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城搜索

王小冬 陈刚:新丝路民居建筑的审美文化思维模式建构

中城网2021-03-13 09:12:57

编者按:王小冬博士、陈刚博士的这篇文章,是一篇民族建筑研究的力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特分享给大家。


摘要:面对当代泛概念美学主义思潮流行的现实,立足于学以致用的基本立场,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辨证地汲取精华,更好地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结合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提出适应于新丝路传统民居建筑的审美文化思维模式,并从理论基础、构成要素、建构原则、空间结构等方面进行有效合理的模型建构。


关键词:新丝路;民居建筑;审美文化;思维模式;模型建构

 

“审美文化”是介乎“道”与“器”、理论与实践、科技与道德之间的特殊文化形态,因其直抵心灵、摇荡性情、润物无声和彰显“共通感”的审美属性特征,而在民心相通、人文化成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基础性的枢纽作用,它在本质上也是一种“生产力”。丝绸之路沿线审美文化资源积淀深厚、形态多样,多民族审美文化资源相互借鉴、汇聚融合,多种形式的审美文化资源彼此授受、互证共成、源远流长、得天独厚。在丝绸之路这个审美文化资源高度集中、审美交流密集频繁、审美衍生再生产品丰富多样的文化地理空间中,其物质审美文化、图像审美文化、文学审美文化、活态审美文化和创意审美文化中,都凝聚着独特的资源优势、宝贵的交流经验和丰富多彩的互联互通成果。


近年来,关于新丝路传统民居建筑的研究成果比较多,其中尤以西北生土民居建筑和新疆民居建筑方面的成果最为显著。这些成果主要从建筑学、风景园林学、设计学等视角切入,对建筑形态、结构样式、民居营造技艺、保护与传承路径等进行研究,并运用于创新实践,具有毋庸置疑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但总体上看,从审美文化视角切入,对民居建筑的审美文化思维模式建构、实践运用等进行多维度的交叉综合研究的成果则相对较少。为此,本文拟对此进行较为全面系统而深入的专题讨论。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新丝路


“新丝路”概念,源自于新丝路战略。经济学家刘斌夫《中国城市走向》(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一书,首次提出作为中国大区域经济新体系之构成的“新丝路体系”。2013年9月7日,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发表演讲,第一次在最为宏观的层面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用新模式建设一条“新丝路”的战略构想,意味着“新丝路”从学术观点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新丝路”概念,在很大程度上与新疆有着千丝万缕的重要关系,因为新疆重要的战略地位,使其很快上升为国家战略,进而成为国际合作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本文提出,在进行具体研究时,可根据实际需要,为“新丝路”确立一个狭义的界定:即根据发展与研究的实际需要,将新丝路理解为丝绸之路中国境内的核心区域(新疆),同时作为对“丝绸之路新疆段”的一种概括。


(二)民居建筑


民居建筑是指普通民众居住的房屋建筑。它包含了建筑的具体风格和形态样式,随历史时期、地理环境、民族民俗文化,而呈现出不同的艺术文化特征。长期以来,受历代官本位思想影响,建筑史基本是对官式建筑的书写,民居被认为登不了大雅之堂,造成很多场合提及民居不被理解或者被误解,直到潘谷西先生编写《中国建筑史》第五版,才将住宅(民居)列为建筑的一个类型。这其实正是本文将传统民居与建筑联合称谓的原因所在。


(三)审美文化


审美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是指人们日常生活、文化娱乐等与审美进行相互渗透,以精神体验和审美形式为指导的社会情感文化。审美是一种活动,经过发展与沉淀,以及民众在适应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一种具有审美特质的一种心理感受,以及造物活动过程中而发展起来的民居建筑。民居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简单机械地用外来手法解剖和欣赏是不科学的。现当代建筑的设计与营造是比较分立的,而传统民居建筑大部分是口传心授,代代传承,多为民众自己亲手修建。维吾尔族民居大部分是家人亲自修建,或者在关键的技术方面请有经验的乡邻帮工。因维吾尔族大部分生活在沙漠绿洲区域,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修建房屋注重永久性考虑,而新疆哈萨克族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或半农半牧民族,毡房是他们的主要民居建筑形式,这与其生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并且体现出轻巧、便捷、经济的生态智慧。因此新丝路民居建筑是丝路凝固的沙漠驼铃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活化石,是丝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研究新丝路民居建筑的重要性


1615596861383972.jpg

图1  新疆墨玉县民居1 

图2  新疆墨玉县民居2


研究新丝路民居建筑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丝绸之路是中国向西开放和发展的一个重要路径,新疆是桥头堡。在航海技术不发达的古代,我国与外界交流主要通过丝绸之路进行,通过丝路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向西传播到世界各地。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高瞻远瞩、放眼世界的气魄,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明确提出我国必须向西发展,主动融入世界发展战略。不难想象,新丝路民居建筑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向西传播发展十分重要,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可以说,民居建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丝路沿线传播过程中,对当地人文地理的有效适应与发展,经过历代民众改造的自然和智慧创新的结晶。研究新丝路民居建筑对维护国家的稳定与繁荣,构建中华命运共同体有着重要意义。


(一)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西传播的踪迹



1615596981125781.jpg

图3  丝绸之路中国境内线路示意图


1615597034113720.jpg

图4  丝绸之路中国新疆线路示意图


从历史学、地理学、艺术学、人类学视角看,丝绸之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依据大量的历史遗迹和考古资料,可以清楚地辨析楼兰古城遗址、尼雅遗址等留存的丰富的中原文化特征的遗迹、遗物。尤其是楼兰遗址的建筑形制、建筑材料、建造手法,以及展陈于新疆博物馆的陶器、服饰等带有强烈的中原文化符号特征与审美意象。再如克孜尔千佛洞等历史遗迹,蕴藏着丰富而极具代表性的器物、绘画、装饰纹样等等。因此,在进行艺术文化史研究时,必须追根溯源,找到元认知,建构多元、综合、交叉的审美文化思维,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丝路的传播踪迹,及其对现代生产生活的重要影响。


(二)开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智慧结晶


新丝路民居建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智慧结晶。中原地区的民居建筑,在古代都是以木结构或土木结构为主。西北地区民居建筑以窑洞民居、生土民居为主。夯土建筑和土坯建筑是维吾尔民居建筑的主要形式,交河故城遗址全部是生土风貌遗迹,其中部分民居建筑遗址保存较好。当地现存的传统村落中,民居建筑营造技艺与装饰手法与其有较大的相关性,具有较强的传承性。调研发现,吐鲁番、喀什、和田、阿克苏等地的生土民居建筑的形制布局、工艺构造、营造手法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充分体现了因地适宜、和而不同的营造理念。与南方民居不同,新疆民居建筑以平顶结构为主。南方地区多雨,屋顶一般都在三分水以上,便于加快雨水流动与引导。而新疆地区干旱少雨,冬季以雪为主,屋顶半分水



1615597153209263.jpg

 图5  乡村景观整治设计中增加文教与美育功能的特色景观建筑


不到,显得十分平缓。从简单的民居建筑屋顶分水变化就可以看出,不同地区老百姓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勤劳智慧。当前正式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进行大量的基础性调研,运用相关学科方法进行梳理和分析显得尤为重要。调研结果显示,新丝路沿线各地群众认为民居建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智慧结晶,在进行乡村振兴时,增加具有文教与美育功能的特色景观建筑很有必要。


(三)构筑中华命运共同体的牢固根基


1615597267309484.jpg

图6  丝绸之路考古发现之陶器1 

图7  丝绸之路考古发现之陶器2 


加强对新丝路沿线民居建筑审美文化特性的挖掘,以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人居环境为载体,通过“历史+文化+美育”的方式,营造良好的审美文化氛围,完全有可能达到“教为不教,学为创造”的效果。随着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尤其是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自媒体的繁荣,抖音APP等形式的广泛使用,边远地区的人们打破了过去的思想禁锢,将自己的生活环境、美丽风景,以及生活的各个方面分享给公众。各民族同胞主动走出自己的苑囿,分享生活,融入社会,逐步走向了祖国各地人民的生活之中。它让更多的人们融入社会,分享自己,服务社会,为民族团结与繁荣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有限的环境条件下提升自我,超越自我,是利用好各种资源与条件,提高全民审美文化水平,筑牢中华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所在。


三、传统民居建筑审美文化研究的相关理论成果综述


相较于其他学科,美学具有边缘、新兴、交叉、综合等特征。在我国学位授予目录里, 美学属于哲学门类,而在其他学科门类中也有关于美学的专业与方向出现,如文艺美学、建筑美学、设计美学、生态美学、审美文化史等。从相关研究文献分析不难发现,这些研究的切入点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特点。


(一)美学维度分析


关于什么是美学,学界还一直处于激烈讨论的状态。究其原因,大部分学者的学科背景是哲学、美学、文艺学,难免有本位主义、整体观缺失和境界不够高等因素存在。不难想象,如果还停留于什么是美学、美学应该是什么样等层面的讨论。而没有一定的客观性、辨证性、情怀和境界,仅仅从美学单向维度分析、研究新丝路民居建筑审美文化并不值得期待,将导致更多的成果依旧停留于审美对象和审美本质层面,都是形而上的理论,普通民众对其不感兴趣,从中不能直接受益。对于审美主体,在参与审美活动的整个过程中,体验、感悟、美育等方面会先天性缺失,难以达到“以美育代替宗教”等理论设想的功用。


(二)建筑美学维度分析


很多专家立足于建筑学历史理论与创作实践,将美学与建筑学结合,力求在建筑美学审美与实践活动中有所突破,但是受西方哲学、建筑美学、类型学等的影响较大,能够扎根中国传统文化,运用哲学思辨和情怀审美方式来研究民居建筑审美文化的较少,学界比较认可的学者有曾坚、候幼彬、万书元、唐孝祥等。其中,唐孝祥的建筑美学研究最新成果主要集中于岭南建筑和客家建筑方面,因时空关系制约,对新丝路民居建筑研究较少。从建筑美学维度研究丝路民居建筑比较容易进入认识论研究模式,能够解决是什么的问题,但对于为什么会存在,建筑形式与室内环境、庭院环境、村落风貌等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们的生产生活,与其关系密切程度如何等就比较困难。无论古代还是现当代,从官式建筑或公共建筑来看,均具有强烈的崇高感。普通老百姓对其是远观敬畏式审美,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距离感很大,难以产生物我一体的情感交融。与官式建筑不同,民居建筑的体量小,对于普通民众,民居属于自己的私有财产,对其有强烈的认同感、场域感。毕竟,民居建筑与民众的各方面生活联系紧密,发生审美关系,产生审美活动,并且具有经常性、不定性、无时无刻性等特征。建筑空间、室内空间、景观空间之间的空间交叉度、图景渗透度、行为时间分布等都需要研究者长时间不间断地下基层生活、体验、感受,不然是难以研究历久弥新的新丝路民居建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三)园林美学维度分析


中国园林艺术历史悠久,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和实践性。伴随园林营造而产生的园林审美活动,以及相关理论的层出不穷。从远古神山仙境理论到魏晋山水园林美学,再到明清文人以及近现代园林美学,大量的笔墨都在书写园主的造园动机、阐发人文内涵,以实现园林即人化的自然,自然即人格化的园林的主客一体的人文化哲学理想。对于源远流长的园林美学成果,国内许多学者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其中,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以文化学人的身份和视角研究园林美学,以现存的明清两代园林为基础,阐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真善美、物质生态与精神生态的序列、精神建设的顺序、园林欣赏与审美文化心理等。全书论据充分,论证周密,资料丰富,得到学界的普遍认可。


“囿”“台”“园圃”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源头,之后发展为“园”“苑”“别业”等,后统称为园林。历史上记载与园林相关的文献,基本都是皇家宫苑、达官贵人或文人墨客修建的私家庭院,如“辋川别业”“拙政园”“寄畅园”“狮子林”等。诸如此类的园林建筑,可以用“层次”进行区分。不同阶层的人,有不同的审美观,同一层次的人,其审美观互相影响,所以比较接近。进而言之,尽管中国园林美学相关理论与民居建筑审美有一定的近似性,因地域、气候、文化,以及民居建筑的物质层面与传统园林有较大差别,将园林美学研究直接运用于新丝路民居建筑审美实践难免水土不服。


(四)设计美学维度分析


随着设计美学的深度发展,而产生的设计美学理论对设计实践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功能,更多的是设计创作者的感受与体验。它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具体应用都不同于传统的艺术学科。设计美学是设计学科的理论分支,其理论不同于传统的艺术美学研究。设计美学不仅在其学科定位、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上有自己的专业特点,而且在实际应用中也有很强的专业特性和领域属性,不能完全照搬传统的美学相关理论。


梁梅在《设计美学》中,首先肯定设计作为一种人造物,是人类的创造计划、创造行为、创造过程以及创造的哲学、美学和文化的集中体现。设计美学是一个时期、一个民族审美观念的物化。我们从中可以了解到这一时期、这一民族在美学上的趣味和追求。从中西设计实例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设计作品,以时代为线索,从功能和形式等方面分析其审美特征和美学价值,论述设计美感产生的哲学和社会文化背景,阐释各个历史时期的设计在美学上的主要特点。在第一章的中国传统居住设计美学中,分别论述了天人合一的环境之美,和谐统一的建筑之美,时空一体的空间之美,书香雅致的陈设之美。不难看出,梁梅对居住之美的论述,建立在具体的传统民居庭院空间模型基础之上。如从传统庭院选址与环境背景视角论述中国传统的人居环境思想;风貌与民居建筑整体融合度;时间与空间艺术合为一体进而构成四度空间,使得建筑不仅是凝固的音乐,还有流动的音符意象存在;室内空间与陈设艺术品相互影响,与外部空间交相辉映,互为因借。空间模型的原型来自于具有中国传统哲思文化,精致而优雅的合院,存在于新丝路沿线村落中的民居建筑,因地理环境与人文背景的不同,其审美特征和艺术价值与之大相径庭。


结上所述,可以认为,从不同视角与维度,对民居建筑进行审美研究的成果层出不穷,从基本原理和具体方法论层面看,各个领域的成果都具有值得借鉴学习之处。此正如有学者所论,无论是文化传承还是理论创新,都必须根植于传统。没有继承的研究是没有根基的理论,不善于继承,就没有创新的基础,而离开创新,就缺乏了继承的动力,就会使我们陷入保守和复古。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大力实施,加强对新丝路民居建筑的审美文化研究,提升公众整体审美文化水平既重要又紧迫。建构多元、交叉、综合的审美文化思维模式是建筑文化研究与美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前提。


四、建构多元交叉综合的审美文化思维模式


从哲学、艺术等众多学科的发展史可以看出,优秀的设计作品或艺术品在创作实践过程中都遵循“否定之否定”原则,经历“从遇到问题到解决问题,再遇到再解决”这一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进而产生新的理论和方法。尤其是现代社会,传统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等,都经常面临挑战和冲击,在建构理论与研究方法方面必须有效地交叉综合,才能有更大地创新和进步,便于服务人类社会,如抖音APP、大数据传播等,就是计算机与通讯技术、传播学、艺术学等协同创新的最优成果。


(一)审美文化思维模式的理论基础


审美文化是在大文化概念氛围之下,进行的审美实践与美育活动。审美文化思维模式必须以文化背景、美学理论、相关学科理论为基础,进行思维模式空间建构,根据实际情况,并与时俱进。为了让更多的人们了解美学,认识美学,热爱美学,提高审美能力,繁荣美学与美育事业。我们必须回到审美文化教育的本义,即感性教育、情感教育、明确美育的本质和功能范围,使美育在整个大教育的宏观体系中拥有自己独立的品格和地位,这是我们更好地研究、认识和运用美育的特征、规律的必要前提。任何理论的建立都有其存在的基础,建构新丝路民居建筑审美思维模式,必须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底色,以美学、建筑美学、园林美学、设计美学等相关理论为研究基础,辨证地吸收各位学者的优秀理论,结合大量关于新丝路的历史文化、人文地理、民居建筑等相关研究成果,以民居建筑为实物模型,对其审美思维模式进行理论建构切实可行。


(二)审美文化思维模式的构成要素


1.人文情怀。推动任何学科理论发展进步的学者,本身是有情怀之人。只有从情感上喜之、好之、乐之,才具有乐此不疲的主观能动意识,促使自己去研究和发展。美感是一种心理活动,审美心理中的历史文化因素对个体的美感有相当大的影响和制约。美感的存在方式和人的审美态度有关。不同的人对相同现象持有的主观态度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美感。因社会现实等主客观原因,当前从事审美文化研究的人并不多,选择美学作为专业,更多的是不得已而为之。因此,人文情怀是审美文化思维模式建构的首要基础。


2.科学精神。美学发展到今天,其概念与定义也应该有所发展。20世纪初很多美学家还狭隘地将美学理解为艺术理论,认为美育就是艺术教育。时至今日,电影电视艺术、数字媒体技术得到了空前发展,甚至我们的生活,无时无刻不与这些艺术接触与交往。如果时空真能够穿越,相信那些美学家对自己坚守的概念,也会进行修正。美学本身是以人文科学为主,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并不断自我革新的,能够惠及大众的一门新兴学科。在当代从事审美文化研究时,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保持一定的科学思维,借鉴可视与量化的研究方法,将审美文化研究做得更饱满而丰实,值得可期。


3.专业素养。将美学运用到具体的审美实践领域,若不谈专业而只言美学,就显得过于形而上,只重专业而轻视美学,则又显得过于形而下。笔者认为,不能发自内心的、主客体分离的审美活动与相关理论,都是不能真正解决问题的。进行审美活动和审美文化研究时,都必须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审美活动实践、体验、感受、总结,进而得出结论。



1615597456136152.jpg

图8  本课题组调研线路示意图


对于新丝路民居建筑审美文化思维模式的建构,要求研究者具备在当地长期生活的切实体验,游历丝路及其沿线的丰富阅历,在当地从事人居环境设计与建设工作的实践经历,还要求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和人文情怀,懂得在审美实践中不断角色互换和主动融入,能够将民居建筑本身的特性与能动的审美活动实践结合。换言之,专业核心素养指有境界、有情怀、有激情,能够解除心理隔阂,冲破专业壁垒,以建筑为纽带,向外拓展到景观与风貌,向内发展到室内与陈设,在相对平衡的基础上,交叉渗透、协同创新的专业核心素养。


(三)审美文化思维模式的建构原则


进行审美文化研究,必须认清社会发展形势,准确把握大趋势,正确面对全球与地域、时代与传统、文化与自然之间的具体矛盾,坚持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做到现实与理想、理论与实践、审美与教育有机结合。面对当前中国建筑实践与理论的双层危机,公众审美与传统文化愈走愈远的情况,著名建筑学家何镜堂创立的“两观三性”建筑论以一种极具中国传统哲学理念的“和谐”价值取向以及间接透彻的表达形式,表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获得建筑界的普遍推崇。何镜堂“两观三性”建筑论“对于当今的建筑行业中比较普遍性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法”。


作为一种建筑观和方法论,“两观三性”在西部边疆地区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如笔者在新疆昌吉市的游园景观设计过程中,“两观三性”在规划和设计中就有较好地体现。其中“两观”指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三性”指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在设计接洽、初步方案、扩初方案、施工图设计等阶段,设计师都不断地用文化背景、设计理念、形式语言对其进行诠释。在设计整个过程中,需要对每一个环节都要有严格的控制,既要有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还需要有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专业精神,对场地利用的深度和满足市民需求的广度上下功夫,注重对空间层次、景观要素、行为心理、文化情感的把握。此外,为市民提供平等共享,具有“两观三性”,能够体现人本主义关怀,具有归属感和幸福感的人居环境景观。何镜堂“两观三性”建筑论为建筑设计“在无数的可能性中寻找到最合理与恰当的表达”提供了“宏观的思想指导”。进而言之,“两观三性”是在大量设计实践基础上创立的,并且得到了广泛传播,各界普遍认可和推崇,作为审美文化思维模式的建构原则,具有哲学意义和指导价值。


(四)审美文化思维模式的空间结构



1615597564114404.jpg

图9  空间结构内核示意图


1615597599607178.jpg

图10  空间整体结构示意图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模型空间建构的基础。审美文化思维模式空间结构的模型在正三棱锥的基础上演变而来。正三棱锥既有“三”“山”的本体内涵,也有“山水”的召唤外延。《说文解字》云:“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就是说,“三”首先体现的是宇宙天地和人生社会的意义,上为天,下为地,中间为顶天立地的人,充分体现了中国哲学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和谐的文化理念。《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观念,也显示了“三”是万物的基础与本源。《说文解字》曰:“山,宣也。宣气生万物。”,可见,“山”“三”有会意相通之意象,在本模型中也能够完美结合。从模型的演绎图就可以明显感受到,以大地色彩为基底,将正三棱锥各个侧面赋予被公认为是“万象本原”的红黄蓝三原色。通过视角切换,模型演示,明显能感受到同一审美客体,因审美主体的视角、维度,以及时间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形象。因此,模型的内核与外缘既是形态上的外圆内方,又是文化上的刚柔并济,更是对何静堂“两观三性”的解构与新建。同时,审美文化思维模式演绎图对“三生万物,万物归一”的观念进行了比较充分的诠释,其总体意象却具有浓郁的丝路风韵。



1615597676113173.jpg

图11 新丝路民居建筑审美文化

思维模型演绎图


2.专业素养是模型空间建构的内核。审美文化模型空间中的“倒三棱锥”代表了核心专业素养。包括建筑空间、景观空间、室内空间、空间文化,其中前三者具有一定的专业属性或界限,均处于同一平面。中华民居建筑经过数千年的积累、沉淀、发展,相互融合、渗透、凝练而成物质与非物质交融的空间文化,哺育着当地民众,滋养着他们的心灵。


3.正反、大小、方圆的对立统一规律是模型空间建构的方法。郦伟、唐孝祥等运用“两论”对何镜堂提出的“两观三性”建筑论进行了具体而深度地阐释,其中很多观点对于模型本模型建构的空间关系也有重要指导意义。何镜堂“两观三性”论深受毛泽东“矛盾的对立统一法则”等经典论述的影响。“整体观”实质上就是将建筑视为对立统一的矛盾的集合体,“可持续发展观”抓住了当下建筑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的和谐统一”则体现了对“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之间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即 “一面相互对立,一面又相互联接、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相互依赖”的关系。


可见,对新丝路民居建筑审美文化的研究,要求研究者具备建筑、景观、室内相关学科与专业素养,还能够从历史视角、文化维度,运用哲学思辨思维对其进行综合驾驭与把握。既要与周围各种因素发生联系,又要坚持“两观三性”原则,要不偏不倚,更要综合、交叉、渗透、融合,才能够建立科学合理的审美文化思维模式,进而形成适宜于新丝路沿线广大公众的审美文化成果,服务新丝路各项事业发展。


(四川师范大学晏晶晶提供了钢笔画,昌吉学院张禄平提供了照片。谨此致谢!)


注:本文源自《2020/2021中国“一带一路”文化与外交发展报告》,文中“战略”应该与时俱进为“倡议”。


作者简介


王小冬,1982年生,四川绵阳人,四川师范大学副教授,在读博士,硕士生导师。


陈刚,1968年生,宁夏隆德人,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阅读全文:https://mp.weixin.qq.com/s/KeTeWAbIpg0_euM739f0bQ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运营管理:北京中城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合作联系电话:010-62530116、18600196839
投稿邮箱:zhongchengwang2020@163.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 京ICP备20003710号-1

北京市公安局网站备案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1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