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牒 | 首都师范大学讣告: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教授病逝 享年93岁
中城网2020-11-05 15:25:04
深切缅怀欧阳中石先生
阅读全文:https://www.cnu.edu.cn/xyxx/xygg/180526.htm
欧阳中石(1928年-2020年11月5日),男,山东省肥城市人,中国著名学者、教育家、书法家,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八、九、十、十一、十二届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原顾问、当地书法学科建设重要开拓者。
1928年,欧阳中石生于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汶阳镇西徐村。
高中毕业后在济南永长街回民小学任教教过各个年级。
20世纪50年代初,欧阳中石考取了辅仁大学哲学系,一年后进入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修中国逻辑史,拜在逻辑学大师金岳霖的门下。
1954年,欧阳中石毕业于北京大学,开始在中学从事基层教育工作。他教过中学的各门课程,深得学生敬重。在长期从事中学教学的实践中,他对语文教学中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积极深入的思考,运用他敏锐的目光和明辨的思维,以及对中国语言文字特点独到而深刻的理解,提出了一套科学的语文教育改革方案,并在中学试点,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得到了各界的一致好评。
1981年,欧阳中石被调到北京师范学院(现为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系,走上了书法教育之路。那是中国书法教育逐渐复兴的时候,欧阳中石与当时许多的有识同道共同承担了一个艰巨而又伟大的历史任务——开辟高等书法教育。他首先为在书法艺术复兴时期不懈追求的众多有志青年着想,开办了成人书法大专班,首批向全国招收近百名学生,以后又发展了本科、硕士教学领域。欧阳中石的举动获得了书学界的广泛赞誉和支持。他曾说过一句话:“中国的书法教育事业不是个人的事业,我愿意和朋友们一起来推动它向前发展。”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中国书法教育中。
1985年参与创办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今重组为中国书画国际大学)并担任学术委员会主席。这些年来,他为中国书法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赤子之心感动着每一位愿为中国书法事业作出奉献的人。
1993年,国家为了使书法教育更加走向正规、深入,更加蓬勃发展,在首都师范大学设立了美术学(书法教育)博士点。
1997年他为中央财经大学题写校名。
1998年,国家人事部又在首都师范大学设立书法博士后教学点,使首都师范大学成为我国高校第一所从博士后、博士、硕士到本科、大专完整的中国书法教育体系。
2005年,他为山东政法学院题写校训。欧阳中石投入积极深入的思考之中,更加努力地为中国书法教育做着贡献,不仅弥补了很久以来中国书法教育的不足,培养了一大批中国书法教育的高级专门人才,而且为中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中国书法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2006年,欧阳中石获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
2020年11月5日,欧阳中石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齐白石艺术函授学院副院长,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博士后导师 [2] ,中国书画国际大学董事局名誉主席、学术委员会主席、博士生导师,北京唐风美术馆名誉馆长。
欧阳中石的书法如其为人,格调清新高雅,沉着端庄,俊朗而又飘逸,古朴而又华美。观他的作品,如欣赏高山流水,又如见万马奔腾,足见他无日不临池的深厚功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开创了一代新书风。他出版了《欧阳中石书沈鹏诗词选》、《中石夜读词钞》、《当代名家楷书谱·朱子家训》、《中石钞读清照词》、《老子〈道德经〉》等众多作品集。其书法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个人传记先后被载入山东大型当代历史人物传记画册《中华泰山儿女》、中国大型当代历史人物传记画册《中华齐鲁儿女》系列丛书。欧阳中石博学多才,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有较全面、精深的造诣。著述40余种,涉及国学、逻辑、戏曲、诗词、音韵等。
2006年获得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
2013年5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为落实中央“文化强军”指示精神,特邀欧阳中石指导大队文化工作,中石先生亲作并书《中国三军仪仗队颂》:“堂堂中华儿女,巍巍壮丽神州。肃肃三军仪仗,昂昂大国貔貅。”中石先生被聘为三军仪仗队文化总顾问。中国国际商会文化产业委员会顾问赵连甲聘为文化顾问。全国敬老书画院常务院长、艺术总监张文军聘为书法导师。三军仪仗队为三位受聘者举行了隆重而庄严的颁证仪式。以此推进“文化强队”建设,这在三军仪仗队建队史上都是一件大事。将与三军仪仗队一起光照青史。
2013年7月12日上午,欧阳中石教授受邀担任国防大学文化艺术中心高级顾问,国防大学郭俊波副政委向欧阳中石先生颁发了“高级顾问”聘书。欧阳中石先生将书写的《中华颂》作品集赠送给国防大学。并为国防大学题写了“将军本色,善武弘文”。同时,赵连甲老师被聘为国防大学文化艺术中心顾问。
2014年1月25日,沈阳军区雷锋团为落实中央“文化强军”指示精神,聘请欧阳中石担任该团文化总顾问。聘请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院长王元军担任该团文化顾问。聘请全国敬老书画院常务院长、艺术总监,中国公益事业促进会形象大使张文军担任该团书法导师。雷锋班班长毕万昌同志专程来到北京为三位受聘者送达了聘书。以此加强雷锋团文化建设,进一步推进学雷锋活动在全国的开展。
2016年12月,当选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荣誉委员。
欧阳中石先生学习书法,早年得到武岩法师的启蒙,后师承国学大师吴玉如先生(吴玉如(1898-1982)字家琭,后以字行。当代著名学者、书法大师。1898年生于南京。原籍安徽泾县茂林村,故早年号茂林居士,晚年自署迂叟。曾在天津南开中学就读,与周恩来同班,因娴熟古文,受校长张伯苓赏识。抗战胜利后,吴玉如曾在志达中学、达仁学院、工商学院等校任教,工商学院改为津沽大学后,任中文系主任,直迄天津解放。“文化大革命”以前,始终在北京以教书、鬻字、注释古籍、编撰《辞源》、《辞海》条目为生。建国后,曾任天津市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天津市文联委员、天津市文史馆馆员。)
一些大家名家对玉如先生的评价:
启功:“三百年来无此大手笔”“自董其昌后无第二。”
赵朴初:“玉如先生书,龙腾虎卧,意态不可方拟。”
张伯驹:“晋唐之风,当代巨擘。”
李苦禅:“玉如公书文绝佳,真是千年不朽之文物,当重之宝之。”
王遐举:“品在王内史(即王羲之)、颜真卿之间。”
欧阳中石京剧艺术师承奚啸伯(1910--1977)。奚啸伯字承桓,满族,1910年出生于北京。京剧老生,后四大须生之一。祖姓喜塔腊氏,满族正白旗人,祖籍北京大兴县。其祖父裕德是前清文渊阁大学士,后入阁拜相。父熙明,曾任度支部司长,善于绘画书法。奚啸伯知识渊博,多才多艺,在历史、文学、书法诸方面都有很高的修养,腹有诗书气自华,舞台表演气质脱俗、清新典雅、文静深沉、委婉细腻,世称奚派。奚派风格着重体现在“唱”上,他的演唱讲究声韵,他用毕生心血积累了一整套“唱”的法则,如“以字定腔”、耍腔耍板,“以情行腔”、“错骨不离骨”、“唱胡琴、让胡琴”、“赶板夺字”、 “唱戏唱气口”等等,可以说他的唱是法度严谨、系统规则的一套学问。他的嗓音音量并不大,但清晰悦耳,韵味醇厚,著名戏曲学家徐慕云先生,形容奚啸伯的演唱有“洞箫之美”。如他在《哭灵牌》、《白帝城》、《李陵碑》、《范进中举》等戏中的演唱,如泣如诉,悲怆凄恻,直如鹤唳九霄,感人肺腑,可谓是“奚派”绝唱。书法达到一定造诣。
培养的学生有赵连甲 、丁嘉耕、王元军、叶培贵、方玉杰、段文才、温彦国、盛景华、黄鸿琼、郭君飞、杨志衡、曹子玉、李孟尧、靳鹤亭、杨志恒、魏中典、安学森、张建峰、汪正焱、王金钟、李毅强、李沈斌、于谋勇、林元况、田忠贤、钱先广、郭怀若、邵仲武、张文军、高兆民等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