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城搜索

营口市:城市流动商贩管理难题浅析

中城网2008-07-14 15:47:57

 

     摘要:流动商贩是城市部门管理的难题之一,由于流动商贩摊位具有投资少、风险小、成本低、收益高等特点,再加之由于社会保障在此时的无效率,这些因素就造成了流动商贩的复杂性,流动性以及多样性,给城市的环卫、城管等部门造成了很大的管理难题,本文就从流动商贩的存在状况,产生原因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己之见,希望对城市管理部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流动商贩,城市管理,最低保障 市场秩序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后期阶段,社会主义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各项建设不断加快。在这特殊的转变时期,总会有一些事物阻碍着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我们日常在大街小路旁所见的流动商贩便是这其中之一。而在其中无证流动商贩是城市市场管理的难题。所谓的无证流动商贩是指无固定经营场所、无营业执照、无注册资金、无合法摊位证、流动性较大的商贩。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他们的存在无疑是对市场经济正常秩序的挑衅。

    大众老百姓的看法

    经过我对城区里的部分商品交易市场的调查,居民对于流动商贩看法也是褒贬不一。有一部分居民认为,流动商贩的存在,有利于他们的日常生活,在流动商贩的摊位上,可以买到自己想要购买的物品,方便快捷,与商场购物明码标价相比较,居民还有了讨价还价的权利。但是对于无证的流动商贩,大部分居民还是对其表示,他们会经常上当受骗,影响了他们的生活。

    (一)卫生质量差

    这种场景,我们并不陌生:尘土飞扬的大街上,流动商贩推着车在贩卖无包装的即食性食品。略微有一点卫生常识的人都会远离这些食物。因为大部分商品都没有经过正规渠道检验,属于三无产品。而且食品中还含有大量的色素、甜味剂、防腐剂,细菌总数和致病菌等卫生指标远远达不到标准。经常性食用这些食品会造成消化功能紊乱、肠胃炎等疾病。

    (二) 价廉物不美

    每一个消费者都希望自己能买到物美价廉的物品。有一些流动商贩就抓住了消费者的这种心理,在价钱上做文章,低价进一些低质量的商品进行销售。一部分消费者往往禁不住低价的诱惑去购买这些质量低的商品。我们知道在这种商贩的手里购买商品无任何保障,信誉卡和发票都没有,等到消费者发现购买的商品有质量问题,都不知道还能不能找到卖货的商贩更换。不仅质量上存在问题,重量上的问题也不小,有的消费者购买完商品回家称重后几乎都有缺斤少两的现象发生,等到再回去寻找商贩,结果便不言而喻。

    (三) 影响日常生活

    污染环境

    我们这里所强调的环境污染,主要是指:噪声污染和固体垃圾污染由于流动商贩没有固定的销售环境随处吆喝叫卖,无论是居民区还是工厂学校都有他们的叫卖声。噪声污染指数严重超标影响他人正常的学习工作和休息。贩卖结束后,瓜果皮、碎纸屑、污水、塑料袋随地可见,一片狼藉。这就给城市管理者带来了巨大的管理压力。

    交通干扰

    热闹路段、商业聚集区、农贸市场门口、小区门口、甚至居民楼下,都是流动商贩安营扎寨的地点,摆摊的时间通常会选择上下班车流的高峰期,给交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导致道路堵塞。有时商贩间会因为一点点小事引发争吵,会引来一些群众的围观同样会引发交通阻塞,易发生交通事故。

    治安问题

    由于城市人群聚集区是流动商贩的主要聚集区,这就大大增加了人口的“流动性”,根据经济史的有关论述,人类历史上的社会动乱与不安,与流动人口的增加是成正相关关系的。具体到城市管理问题上,流动性人口也一直是管理的难题。无序的流动人口增加对与城市治安的恶化有很大的影响,而这些流动商贩很大程度上就是不稳定因素的诱因。

    执法人员的想法

    任务重、工作繁,是我参加综合执法局实习后的深刻体会,但是在所有的工作中清理规范流动商贩是最为棘手的。

    流动商贩一般都是社会中低收入的弱势群体,生活比较困难,还有一些农民拿着自己种植的蔬菜水果来贩卖。数量大、流动性强,无时不有、无处不在。骑三轮车的、推手推车的、挑扁担的、摆地摊的,形式多样。对于我们执法人员来说,所管辖的区域大,人数有限,清理规范比较困难。流动商贩见执法人员来一哄而散,待我们离开后又重新聚集贩卖商品。更有甚者,为了博得执法人员的同情和不忍,装病装疯,情况甚是严重。有时令我们生气的并不是那些流动商贩而是有些市民,好多时候个别的市民具有小市民的落后思想。当流动商贩方便了自己的时候,他们便熟视无睹,甚至流动商贩向执法人员说情,帮助他们抵制执法人员;但如果流动商贩们伤害了他们的利益,他们不是举报就是投诉,把事件扩大化,给我们制造压力。其实对于执法人员来说,整顿和规范流动商贩只是手段,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才是真正的目的。

    对于流动商贩的剖析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对市场周围的流动商贩和市场内的业主进行了调查研究。认为流动商贩具有投资少、风险小、成本低、收益高的特点。

    有人调查过,80%的流动商贩都喜欢在秤上做手脚,9两秤、8两秤,比比皆是,屡见不鲜。消费者对于一般的低价商品不是很计较,所以流动商贩们就更加明目张胆地缺斤少两。进而低投资高回报的流动性销售方式成为想养家糊口,生活较困难群众的首选。市场的调节性适应性强,无税、费等支出,只要是选择好位置,能够吃苦耐劳。别说是简单的养家糊口,他们的收入都会令工薪一族刮目相看。

   有这样一组调查结论,流动商贩由于没有固定的营业摊位,每月可以节省设施费、税费、物业管理费、水电费等800——1200元。流动商贩的进货渠道和市场内的业户进货渠道几乎相同,价格相差无几,有的时候流动商贩还会凭借着自己流动性大销售性大的特点,购进一些低成本的物品来与市场内业户进行竞争,他们的不正当竞争,搞乱了市场正规的秩序。

    时值六月天,以销售樱桃为例:有两家商户一个是市场内的正规商户另一个是市场周边的流动商贩。两家的进货渠道都是蔬菜水果批发市场,进价为5元/市斤,流动商贩以每斤6元钱销售,市场内的业户以每斤6.5元钱销售,由于市场的客流量不及室外的客流量,所以流动商贩的销售量会对多于市场内的业户。若流动商贩日销售100斤则市场业户只能销售80斤/日。

    利润=收入-支出

    流动商贩的利润为(6-5)×100=100                            

    市场业户的利润为(6.5-5)×80=120                           

    我们知道流动商贩还有着8两秤的秘密武器,与此同时市场业户每天还要交纳一些税、费钱 。结果:

   流动商贩的利润为(6-5)×100/80=125

    市场业户的利润为(6.5-5)×80-50=70

   流动商贩除去一些货物损失日收入也在百元左右。而且流动商贩所销售的商品根据当前的形势所发生变动,创造的价值大。试问,哪个流动商贩会抛弃这种高收益的赚钱方式呢?这样,我们思考一下,就不难理解流动商贩难以治理的根源所在。

   再者,由于社会的最低保障对于这些城市下岗工人等弱势群体来说,政府的作为几乎是空白的,社会保障没有能够覆盖这部分人。社会保障对于城市弱势群体的保护也就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我国现阶段的目标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过程同时也应是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过程。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促进社会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解决城市社会低保问题对于解决城市流动商贩的管理是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市场业户的表白

    看到流动商贩们破坏了市场秩序伤及了业户们的利益,都对流动商贩深恶痛恨,迫切希望执法部门采取行动维护他们的利益,把流动商贩这种顽疾彻底治愈。

    有一部分业户在市场化未正规之前也做过流动商贩,而且收益效果也很不错。在市场化正规后,他们响应了政府的号召进入市场进行销售营业。他们认为作为老百姓理应响应国家和政府的号召,虽然交了不少的费税,但却为了国家的市场经济发展做了贡献,少赚点也心甘。唯一的希望就是规范流动商贩,把他们请进市场去和他们公平竞争,保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整洁、规范、有序的市容市貌是城市的衣服,是提升城市地位的条件。而大量流动商贩的存在就像是原本干净的衣服上的几块污渍,无法吸引大量的外资进行投资洽商,导致城市发展缓慢。“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而良好的市容市貌能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生机活力。所以整治规范流动商贩的工作丝毫不能懈怠,为我们美丽城市的经济发展市场繁荣多做贡献,愿我们的城市越来越美丽,越来越整洁有序。  刁  杰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运营管理:北京中城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合作联系电话:010-62530116、18600196839
投稿邮箱:zhongchengwang2020@163.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 京ICP备20003710号-1

北京市公安局网站备案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1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