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城管执法局长效管理实现新推进
中城网2014-04-17 15:58:49
和谐城管网2014年4月17日湖北襄阳保康消息(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城市管理执法局“和谐城管”宣传信息员万承权)
编者按:2013年10月,保康县委宣传部“记者陪您看转型发展”采访团曾对保康县城管执法局进行全面、立体的采访报道。时隔五个月,获悉保康县城市管理执法工作又闪现出许多新的亮点,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为此,本报记者再次深入到保康县城管执法局,进行全面的回访,撰写了一组五篇系列报道。第一篇:《长效管理实现新推进——保康县城管执法局回访报道之一》;第二篇:《“网格化”模式展现新亮点——保康县城管执法局回访报道之二》;第三篇:《环境秩序展现新形象——保康县城管执法局回访报道之三》;第四篇:《规划管理实现新突破——保康县城管执法局回访报道之四》;第五篇:《城市形象实现新提升——保康县城管执法局回访报道之五》,敬请关注。
记者日前获悉,开春以来,从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等大型会议上,保康县城管执法局总计抱回六块奖牌。这些“含金量”极高的奖牌,是对保康县2013年城市管理执法工作的肯定,更是对广大城市管理执法者的鼓舞。
从保康县城的大街小巷,从对保康县城管执法局的深入采访中,记者真切地看到,从去年十月以来,保康的城市管理执法工作又闪现出五个新的亮点,发生了喜人的十大变化。
变化之一:通过去年的全面、立体式报道,让广大市民更进一步理解了城市管理执法工作,为开展好城管执法工作扫清了障碍、减少了阻力,加之城管执法系统持续开展的作风建设,使广大干部职工心情更加舒畅、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局党组的凝聚力更强;
变化之二:通过推行“两包五定”、“三级督察”制度,城管执法工作进一步规范,干部职工作风进一步转变;
变化之三:探索性在道路边试划临时停车泊位851个,摩托车、自行车泊位9500个,城区车辆拥堵现象得到缓解,城区交通秩序进一步好转;
变化之四:在城区划定五个临时菜市场,占道经营、沿街叫卖现象得到缓解;
变化之五:在县城区设置了七个固定的广告宣传栏,乱贴乱画现象得到扭转;
变化之六:在城区主街道口设立了“便民服务岗”,为市民免费提供开水、加气、针线包服务,城管执法者形象在广大市民心中得到进一步提升;
变化之七:对市民投诉实行首问负责制,过去群众投诉无人管、管起来慢的现象一去不复返;
变化之八:出台了责任追究办法,查违控违工作有了“紧箍咒”,出现问题有人问、有人管、有人追,违法建设得到有效遏制;
变化之九:城管执法职能由规划执法向八项处罚权延伸,城管执法范围进一步扩大;
变化之十:城市管理触角向乡镇延伸,正在致力实现查违控违工作的全覆盖,城管执法大队马桥中队已经成立,寺坪中队也正在筹办中。
五大亮点的出现,十大变化的发生,得益于城市管理机制的创新,得益于长效管理机制的推进。
首先,建立健全领导机制。
在保康县城管执法局的参谋策划下,县委县政府成立了城市管理委员会,县委书记叶丛,县委副书记、县长张世伟亲自担任主任和第一副主任。县委、县政府将城市管理工作与经济工作一同部署,一同督办,一同检查,一同考核。为加强城市“网格化”管理的贯彻执行力度,县委县政府安排“四大家”领导每人包保一个路段或一条街道,具体组织、指导、督办所包保街道的管理工作。全县各单位责任分工明确,全县上下形成了“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负总责,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抓落实的领导机制。
在城市管理工作遇到阻力的时候,分管城管工作的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张永仕,副县长徐声军,总是在第一时间出现,亲自主持召开城管工作会议、城管执法干部职工会议、社区群众会议等各种会议,统一全县上下思想,帮助研究制定机制。在每一次拆迁工作的关键时刻,他们亲自出面协调,为城管执法工作扫清障碍。
其次,建立健全城管机制。
为了从根本上打破城市管理“治理——反弹——再治理——再反弹”的“恶性循环”,根治“顽疾”2013年秋,保康县城管执法局探索出“两包五定”工作机制。 即在全系统实行包区域、包路段,定岗位、定职责、定任务、定标准、定奖惩,根据各二级单位所担负的职责任务,将执法人员、环卫工人、市政管理人员、园林管理人员,按照“两包五定”的要求,划定明确的责任区域,明确主次干道市容管理、卫生保洁、市政维护、绿化养护的具体责任人,对路段包保人员实行工作效率与绩效工资挂钩,严格兑现奖惩。这项工作机制实行后,全体城管执法人员人人明确了各自的工作职责,以及不能够尽职尽责将要接受的处罚。
为把城市管理各项工作抓细抓实抓到位,结合“两包五定”工作机制,城管执法局又探索出“三级督察”办法。
第一级督察,以督察股为核心,从各二级单位抽调人员组成督察专班,负责对市容管理、卫生保洁、市政维护、绿化养护及“两包五定”工作内容进行全方位的督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