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城搜索

全国人大代表罗应和:扭住就业“牛鼻子”,乡亲过上甜日子

中城网2021-03-13 08:10:47

“这是我们扶贫车间生产的‘唐娃娃’,目前我们的产品有一百多种,我们的群众加工一个产品就可以获得三十到四十块钱的工资。”2021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黔南州惠水县明田街道新民社区党支部书记罗应和又将社区扶贫车间制作的“唐娃娃”带到了北京。这一次的“唐娃娃”造型更为丰富,种类更为繁多。


这还要得益于2019年12月惠水当地引进的贵州唐人坊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公司在社区成立了惠水明田工坊,帮助搬迁群众更好地实现家门口就业。如今,在新民社区的扶贫车间里,300多名搬迁群众凭着造型各异、精致可爱的“唐娃娃”,实现了从农民到产业工人的转变。


易地扶贫搬迁让罗应和及他的乡亲们过上了崭新的生活,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四年时间里,罗应和更是把解决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放在了重要位置。2019年,罗应和提出《关于设立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后续产业引导基金助推易地扶贫搬迁的建议》,在2020年便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回应。


“当时我们建立了扶贫车间,但是我们还缺资金、缺技术。我写了这个建议交上去以后,2020年,对口帮扶我们的广州南沙区就给予了我们社区一百多万的帮扶资金,帮助我们解决了扶贫车间用工岗位扩大和生产线规模拓展的问题,我们就把扶贫车间做大、做强起来。”


过去一年,罗应和在黔南州、铜仁市、毕节市等多地数十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走访调研。在与群众沟通交流的过程中,罗应和发现,尽管搬出大山、住进了新社区,但部分群众仍然选择外出务工,剩下老人和小孩在家,不仅不利于社区发展,更是给社区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


“必须扭住就业的‘牛鼻子’,把群众的就业放在首位,只有把就业做好了,群众才能留在家乡,我们的致富才有希望。”为了解决就业问题,罗应和开始了他更深层次的调研和帮扶行动。“我们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就处在惠水县经济开发区,周边附近有360多家企业,通过送岗位上门、在社区公告栏张贴招聘信息、带着群众去企业面试,以及我们社区的扶贫车间,让搬迁群众能够在家门口就业。”


2021年全国两会上,罗应和提出了新的建议,在农村和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培养好一批懂经济、爱农村、有技术、能扎根的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打下基础。“我在很多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做调研时发现,我们的干部只注重抓社区的管理,但产业的引进、发展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就需要专业的人才做专业的事,要继续发力抓好脱贫攻坚衔接乡村振兴的人才队伍建设,只要把人才队伍建设搞好,我相信乡村振兴的目标就会有序、有效的推进。”


作为群众的“贴心人”和社区的“好当家”,罗应和说,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就是要倾听民声、反映民情,除了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以外,还要努力的去解决群众所需。“现在社区每个人都找到工作岗位了,走到居民家中,只要人家叫我去喝一杯水,我就觉得很甜。群众能够挣到钱,每家每户能买上一个小车,富起来就是我的愿望。”


阅读全文:https://mp.weixin.qq.com/s/AsPK3AtSm3ZRJZxyvwC-vw


中城网《中华罗氏网》

投稿邮箱:huaxialuoshi@163.com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运营管理:北京中城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合作联系电话:010-62530116、18600196839
投稿邮箱:zhongchengwang2020@163.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 京ICP备20003710号-1

北京市公安局网站备案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1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