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康环境优美秩序展现新形象
中城网2014-04-23 11:21:39
和谐城管网2014年4月23日湖北襄阳保康消息(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城市管理执法局“和谐城管”宣传信息员万承权杨先琦)在美丽山城保康城区各条主干道“披新衣、焕新颜”,路面畅通整洁、道路两旁花团锦簇、沿街建筑在夜幕下流光溢彩……坐一路车、观一程景,人在景中,景在画中,山城保康正用最绚丽的色彩迎接着八方宾朋的到来。
看不尽景象更新,道不完沧桑巨变。近年来,保康县城管执法局通过突出重点抓管理,盯住弱项求突破,大力实施“城管革命”,使环境秩序焕然一新。
时隔近半年,笔者再一次采访该县城管执法局,探索其中的原因。
为适应现代城市管理发展的要求,摆脱就处罚而处罚观念的束缚,保康县城管执法局坚持用90%的服务、9%的管理、1%的执法来解决城市管理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注重管理与执法过程中的“民意”倾向,通过引导教育和真诚服务,既履行好管理执法职责,又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
在占道市场、出店经营和拆除违法建设的多次行动中,该县城管执法局都以宣传到位、思想工作到位为先导,通过细致的宣传思想工作,引导群众自觉服从管理。同时,结合“假如我是服务对象”大讨论活动,城管执法局把市民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市民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市民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在城区设立了10个便民服务岗,配备开水瓶、公平秤、打气筒等装备,还在工商局路口、新街等主要路段设置了7块“张贴栏”,以满足市民的信息发布需求。
为从根本上改变城市管理缺乏长效管理机制的问题,尽快解决“治理-反弹-再治理-再反弹”的顽症,城管执法局在全系统实行了包区域、包路段,定岗位、定职责、定任务、定标准、定奖惩的 “两包五定”工作机制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三级督查”机制。
县城管执法局根据各二级单位所担负的职责任务,将执法人员、环卫工人、市政管理人员、园林管理人员,按照包区域、包路段,定岗位、定职责、定任务、定标准、定奖惩的要求,划定明确的责任区域,全方位地确定主次干道的市容管理、卫生保洁、市政维护、绿化养护的具体责任人,对路段包保人员实行工作效率与绩效工资挂钩,严格兑现奖惩。
为保证各项工作落实,县城管执法局督察组每天对局机关各股室及二级单位工作内容进行第一级督查,局班子成员对督察组工作内容进行第二级督查,局长对局班子成员督察内容进行第三级督查。最终形成了城管大督察格局。
为真正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大城管格局,县城管执法局全面实施城市“网格化”管理,将城区划分为5个母网格、91个子网格进行分层、分块管理,并实行“四大家”领导包街道,加强“网格化”工作的贯彻执行力度。将“门前三包”和“义务劳动日”纳入“网格化”管理工作内容,并制定了“六有六落实”工作规程,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对“网格化”管理的各项工作内容进行严格的检查考核,实行“日检查、周反馈、月评比、季通报、年结账”的工作机制,每月对“门前三包”和“网格化”管理所包保路段区域的各项工作进行考核,并将考核情况每季度进行公开通报,同时县委、县政府将网格化管理纳入年度目标考核,调动了县直各部门参与城市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城管执法大队还与个体门店签订了“门前三包管理责任状”,使其自觉做好包门前卫生、包门前秩序、包门前公共设施管理的“三包”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改善市民生活环境,提升主次干道、窗口单位和重点区域的市容管理水平,着力解决当前在市容市貌、环境卫生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县城管执法局开展了为期四个月的综合整治活动,重点对城区“十乱”现象进行了综合整治,基本达到了市容市貌整洁、环境秩序良好、市政设施完好、绿化管护到位的整治目的。
街道清洗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城管执法局为此专门成立了路面冲洗中队,高标准地对县城区30万平方米主街道、5万平方米人行道进行清扫保洁,实行夜间清扫和白天冲洗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定期对主次干道、步道板进行全面冲洗,改变了过去只“扫地”不“拖地”的现象,保证了城区卫生的清洁。
为方便市民停车,县城管执法局报请县政府批准,在城区主次干道划定免费的临时停车位851个,摩托车、自行车停车位9500个,有效缓解了市民停车难问题,城区交通拥堵现象得到缓解。
多措并举,重拳出击,严厉打击各类占道行为。本着“边宣传、边整治、边疏通、边规范”的原则,在城区康富、河西等5个地点划定了免费的临时蔬菜摊点,缓解了菜农卖菜难、经营秩序乱和市民买菜难问题。同时,对紫薇广场夜间烧烤摊点进行了整治和规范。
“居安思危,才能从容应对挑战;笃行实干,才能成就新的辉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深化‘管理网格化、作业精细化、考核标准化’的管理体系,不断优化环境,为保康的建设发展贡献力量。”采访结束时,该县城管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史述海告诉笔者说。(万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