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安市:宁阳县城管高度关注民生 倾力构建和谐
中城网2008-09-01 10:19:40
山东省宁阳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城管执法与社会活动联系密切,涉及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注民生更是义不容辞。今年,山东省宁阳县执法局着力推行“和谐城管、民生工程”,为市民群众谋福祉,为弱势群体送关爱,为管理对象找出路,倾力打造城市管理的和谐氛围。
一、明确主旨,用民生的观点塑造新理念
宁阳县隶属于山东省泰安市,北依五岳之首泰山,南临孔子故里曲阜,西与水泊梁山相望,是中华蟋蟀文化的故乡。共有人口80万,县城人口15万,建成区18平方公里,规划控制区116平方公里。
城市管理工作直接和老百姓打交道,一举一动都关系着群众的日常生活,一言一行都代表着政府的权威和形象,可以说是群众工作的“第一线”。因此,城管执法更应该从群众的利益出发,用关注民生、服务群众的理念指导各项工作。我们适时引导全局上下统一思想,认清形势,明确方向,迅速把精力集中到打造和谐城管上来,把行动落实到工作实践中去,正确理解和把握和谐城管的鲜明特征及内涵要求,全方位推进和谐城管建设,力求在感情上亲民,在观念上爱民,在措施上为民,在程序上便民,在效果上利民,真正把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的理念贯穿到城管工作的各个环节,努力营造共建和谐的生动局面。
“人民才是城市管理的主语。为了城市管人民,就会这也不准那也不准;为了人民管城市,就该一切方便人民,把人民满意作为城管的第一标准。”这就是我们诠释的和谐城管理念,“民生工程”也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深入推动开展的。
二、创新求变,用民生的视角构建新机制
当今社会瞬息万变,新问题、新情况层出不穷,相应地对城市管理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并要求执法人员认清新形势、拿出新思路、探索新路子。我们正是以不断创新的执法理念,顺应时代潮流,结合宁阳实际,认真调研、深刻分析、创新性地提出了“和谐城管、民生工程”的概念。
近年来,随着我县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县城公共设施特别是专业市场建设相对滞后,社区服务范围较窄,给群众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同时,部分下岗职工、失地农民因资金、技术等原因,找不到新的经济来源,以置办流动摊点作为取得家庭收入的主要方式,成为城管执法工作容易反复、管理成果难以保持的根源。有鉴于此,我们适时推出“民生工程”,通过设置便民服务点、免费提供便民服务车等方式,引导流动摊点规范经营,化解管理矛盾,取得了市容与繁荣的双赢。
在具体操作中,我们本着疏堵结合、和谐管理的原则,对摊点统一管理标识、统一摊点编号和经营时间,合理布点、突出特色,加快外县市先进经验的本地化,走出了符合宁阳实际的新路子。一是立足实际、遵循规律。“民生工程”实施前,局里先后组织到临沂、日照等先进地区,重点考察了便民服务设施的样式、特点及管理办法,并召开两次座谈会,广泛征求城区居民和经营业户的意见,在充分尊重经营业户实际需要的基础上,形成民生工程的实施方案。二是划分区域,合理布点。经过广泛调查论证,把便民服务点的设置定位于服务民生、弥补社区服务缺失,并明确五项先决条件,即:便民服务设施投放前有相对固定的服务点位;不影响市容;不影响周边业户经营;不占用人行道;有作业场地。便民服务设施坚持先布点后投放的原则,根据城区路段三级管理的要求,一级路段严控;二级路段规划设置满足部分市民必需的服务点,并适当控制数量;三级路段设置经营品种丰富、提供多样服务的便民设施。三是明确政策、区别对待。先期对城区经营摊点进行了排查摸底,确定重点扶持失业人员、城镇困难家庭、残疾人、低保人群等,积极为实行定点经营的业户提供便利,创造良好的经营条件。四是结合现状、突出特色。合理配置修理点、冷饮点、水果点、小吃点、百货点的布局,特别是针对自行车修理、修锁配钥匙、修鞋补衣等服务类型,制作样式统一的便民修理车、修鞋车、修锁车,无偿提供给维修业主,形成覆盖城区、设置统一、管理规范的运作模式。五是适时引导、加强管理。便民服务设施运作中,同经营业主签订管理协议书,要求业户正常经营时,负责摊点周围的保洁,每个固定摊位根据实际配备四桶一筐(即垃圾桶、泔水桶、清水桶、消毒桶、废纸筐),对达不到卫生要求、不符合市容标准的,及时督促整改。
三、标本兼治,用民生的理论推动新实践
城市管理不能以牺牲老百姓的利益为代价,老百姓一早买不到油条、吃不到包子,那不叫和谐城管。城市管理的热点,就是处理好城市‘脸皮’和百姓‘肚皮’的关系。两难之中如何求两全?我们认为,堵不如疏,只要给摊贩出路,规划好摊位,管理好摊位,百姓“肚皮”与城市“脸皮”自能两美。“民生工程”的中心意图,就在“疏”而不在“堵”。以前把重点放在“堵”上,经常是执法人员在场时形势大好,执法人员刚离开又恢复混乱、无序的状态。现在以“疏”为主,给摊点划定摊位,实行规范管理,摊贩有了固定的经营场所,还方便了市民生活,而城市管理不仅少了“脏乱差”,又为城市增添了靓丽的风景。
通过民生工程的实施,缓解了城市管理的工作压力,有效提升了市容管理的水平,有效提升了城市管理队伍形象,市民群众也从中感受到了城市管理工作给自身带来的便利,取得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效果。 目前,我县民生工程第一期项目已顺利实施,筹集社会资金10万元,30辆便民服务车已于6月份免费向业主提供使用,通过两个月的跟踪监控来看,不仅没有牺牲市民的利益,相反还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稳定了居民收入、保障了城市家庭的生活,这才是真正把“城管为民”落到了实处。在此基础上,我们正在积极完善二期工程计划,提前酝酿后续规划,以不断扩大民生工程的受惠范围,提高运行质量,使便民服务点成为便民的“网点”、管理的“亮点”和再就业的“岗点”。
城管工作难做,这是大多数人的一致意见。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是天生的矛盾,但是只要真心为管理对象着想,让他们知道城管不仅仅是管理他们,还在积极为他们谋出路、想办法,那么城市管理也就难点不难了。
在构建和谐城市的进程中,我局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并探索出一个全新的管理理念,一条完善的管理机制,我们有理由相信,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城管执法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