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省中山市火炬区建立“城管+公安+交警”共派共用联合执法机制
中城网2014-02-12 15:50:06
中山市火炬区综合执法局岗亭设置在群众投诉较多的重点地段派人重点叮守收到明显成效
一直以来,治安管理涉及点多、面广,交通秩序维护、车辆管理执法人员不足,城管执法强制措施不足、缺少执法安全保障。公安、交通、城管的临时性联合整治,无法实现长效管理,可以说治安执法、交通执法、城管执法始终存在“群众期望高、矛盾触点多、工作难度大”的矛盾。
“简政强镇”事权改革后,面对新的形式和要求,火炬开发区积极探索城市综合治理新机制、新方法。近期,区管委会从“推进依法治区,优化执法环境,防止暴力抗法,维护社会稳定,培育‘平安细胞’,创建全国最平安开发区”的高度出发。抽调公安、交警、综合行政执法人员,建立“共派共用”的联合执法机制,在城市综合管理、维护社会稳定、平安建设方面取得实效。
一、具体做法
(一)实行单一指挥。以解决问题为根本,按照“以事为准,扁平管理”的工作原则,成立“共派共用”工作领导组,由公安分局政委任组长,由交警大队大队长、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任副组长,实施扁平式的快速、高效管理;将办公室设置在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指派综合执法局城管分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协调、跟踪、落实任务。实现“单一指挥、多方协调”的管理模式。
(二)履行双重职能。从公安、交警和综合行政执法局共抽调20名执法人员,组建“机动性强、时效性强、处置快速”的专责组,由领导组办公室统筹管理,区公安分局巡警大队兼训练大队大队长任组长。专责组既要履行本职工作职责,确保本部的工作任务的完成,又要做到协同作战,切实保障与其他部门的有效联动。
(三)明确三项任务。即“三整治、两难点、一追究”:开展日常巡查,重点整治治安乱点、黑点;整治非法改装或无牌无证机动车违规上路;整治机动车非法营运和无照流动经营等。协同处理成员单位执法难点问题;联合解决多部门综合整治难点问题。协同处置执法过程中的暴力阻挠执法等应急事件,追究妨碍执法工作相关当事人的行政、治安和刑事责任。
(四)落实四个保障。一是落实集中统一办公的场所保障;二是落实执法装备有保障;三是落实工作经费,人员就餐、考核、奖励等后勤保障;四是根据需要,安排派出所机动力量、交警中队、市容中队给予专责组协同保障。
(五)建立五项制度。即联席会议制度、信息情况互通上报制度、案件证物资料专人管理制度、监督问责制度,还制定了考核奖励制度,专责组的考核成绩将作为联动单位和个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取得的成效
近一个月来,火炬开发区通过试行“执法力量共同派遣、执法队伍共同使用、执法难题共同破解”的执法机制,开展综合整治联合行动,共查处各类违法行为320宗,其中无照流动经营类126宗、非法营运类13宗、非法改装及违章类181宗。辖区的市容环境、治安环境和交通秩序明显改观,机动车流动商贩、机动车乱停放、非法改装、非法营运等一批执法热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实行“共派共用”执法机制,一是实现了执法力量共用、执法触角多处延伸,解决了各部门执法人员不足、监管力度不足的问题;二是实现了执法资源共享,破解了执法依据单一、缺乏执法安全保障、查处难的困境;三是实现了城市综合治理工作的优势互补,执法环境得到优化,治安、交通、城管的执法效能明显提升,有效推进了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建设。

中山市火炬区综合执法局(行政服务中心)办公大楼
【补记:现场考察见闻】中山市火炬区“城管+公安+交警”联合执法模式,内涵丰富,仅针对城管工作而言,建立在了“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基础之上:火炬区设立了四个便民疏导市场,流动摊贩必须到指定地点经营,继续违规占道经营并不听城管劝告的,由公安机关当场依法处理,彻底根治了城管、摊贩“暴力执法、暴力抗法”两难问题。值得全国各地城市政府学习借鉴。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