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城搜索

西北大学协办张载诞辰1000年纪念会 张岂之教授发表主旨演讲

中城网2020-12-19 11:12:45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 北宋思想家张载


2020年12月12日,西北大学协办的“纪念张载诞辰100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西安举行,此次研讨会以“民胞物与 和合天下”为主题。


国际儒学联合会会长刘延东发来书面致辞。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张旭、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翔、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李春林在开幕式上致辞。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王晓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副省长、宝鸡市委书记徐启方主持开幕式并宣读刘延东书面致辞。副省长方光华主持研讨会主旨论坛。西北大学党委书记王亚杰、校长郭立宏,党委常委、副校长常江参加活动。


在主旨论坛上,西北大学名誉校长、中国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史家、教育家张岂之,陕西师范大学原副校长、浙江大学教授、《关学经典集成》总编陈俊民,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陈来,华东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国际中国哲学学会会长杨国荣现场发表了主旨演讲。日本福冈国际大学名誉教授、著名汉学家海村惟一,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教授郑宗义通过视频发表了主旨演讲。


张岂之先生在主旨演讲中回顾了自己求学、任职的经历,及2008年参加编撰《关学文库》的工作,并介绍了部分关学研究的成果。他认为近20年来学者们对关学的研究,一直在进行,没有中断,而且表现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张岂之先生多次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强调关学研究的重要性。他指出,研究关学及关学学者在思想理论方面的贡献,从历史到现实都可以研究而且必须深入地研究,并将之最终落实到“我们应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这一重要问题上。最后,张岂之先生总结道:此时我们回忆、研究一千年前关学开创者的历史贡献,是一项既有历史意义又有现实意义的工作。


在下午的分论坛上,与会的专家学者分别围绕“张载思想及关学文献的解读与诠释”“关学与宋明理学及其学派”“关学精神-‘民胞物与’及人类命运共同体”“从乡约守则到社区建设-关学与社会治理”“芭蕉新叶-关学青年学者论坛”等主题,进行了学术研讨。


12月13日,横渠书院开园仪式、关学研究成果发布会、中国哲学史学会2020年年会暨第四届经史传统与中国哲学学术研讨会在张载故里——宝鸡市眉县召开。


发布会上,西北大学校长郭立宏代表学校向横渠书院、陕西省图书馆、西安市图书馆、宝鸡市图书馆、眉县图书馆赠书。


12月13日下午举行的中国哲学史学会2020年年会暨第四届经史传统与中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由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和西北大学联合主办,宝鸡市政府、眉县政府配合承办。


年会开幕式上,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陈来,中国社科院哲学所所长张志强,宝鸡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武勇超分别致辞。大会开幕式由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哲学史学会秘书长杨立华主持。


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暨南大学、兰州大学、东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天津社会科学院、山西社会科学院、北京体育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以及《哲学研究》《哲学动态》《道德与文明》《人文杂志》《社会科学研究》《船山学刊》等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参会。


郭立宏在致辞中代表西北大学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学校事业发展的各位领导、各界人士表示感谢。他介绍了西北大学哲学学科的历史沿革和学科成就,指出西大学人始终将哲学学科作为综合性大学得以存续的根基,始终在追寻和彰显哲学学科的价值和意义。


他强调,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西北大学将持续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坚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传统,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努力构建有特色高水平的哲学学科,并与兄弟单位和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一起,为中国文化、中国哲学的传承创新贡献新的力量。


围绕“经史传统与中国哲学”这一主题,专家学者通过大会主题发言以及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了探讨。张志强、王国良、杨立华分别作了“从‘制作之原’中探寻中国的治道理想和治术思”“张载的气论哲学与人生观”“隐显与有无:再论张载哲学中的虚气问题”的主题报告。主题报告由刘丰研究员主持。


本次会议共收到相关学术论文150余篇,较为全面地展现了中国哲学尤其是关学研究的继承、转换、创新成果,体现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当代繁荣。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开启关学现代研究的进程


中国社会的近现代转型,催生了关学从传统理学形态向现代文化形态的转型。早在民国时期,国内已经有一批知识分子从现代文化视域、运用现代研究方法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开启了关学现代研究的进程。而其中在关学现代研究领域具有开拓性的,是曾在西北大学任教的党晴梵、邵力子、何士骥、侯外庐四位先生。


开拓延续,奠定基础

开辟了以张载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关学研究


1952年,西北大学校长、著名思想家、历史学家侯外庐先生创建了中国思想史研究室(1984年成立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先后主持出版了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编写的《中国思想通史》《宋明理学史》等巨著,进一步深化了对张载思想的系统理论研究,开辟了以张载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关学研究。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龚杰、任大援、李晓东、方光华、武占江等专家学者在张岂之先生的带领和指导下,先后完成《张载评传》《刘古愚评传》《古都西安——关学及其著述》等关学研究论著,为关学文献的系统整理和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张岂之先生长期从事人文学术与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研究,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除参与侯外庐先生主编《宋明理学史》等著作外,自著和主编的著作有:《中华人文精神》《儒学·理学·实学·新学》《中国思想史》《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历史十五讲》《中国思想文化史》《中国学术思想编年(六卷本)》《中国思想学说史(六卷本)》《张岂之学术自选集》《乐此不疲集》《张岂之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春鸟集》《大学的人文教育》《不舍集》《经学·理学与关学——论张载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中的贡献》等。


条贯秩然、传承有序

西北大学出版《关学文库》


《关学文库》是陕西省人民政府参事室(陕西省文史研究馆)和西北大学出版社组织编撰的、我国第一部对关学基本学术文献进行整理与研究的大型丛书,共40种、47册、2330万字。


文库以传承、弘扬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以文献整理的系统性、学术研究的开拓性为目标,以综合研究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经典解释与文明阐发相结合为特点,旨在通过对关学学派基本著述的抢救、挖掘、整理与研究,重点展示关学的历史面貌、发展脉络、鲜明特色、理论贡献及其当代价值。学术研究系列共14部,包括《关学精神论》《关学思想史》《关学学术编年》《张载思想研究》《张载年谱》《吕大临评传》《吕柟评传》《韩邦奇评传》《冯从吾评传》《李颙评传》《李柏评传》《李因笃评传》《王心敬评传》《刘光蕡评传》等。


《关学文库》以文献整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学术研究的开拓性,展示了关学八百年“条贯秩然、传承有序”的历史,填补了自南宋学者吕本中提出“关学”概念以来关学文献整理与学术研究的空白,先后获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第二届全球华人国学成果奖,对于赓续中华文明,弘扬关学精神,彰显文化自信,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萃取关学精神,凝练关学灵魂

新时代下关学研究的新起航


西北大学在2016年5月即下发文件,正式成立国内第一家以关学研究为主题的实体性研究机构——关学研究院,将关学研究院作为学校相对独立的研究机构来设立。


西北大学关学研究院是西北大学面向新时代,立足新陕西,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为进一步推动关学研究、弘扬关学精神,根据学校事业发展需要设置的无行政级别的实体性研究机构,也是目前全国首家以关学研究为主题的实体性学术研究机构。


研究院秉承西北大学“公诚勤朴”的校训,以关学文献的整理和研究为主要突破点,目前承担、参与、完成国家、省部级课题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出版古籍文献整理和相关研究著作20多部,获得各种奖励30多项。其中本院教师承担近1/4工作量的“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陕西省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关学文库•文献整理系列》,荣获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奖)、第二届全球华人国学成果奖,在陕西和全国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反响,在海内外学术界获得了良好的声誉。


 西北大学纪念张载诞辰1000周年献礼成果总目


一、大型丛书(1种)


《关学文库》,刘学智、方光华主编,西北大学出版社,2015年1月


二、学术论著(10种)


  1. 《宋明理学史》,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主编,张岂之修订,西北大学出版社,2019年9月

  2. 《儒学、理学与关学——论张载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中的贡献》,张岂之著,西北大学出版社,2020年8月

  3. 《张载思想研究》(修订版),方光华、曹振明著,西北大学出版社,2020年10月

  4. 《关学精神论》(修订版),赵馥洁著,西北大学出版社,2020年10月

  5.  《关学思想史》(修订版),刘学智著,西北大学出版社,2020年10月

  6. 《关学二十二讲》,刘学智、魏冬主编,西北大学出版社,2020年10月

  7. 《张载及其关学——横渠“四为”句视域下的现代诠释》,魏冬著,西北大学出版社,2020年8月

  8. 《北宋关学随讲录》,魏冬著,西安出版社,2019年1月

  9.  《关学谱系与思想探研》,魏冬、米文科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11月

  10. 《关学引论》,刘宗镐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11月


三、文献整理(3种)


  1. 《新订关学编》,魏冬新订,西北大学出版社,2020年10月

  2. 《关中道脉四种书》,魏冬点校,陕西人民出版社,2020年8月

  3. 《沣西草堂文集校注》,柏景伟著,王美凤点校,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


四、文萃名言(2种)


  1. 《关学名言精粹》,国际儒学联合会、陕西省孔子学会主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10月

  2.  《关学文萃品读》,刘学智、魏冬主编,陕西人民出版社,2020年10月


纪念张载诞辰1000周年学术研讨会之后,西北大学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继续推出《20世纪前半期关学研究文献辑要》《20世纪前半期关学与陕西文化论著辑要》《关学现代研究史论》《关学概说》《关学概论》《关中书院志校注》《周易辨录校注》等系列著作,进一步推进关学学术研究和社会普及的深入发展,为弘扬关学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更大的贡献。


阅读全文:https://mp.weixin.qq.com/s/BuqSEcMJY6NPtT1weNUsiA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运营管理:北京中城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合作联系电话:010-62530116、18600196839
投稿邮箱:zhongchengwang2020@163.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 京ICP备20003710号-1

北京市公安局网站备案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1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