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城搜索

醉石在野,远搜近求:林虑山房主人郭运红访谈录

中城网2021-09-16 23:22:19

诗曰:

醉石在野不慕桑,

远搜近求只羡两。

自古贫贱多少事,

笑看花开喜洋洋!

—— 作家、诗人 李国强


认识运红兄,是在春天的林虑山观霖沟。朋友们欢聚一堂,笑声朗朗,把整个大山都吵醒了。一行人看游走的云朵,看绵延的峰峦,看山间开满花的树,独有运红兄钟情于满山的石。那些看似平淡无奇的嶙峋山岩,在运红兄的眼里竟都有了容貌,有了呼吸,有了神韵,有了故事,我们不禁啧啧称奇。


近日,书者画者篆者等几位朋友相约,同访林虑山房。山房居于闹市,室外拓有露台,吸天地之精华,采日月之光辉。大家赏石,观景,品茗,酣饮。月上中天,微风轻飏,衣袂飘飘,如入阆苑仙境。若能摆棋一盘,人间转眼便千年。


1631806312215589.jpg

【林虑山房全景图】 


林虑山房的主人是郭运红先生,自号林虑山子、林虑子。林虑山房是其斋号,也称醉石斋。与坐谈,甚畅达,恰如春风拂面,愈加意兴盎然。


江月:这是传说中的林虑山房啊,果然不同凡响。


林虑子:不敢!不敢!徒有虚名罢了!真正的林虑山房在林虑山上,藏在我心里呢!


江月:这个露台如此开阔,它有多大的面积啊?


林虑子:约有百十多平方米吧,西面这部分是临时借用邻居的,东面的有四十多平方米,后面的比这个略大些。


江月:这么多的精美山石,大概有多少件?


林虑子:具体多少件,我也说不清,大约五六百件吧。


江月:我很想知道,哪一块是您收藏的第一块山石?当时,是什么打动了您?


662E697D-74DF-40D1-B144-85E95DE86E0D.jpeg


林虑子:就是这一块,由自在先生命名为“禅心”的。2010年8月,在林州东部一个采石场上,走着走着,我差点儿被一块埋在土里的石头绊倒,回头一看,是块黑灰色的石头,露出地面的部分,约3厘米见方,高约1厘米。出于好奇,我用锹刨出,直径约10厘米,石上有洞。由于公务在身,没有细看,就顺手放到随身携带的包里。晚上休息时取出再看,石头周身都沾满了泥土草根,于是就在房间里用水清洗起来。谁知越洗泥土越多,洞窍越多,很是惊奇。洗完把它置于案头,不想第二天一早案头石下又溢出不少的红泥。于是到附近的洗车店用高压水枪冲洗,一块小小的石头竟长时间冲洗不净,边冲边不断地有红泥流出。清理后的洞口,宽大者如拇指,细小者如发丝,洞洞相连,孔孔相通,整块石头好似被人为镂空一般,一孔入水,全石皆通,水压大时,连细小的洞口也如喷泉一般。摩挲掌间,愈加惊叹,不知石头还有如此奇妙。后来,我在《中华奇石——林虑石》、《林虑石之禅心》、《关于禅心还想说的话》中,把从发现它到十年后对它的怀念都写了出来。为此,还写了一篇《林虑石缘》,因为是“禅心”,让我与林虑山、林虑石结下了美好的石缘。


江月:这么多美丽的山石!您从开始收藏到现在有多久了?


林虑子:我这些林虑石算不上精美,只是我从心底喜欢。从2010年到现在,收藏林虑石有十多年了。十年来,只要见到有些特点的林虑石,我都尽量收藏下来,时常在想给它们安个家,让它们尽情地展现出自己的独特与别致。所以在选石方面不择美丑,按标本选择,尽量种类齐全。


江月:我看它们各具情态,美不胜收,会有“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之感,您是怎么分类的?


林虑子:这个说来话长。宋朝的杜绾在他的《云林石谱》中已经写得非常精彩了。现录数语:“相州林虑石,其质坚润,扣之有声。峰峦秀拔,或如物状,石色甚碧。曾贡入内府,有蓝关,苍虬,洞天凡十余品。各高数寸,甚奇异。有大山势,四面徘徊无背,千岩万壑,峰峦迤逦。类多嵌空,洞穴宛转相通,不假人为。至有中虚,可施香烬,静而视之,若烟云出没岩岫间。大不逾三五尺,至如拳大,奇巧百怪。”《云林石谱》是我国第一部石谱。谱中说林虑石曾作为贡品贡入内府,陆游说林虑石名宇宙,说它是尤物,从中可知它的精美。石谱中的“蓝关”是以模拟自然山水为主山形石,“苍虬”是类比自然界万物的象形石,“洞天”是各种带洞的或透或漏的嵌空石,这是古人大致的分类。自在先生曾就此写过一篇《林虑山房藏石记》,对这三种石头的特点有精当恰切的描述。


江月:我记得自在先生说过这样的话:“运红兄醉石在野,远搜近求,足迹遍林虑。十年间,积逾千方,供于斋室。仰观卧游,钩深致远,陶云石之风骨,涵林泉之情怀,书步褚颜,画钟青藤八大,风格清劲,有林虑气象。”他对您藏石评价颇高啊。说到这儿,我忽然想起了诗人海子的一句诗“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我很想问,您的这些各具情态的奇石都有自己的名字吗?


林虑子:现在只有少数几件有了名字。不过,将来她们都将会有一个非常富有诗意而美好的名字。


江月:要不,咱们发个赏石大会英雄帖,为还未取得芳名的山石命个名?


林虑子:(大笑)这个,可以有。不过,给奇石命名可不是件小工程,在命名的实践过程中,我是深有体会的。看看这几块林虑石,大家可以留个言命个名,我可以择优奖励!


江月:您在这里谈山石,山石听到了一定欢喜。听您的语气,对山石满是爱怜之情。冒昧地问下,在您的潜意识里,是把它当成了自己的儿女,还是“情人”(笑)?


林虑子:怎么说呢?很复杂,更多的应该是一种敬畏吧!既敬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这千奇百怪的精灵,也敬畏它所经历过的亿万年沧桑磨难而不屈不挠。此外,它也促使我学到了很多不同门类的知识,诱发我产生了无数的奇思妙想。我想,我应尊它为先生!历代文人高士也有称石为兄为友的,宋时的米芾就拜石为石丈。


江月:以石为师友,以石怡性情,在这个喧嚣纷扰的世界里能保持一份坚韧与沉静,真是一种难得的心境。我知道,有很多朋友也很青睐您的美石呀!


林虑子:是的!美好的事物大家都会喜欢。身边的师友们或作文以赠,或作画以答,或题词,或作诗,或治印,或转发,各尽所能,倾力相助,都在为安阳的传统文化尽绵薄之力!希望有一天咱们的历史传统名石——林虑石,能够重登历史舞台,恢复它该有的地位。


江月:一定会的!我相信!


明代张岱《陶庵梦忆》有言:“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 运红爱石,凡十余年,收藏鉴赏,行于山野,闻石即醉,以石雅集,斋居闹市,又以“实”结友人,自得天然山水清趣也。


运红兄,“醉石在野”,最实在也!


2021年9月15日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运营管理:北京中城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合作联系电话:010-62530116、18600196839
投稿邮箱:zhongchengwang2020@163.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 京ICP备20003710号-1

北京市公安局网站备案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1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