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城搜索

中国外交部:中国大V接受日本机构资助访学日本“没嘛达”

中城网2021-06-09 21:21:25

2021年6月9日,在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日本外务省下属的国际交流基金2008年针对中国在社会舆论及媒体界有较强影响力的个人推出一个赴日参观考察项目,有网友称中方参与是在为日本做宣传。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汪文斌表示,我注意到有关的报道。国与国之间以各种形式开展人员互访交流的做法,在国际关系实践当中普遍存在。


汪文斌表示,中日互为重要的近邻,两国人员往来十分密切。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的近半个世纪里,双方由政府支持推动的人员交流不胜枚举,为两国关系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双方近年还确立了“5年安排两国3万名青少年双向互访”的交流计划,两国政府支持的青少年学生双向研学旅行活动也在规划筹备之中,将在疫情结束后陆续付诸实施。中方希望通过中日间持续健康稳定的人员交流,实现增进理解,建立信任,深化友谊的目标。


背景资料


最近,日本外务省在网站上公布了其下属独立行政法人“国际交流基金会”的业务实际评估报告。

 

有中国网友注意到,2008年,“国际交流基金会”针对中国在社会舆论及媒体界有较强影响力的个人推出了一个赴日参观考察项目,截至2016年共有144人被邀请,其中包括73名个人和71名团体成员。

 

其中,法学者何兵,作家熊培云、蒋方舟,记者段洪庆、马国川的名字在列,报告对他们回国后宣传日本方面的“成绩”评价很高。

 

有网友认为,这份“猪队友”的“业绩报表”,实际把上述这些人给“卖”了。


在“强化日中交流”一栏,报告写道:

 

在中国,有相对较多的知识分子,他们在社会舆论和媒体界有较强的影响力,但他们与日本的联系并不密切。为此,(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从2008年开始实施以这个群体为对象、邀请他们(赴日参观考察)的项目。(通过)与日本社会各界精英接触,给予他们体验现实日本社会的机会,期待他们发布相关信息,以促进中国社会对日本的了解。截至2016年共有144人被邀请,其中包括73名个人和71名团体成员。


在“中国人邀请情况”一栏,报告写道:

 

熊培云于2014年受邀(赴日),在回国后的2016年3月,他出版了在日本逗留4个月体验的629页的大作《西风东土》,初版10万册,获得好评。


2015年的受邀者蒋方舟,在20多岁的时候就以作家身份获得很高的评价。蒋方舟在受邀访日期间,与作家西木正明进行了对谈演讲会,得到了《日本经济新闻》《东京新闻》等媒体的报道,并获得很大的反响。


在2016年的受邀者中,记者段宏庆在英国《金融时报》的中文版网站“FT中文网”的个人专栏中,发表了他在日本的所见所闻。关于日本的干净整洁的专栏文章,在中国国内引起颇大反响,点击量达737万次。

 

此外,经济记者马国川,在中国多家知名媒体上发表了26篇访日成果的文章,总浏览量达440万次,引起广泛关注。

 

有网友根据上述描述对号入座,找到了受邀者撰写的文章,如何兵《日本法官为什么从不腐败》,熊培云《日本是中国的一味药》,段宏庆《日本为什么那么干净》,马国川《我为什么如此关注日本》。

 

事件发酵后,蒋方舟在微博上贴出图片文章回应,称其于2016年参加为期三个月的交流活动。交流期间与日本作家进行学术交流和讨论,与她同期赴日的还有做乡村教育和适老环境改造有关的学者和老师。


交流之后,蒋把自己独立一人旅居的经历写成《东京一年》。日记体中的记叙大部分是其心理感受与文学体会。此次交流为公开正常的文化交流。

 

蒋还引用2008年5月中日两国政府签署的互设文化中心的协定中,关于旨在推进中日友好交流的记述。


有网友随即找到了《东京一年》中蒋方舟在交流会上的发言,蒋自述其母亲对年幼的她说“中国的法律规定每个小学生在毕业之前必须出版一本书,否则就会被警察抓走”,而她的警察父亲也附和说是的,还拿出随身携带的手铐假装扣在蒋手上,吓得她大哭起来。

 

蒋描述那场对话会的主题是“在事实与真实之间”,而蒋所拟的题目是,“仅仅因为事实超越想象,我们便为其贴上虚假的标签”。


根据官方介绍,国际交流基金是日本外务省管辖的一个独立行政法人。其主要活动范围是文化艺术交流、推进日本之外的日语教育,以外国人为对象的日语教师培养、日本研究、知识交流等。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运营管理:北京中城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合作联系电话:010-62530116、18600196839
投稿邮箱:zhongchengwang2020@163.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 京ICP备20003710号-1

北京市公安局网站备案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1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