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宗兴教授为《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丛书》作序
中城网2020-11-22 18:09:2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从全局看,区域之间发展的不协调、不充分问题仍然十分明显,并突出地反映在“三农” 问题上。针对长期存在的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三农” 问题,坚持把解决“三农” 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自2004 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6 年聚焦于“三农” 工作,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解决“三农” 问题的高度重视和强大决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 工作的总抓手,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延续和深化,对系统解决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重大问题,有效缩小城乡差距,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解决好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与农业发展、乡村人居环境改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成为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人口规模、社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等都发生了显著变化,“三农” 问题和城乡差距的表现也随之演变。这些演变,进一步影响着“三农” 问题的解决路径和难度,也进一步呈现出城乡二元结构的新特点。解决“三农” 问题,实现城乡融合发展蓝图,必须深入调查研究,开拓新的更广阔的思路。
在我国,中心城市和城市带(群) 是发展要素的主要载体。从城市空间形态上看,城市大体可分城市市区和城市郊区。城市郊区具有城乡接合部的概念,近些年来的发展,由于其极具过渡性和动态性,而呈现出绚丽多彩的变化,为城乡区域规划者、建设者和管理者提供了巨大的丰富的研究和实践平台。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差异显著,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乡村发展条件差距明显,如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因地制宜地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既需要我们加大投入并不懈努力推动乡村地区发展建设,更需要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发展条件和不同类型的乡村开展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和试验示范,从而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因地制宜的经验参考乃至理论方法的指导。
《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丛书》 是西北大学杨海娟团队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产业延伸类城郊型美丽乡村建设综合技术集成与示范(2015BAL01B04) 的部分研究成果。该成果是研究团队在对西安市郊区多个村庄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利用、村庄建设与人居环境整治状况的系列调研和在陕西省富平县梅家坪镇岔口村的试验示范基础上完成的,涵盖城郊型美丽乡村发展、村庄规划和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等三个方面。其中,
《城郊型美丽乡村发展研究》 从乡村人口构成、资源利用与产业发展、居民收入构成、村庄空间结构演变、村容村貌及建设状况评价、村民福祉评价、村庄发展转型等方面对城郊型乡村发展转型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是课题调研成果的综合分析和试验示范工作的理论总结;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村庄规划研究》 从村庄规划编制体系、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人居环境建设规划、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信息平台建设等多个方面对“多规合一” 的实用性村庄规划进行了系统阐释,是乡村规划研究与实践工作的理论与方法总结;
《城郊型美丽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规划研究》 在分析城郊型乡村人居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形成原因的基础上,对该类型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点内容和规划模式进行了研究,是课题城郊型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规划实践研究成果。
相信该系列丛书的出版对西安城郊及类似区域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多规合一” 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和村庄人居环境的整治提升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新时期,按照新的发展理念,加强不同类型区域的乡村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和空间保护利用与村庄建设规划、人居环境改善提升规划设计研究,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扎实推进提供科学可靠的决策信息和实用可行的解决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希望该丛书作者杨海娟、李建伟、吴欣、崔鹏、刘林等几位年轻学人,发扬西北大学公诚勤朴的精神,保持求真务实、科学严谨和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取得更好更多的研究成果,为“三农” 问题研究和乡村振兴发展贡献力量。
匆匆数语,是为之序。
本文为陈宗兴教授为《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丛书》所作的序言。
01
城郊型美丽乡村发展研究
杨海娟,刘林等著.
ISBN 978-7-03-057713-9
《城郊型美丽乡村发展研究》 以西安市郊区为研究区域,选取样本村,利用大量的第一手调研资料,从村域和农户两个视角,围绕乡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乡村建设等方面开展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农民福祉进行评价,对城郊型乡村转型发展进行梳理并提出对策建议,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参考。
本书可为农业经济及管理、城乡规划、人文地理、乡村发展等领域的本科生、研究生及科研人员提供参考,也可为农业及农村管理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02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村庄规划研究
李建伟著.
ISBN 978-7-03-064100-7
本书着眼于解决城乡转型发展进程中乡村地域系统面临的现实困境,以村庄规划为研究对象, 围绕“多规合一” 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体系及其主要内容展开研究。本书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村庄规划的编制体系和编制内容, 以及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人居环境建设规划、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管理信息平台建设等的相关理论与方法, 为实现乡村振兴和村庄发展建设提供参考。
本书可供城乡规划、人文地理等领域, 特别是乡村发展、乡村振兴等领域的科研人员、高校师生, 以及从事乡村规划与管理的专业人员参考。
03
城郊型美丽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规划研究
吴欣,崔鹏著.
ISBN 978-7-03-057978-2
本书立足于城郊型乡村人居环境品质的提升。以做好功能对接,培育多元产业;统筹三生空间,营造宜居家园;共建基础设施,共享服务设施;修复生态环境,促进物质循环;挖掘乡土资源,凸显地域特色;鼓励居民参与,创新管理机制为城郊型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目标。在对城郊型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现状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典型共性问题,深入剖析其产生的原因和背后形成的机理。在研究城郊型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规划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基本理论和整治原则的基础上,提出城郊型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规划技术体系与保障机制,在县域乡村人居环境综合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县域视角下的宏观统筹规划和乡村视角下的微观实施规划,并定期进行评估与反馈工作,确保美丽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落到实处。在研究过程中进一步提出产业薄弱型、设施滞后型、生态修复型、风貌改善型四类城郊型乡村的人居环境整治规划模式、整治思路和整治重点。本书最后以富平县梅家坪镇岔口村村庄整治规划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将规划整治模式应用于实践当中。希望对当前我国正在全面推进的美丽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本书可作为城乡规划、建筑学和风景园林学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参考读物,也可作为从事乡村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人员的业务参考书,同时可供对乡村整治规划等领域感兴趣的各界人士阅读参考。
阅读全文:https://mp.weixin.qq.com/s/tjE4cDeMUTBYtJbWKhovgA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