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杰出青年学者 | 沈阳建筑大学教授李绥博士
中城网2021-05-04 17:10:11
《中城网》推介杰出青年城市学者
沈阳建筑大学教授李绥博士
第20210504000030号
城市生态学者 李绥博士
李绥,1977年5月17日出生,辽宁省锦州市古塔区人。2011年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得理学博士学位,方向是景观生态学。博士毕业后,作为公派访问学者,在德国进行生态城市相关的深入研究。
李绥博士现任沈阳建筑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沈阳建筑大学生态规划与绿色建筑研究院院长,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沈阳市高层次人才“领军人才”,第十届辽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作为沈阳建筑大学生态城市研究团队的核心骨干,李绥教授一直在热爱的研究领域进行着孜孜不倦的探索。以系统性的生态学思维去把握城市与建筑中产生的各种复杂问题,通过基础应用研究寻求解决科学问题的基本规律,运用多学科交叉技术方法融入城市实践,形成了他和所带领团队的研究特色与工作主线。
2011年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得景观生态学方向的博士学位后,他结合自身的建筑学专业背景,明确了加强基础应用研究,并注重将研究成果向城市实践转化这一科研工作的基本思路。
“学术研究要具有敏感性,研究方法要注重创新性,努力探索用交叉学科的方法去应对城市与建筑中不断涌现的新问题”,这是他常对自己研究生们说起的一点切身感受,而敏感和创新则来源于常年持之以恒的积累所形成的研究素质。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他马上召集课题组开展了“城市公共空间呼吸暴露风险评价地图”研究,在平时积累的城市空间信息、人口流动监测以及气象环境等海量数据的基础上,很快完成了模型构建并对省内典型城市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成果很快于2020年8月在国内规划学科最权威期刊《城市规划》的专栏发表。研究开发的模型成果也在2020年中国规划学会新技术应用学术委员会组办的“城垣杯”规划决策支持模型设计国际竞赛获得二等奖。他所从事的很多课题研究,从切入视角到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都极具创新性的用交叉学科方法去解决城市领域问题,他带领团队相继开展了城市复合生态风险应对与生态修复、寒地气候变化响应城市设计、超低能耗与固碳建筑设计等面向城市热点问题的多个方向的系统研究。目前,他本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其他省部级纵向课题10余项,作为课题骨干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课题5项。
李绥教授团队的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注重研究与实践的结合,积极推进科研成果转化,是李绥教授及其团队的科研工作所遵循的原则。研究工作具有明确的问题导向,能够极大的支撑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为地方经济建设的服务作用,而同时,也能促进研究者从城市发展的困境与需求中凝练出科学问题。李绥教授团队的很多课题直接来源于为地方服务中的实际问题,以他主持的大石桥市总体规划为例,面对国内最大的镁制品产业基地的产业重构、生态治理与人居品质提升等复杂问题,他和研究团队经过反复研讨与论证,通过镁制品产业规划、三区三线划定、生态修复规划等一系列专题研究,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2018年在中央环保督察对辽宁省的巡视中,该总体规划作为主要成果,较好的解答了百年工矿用地的生态治理与城市协同发展的实施策略,受到当地政府和专家的高度评价。在十数次去矿区调研的基础上,李绥教授充分体会到矿业城市生态修复中的难点问题,经过高度凝练,于2019年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多要素生态风险过程的矿业城市空间格局优化研究”并获批,当前该课题正在按照研究计划推进。将大石桥市生态问题的研究扩展至整个营口地区,李绥教授又在主持的《营口市发展战略规划生态专题研究》中对营口地区的生产、生活与生态空间格局优化以及海岸带保护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该成果获得2020年辽宁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将研究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有利于我们时刻校准研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导向,并且会极大的提升工程设计的标准与质量。”李绥教授经常这样对他的团队成员们这样解释研究与实践的关系,正是在这样十余年的一贯坚持下,他们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目前他先后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奖2等奖2项、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2等奖、3等奖共3项,辽宁省优秀勘察设计奖1等奖、2等奖多项,辽宁省土木建筑科技创新奖1等级1项。
城市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是李绥教授一直专注的方向,他不仅在学术研究中积极投入,也一直致力于在多个学会组织、学术团体发挥自身的力量。他作为主要参与人完成的坐落于沈阳建筑大学校园的“中德节能示范中心”,是辽宁省第一个获得绿色三星标准的办公建筑单体;他作为主要编写人完成的《城市生态规划方法与应用》是国家十三五规划专业教材,此外,他还作为编写专家参加了我国首部《城市规划专业名词》的生态规划部分名词编撰工作。作为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高级会员,他近三年来一直在国家住建部城科会主办的 “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担任“气候变化与建筑碳排放”分论坛的召集人与主持人,除了自身进行主题报告之外,他还广泛的联系该领域的国际、国内专家学者,为我国建筑业的低碳绿色发展献言献策。面对我国推广城市双修、生态修复等一系列生态文明战略的时代需求,他积极建议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筹建了“生态修复空间规划专业委员会”,建立了政府管理部门、工矿企业与高校、研究院所的合作平台,为辽宁省众多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生态修复的难题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面对当前国际气候变化的时局背景,以及我国坚定的低碳绿色发展思路,李绥教授总是感觉要做、可做的研究工作实在太多,而个人的点滴成绩总是太过有限。为实现自然生态与人居环境的和谐共生,除了尽自身的一份微薄之力以外,更要通过培养学生、薪火相传方式,把这份对科研工作的热爱与执着传播开来,这也正是当前他对自身工作的一点欣慰与对未来的一点期许。
李绥博士联系方式:lisui0517@126.com
李绥博士作品
撰稿人:周鹏教授
沈阳建筑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
此前推介:原珂 孔德荣 葛天任 焦永利 于洋 张中华 黄晴 顾严 张玥 孙晔然 蒲波 陈明 李磊 徐振强 邹一南 张汉 梁哲 李爱民 鲁正 王兰 魏宗财 程名望 楚文海 石邢 曹惠民 苗壮 熊文 徐莹 杨孟禹
《中城网》“杰出青年学者”专栏
主编: 原珂博士 孔德荣博士
投稿邮箱:
zhongchengwang2020@163.com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