,上百人接受调查,市政府副秘书长兼城管局局长被免职,局纪委书记等4人被刑拘,引发了全国城管存废争论全国人大常委会内务司法委员会委员、城管执法专业委员会主任应松年对“天门事件”发表了看法。他说出现“天门事件”,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综合执法还没有完全纳入法律轨道。城管执法的边界在什么地方还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而城管直接面对弱势群体,不注意工作方法,会容易粗暴。他表示看到“天门事件”非常沉重,某些基层执法队员素质太差,是整个城管队伍的耻辱。应松年主任最后发言说,其实散落在大街小巷的城管执法人员,真有点像《集结号》中陷入前沿阵地中的“9连”。给他们布置了近乎难以完成的任务后,人们便完全忘记他们还需要各种各样的“支援”——体制上的健全,制度上的规范、激励等等。他们的处境近乎弹尽粮绝。他们多么盼望有人为他们吹响回归执法正路上的集结号啊!因此研究制定与现代城镇管理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法律制度,为进一步提高城镇管理水平提供依据已迫在眉睫。结合我县实际,应尽快制定出台《平昌县城镇管理办法》、《平昌县户外广告管理办法》等地方性规章,依法保护社会公共利益,依法对违法行为进行教育、纠正和处罚,确保城镇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3、以学习促队伍,为构建和谐城管提供人才支撑。队伍素质的高低,决定构建和谐城管的成败。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思想作风和业务建设,完善公开、透明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建立健全城管执法目标管理责任制和量化考核机制。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提高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培育独特的城管执法文化,践行文明执法理念,激发团队活力,努力锻铸一支“纪律严明、作风优良、素质高尚、服务至上、和谐共进”的文明城管执法队伍,以适应新时期新阶段构建和谐城管的要求。

    城镇是我家,管理靠大家。是人们耳熟详尽的口号,但要人们真正落实到言行上需要一个漫长的培育过程,这是一项长期的民心工程,是目前乃至未来我县现代化城镇管理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任重道远,平昌城管人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职能,锐意改革,努力探索构建和谐城管的新路子,全力开创我县城镇管理工作新局面,为加快建设富裕平昌、和谐平昌、文明平昌、开放平昌、生态平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运营管理:北京中城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合作联系电话:010-62530116、18600196839
投稿邮箱:zhongchengwang2020@163.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 京ICP备20003710号-1

北京市公安局网站备案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1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