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城搜索

无锡市滨湖区城管局:滨湖区更新4000只垃圾桶 城管提醒:请市民且用且爱惜

中城网2014-06-12 15:52:26

近日,滨湖区城管局组织力量,在街道环卫部门的配合下,对全区各居民小区的破旧垃圾收集桶实施了统一换新工作,4000只崭新的绿色垃圾收集桶正式“上岗”履职。

据悉,今年3月份以来,滨湖区城管局环卫管理部门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环卫基础设施普查工作。经过历时一个多月的走访摸底及情况核实,共排查出损毁的垃圾收集桶数千只,有的盖板缺失,有的桶身破损,有的污渍斑斑,有的扭曲变形等等。其中,4000只左右基本失去了使用功能,不仅影响着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同时也是城市市容的暗殇。“楼下的垃圾桶破了,盖子也没了,垃圾经常漏出来,”在溪南新村,一位居民埋怨道:“尤其天热的时候苍蝇遍地,味道臭死了”。此次更换垃圾桶,采用新旧实物1:1替换,所有破损垃圾桶将统一回收,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加以废物再利用,目前,4000只新筒基本更换到位。 

垃圾桶个头不大,但“责任”不小

2009年底,滨湖区在全市率先完成了生活垃圾机械化收集体系建设工作,滨湖区通过更新相应的垃圾收集筒、转运车辆等,实现生活垃圾收运体系的全面“升级换代”。当年,全区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配置新型垃圾收集筒超过两万个。

与传统的人力收集转运相比,生活垃圾实行机械化收集优势明显。解决了住宅小区需要建造固定垃圾收集房,在收集运输过程中容易抛洒滴漏,造成二次污染等传统作业方式的不足,此外,新型垃圾收集桶不仅便于更换、清洗和重新定点,还具有大量减小人工劳动强度,提升作业效率,及减少资源浪费等诸多优点。

时至今日,随着滨湖区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宜居城市、创业城市等发展理念吸引了大批市民前来落户,近几年来区环卫处的生活垃圾收集运输量每年都在增加。数据显示,2009年,滨湖区环卫处的垃圾收集运输量约为16.8万吨,而2013年,这一数字增加到约19.8万吨,增涨速度极快。目前,全区垃圾收集桶约2.1万个,虽然比09年最初配置的数量略有增加,但面对快速增加的垃圾量,收集桶的负载量不言而喻。

小小垃圾桶,“拷问”市民大文明

在全面的摸底排查中,城管工作人员发现,破损垃圾桶主要集中于背街小巷及部分老新村。而对于收集桶破损的原因,除了年岁已久,历经风吹日晒自然老化破损外,人为损坏占了近七成。城管工作人员在走访调查中总结出了两点主要原因:一方面市民群众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不合理之处,垃圾杂物不加区分一概丢入收集桶,例如:将一些具有腐蚀性的液体、未燃尽的煤球、烟头等物体,砖块、石头、水泥等建筑装潢垃圾随意丢弃入筒,甚至有些餐饮业经营者把公共垃圾桶当作自家“潲水桶”使用等等,导致筒身破损、污损严重;另一方面,部分垃圾收集桶存在人为破坏痕迹,例如:车辆碰撞,桶内燃放烟花爆竹等,甚至不排除一些市民寻求好玩的刻意破坏。

据了解,4000只被损坏的垃圾桶中,仅烧伤烫伤的就占了45%以上。未燃尽的煤球、未熄灭的烟头等,市民随手一扔的小小举动,不仅容易直接造成筒体烫伤破损,还极易引燃桶内垃圾杂物,危害很大。此外,不少小型餐饮店经营者为逃避卫生保洁费用,擅自将餐厨垃圾直接倒入居民小区垃圾收集桶内,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垃圾桶脏乱不堪,尤其到了冬季,部分液体在低温下形成冰冻,极易导致筒壁脆裂损坏。

 “正常情况下,这种垃圾收集桶的使用寿命可以在三年左右,但实际情况远远短于这个时间,有不少一年不到就损坏了,令人可惜”,环卫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介绍说,为此,滨湖区环卫处以及街道环卫部门每年都要更换一批破损的筒。以太湖街道为例,目前太湖街道约有1800多只垃圾桶,因为市民的不文明行为导致垃圾桶的寿命大幅度缩减三分之二,直接影响到了环卫部门的运行成本,如果以每个桶280元的价格来算,街道每年用于维修和更换垃圾桶的费用就高达十多万元。虽然环卫部门已经尽量对毁损垃圾桶进行维修,不过即便如此“带病工作”的垃圾桶也坚持不了多长时间,很多不得不提前更换,“目前垃圾桶的更换已经成为街道环卫处最大的一笔开支,” 街道环卫处的一位负责人感慨的说,“如果没有每年街道里的补贴,根本无法维系环卫所日常的运作。”

文明创建靠大家,请市民且用且爱惜

为了加强垃圾收集桶的日常保洁维护,近两年区城管、街道环卫、社区等多部门通力合作,先后建设完成97处垃圾收集桶清洗消杀点,基本实现每个收集桶每周清洗杀毒1-2次,有力的维护了辖区居民生活环境。此次更换的4000只新筒,筒桶身上均标有醒目的编号,通过编号,管理部门可以明确的定位垃圾桶的摆放位置及相应的日常维护责任人,一旦有新筒日常保洁不到位,或是出现损毁情况,滨湖城管环卫部门将追究相应的管理责任。

今年恰逢无锡市争创全国卫生文明城市,全市迎来“大考”,城市建设在日渐向前,然而市政建设只能改善城市环境的基础,真正的城市环境,根源还在于每一位市民的行为和每一位百姓心里的那份关注。市民文明素质,切不可忽视小处之善,爱惜垃圾桶看似是“小事”,但它反映的却是一座城市的文明水平,关乎一座城市的形象,这无疑是一座城市的“大事”。在刚刚过去的“6·5”世界环境日,我们已经“向污染宣战”,而作为一名普通的居民,我们身边的小小垃圾桶就是我们最好的环保阵地,平时只要多保护和爱惜垃圾桶,我们的生活环境就能<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运营管理:北京中城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合作联系电话:010-62530116、18600196839
投稿邮箱:zhongchengwang2020@163.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 京ICP备20003710号-1

北京市公安局网站备案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1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