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城搜索

中共中央政法委宣教室主任查庆九:城管执法要理性、平和、文明执法

中城网2016-12-29 20:37:40

中央政法委宣教室主任查庆九 王建军 摄

2016年12月24日,由法制日报社主办的“2016中国城市管理法治建设研讨会”在京召开,会议探讨了1年来城市执法体制改革经验,以及城市执法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做好城市执法体制改革建言献策,努力推进城市管理法治化建设进程。中央政法委宣教室主任查庆九发言。

以下为发言全文:

首先祝贺中国城市管理法治研究中心的成立,这是我们整个城市管理法治研究乃至推进城市管理综合水平提高当中很有意义的事,法制日报社做了一个开创性、为人先的工作。对于全国性的城市管理研究中心,这个是我听说的第一个,相信研究中心在在座各位专家和实际工作部门的支持下,一定会有很好的研究成果,为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的转变,实现城市治理的现代化,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目标,能够做出自己的积极贡献。

我们在社会城市当中,既是城市主体也是城市治理的主体,也是城市治理成果的享受者,某种意义上也是城市管理的对象。我想我以多重身份谈一个感想,都只是点个题。生活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对城市管理经常有自己的感触。

我的这些感想集中浓缩在关于城管执法上面,城市管理是行政法上综合性的法律问题,应老师、青司长都是大专家。城管执法这些年来一直是城市管理当中相对来说矛盾比较突出的范畴,值得我们——无论是研究部门还是实务工作部门都下力气思考。我讲几点想法跟大家一起来思考。

第一个城管执法是确保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必要条件。这里面我想要迫切的是要破除或者要缓解这些年对城管妖魔化、污名化的趋势。大家都生活在城市当中,都有很深的感受,我们一方面要城市、我们居住环境的卫生、整洁,同时我们又希望我们自己出行的方便、生活的方便。比如与我们一些日常饮食息息相关的便利,这在某种意义上,它们是一对矛盾。我们作为有车族,一方面开车的时候希望出行畅通,停车的时候希望停车便捷。我今天出小区门到马路上只有300多米,我走了10分钟,就是因为两边停车停的非常乱,根本出不来。因此,我觉得城市管理特别是城管执法,是在这一对矛盾中找到平衡点的重要砝码,离开这个砝码城市生活就会失衡,最终受害的是老百姓。不从这个思考这个问题,那么我们就有问题。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城管执法要坚持理性、平和、文明执法,寓管理于服务之中。这是中央包括有关部门对于城管执法的一个要求,并不是什么新的观点。但是我想强调一点,城管执法在绝大部分时候没有特别即时的紧迫性,采取即时的强制或者要使用强制力、强度、力度很高的行政执法手段时是很少的,这是一般情况下城管执法的基本情况,我没提严格规范,我是提理性平和文明执法,基本的执法是柔性执法、劝说性的执法。包括我们在城管执法实际当中会遇到很难缠的对象,但这个是极个别的,在座的实务部门的同志也有体会,即使这类的特殊执法对象,我们经过三此五次的警告、劝告等等后,之后进行执法强度比较大的措施,人民群众是会理解的。同时要与刚才讲的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我们这支执法队伍是为相对人服务,为居民服务,把管理者与相对人联结起来,这样才能做好工作。

第三个,城管执法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城市的美好生活,还有城市的正常环境要靠源头治理。很多问题,城管执法只是基于问题的末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我刚才讲的停车问题,首先是城市或者居民小区在设计时的规划问题,还有,一个大的小区,从居民买菜到小的日常生活的便利,如果在设计规划时没有考虑到,自然到后面就会产生与城市管理相关的矛盾,有急迫的需求,小贩就会在那边做生意、摆摊。

最后一点,媒体要承担社会责任。我前面讲要破除城管妖魔化的理念,很大程度上要靠我们媒体、靠我们的网络,媒体要宣传城市生活,居民生活离不开城市管理,城市管理也离不开市民的理解支持的理念,增进相互的理解和宽容,而不是拉升相互对立、相互敌视的情绪,这是在当下整个城市建设管理当中、城市管理执法当中媒体所要把握的一个基本面。只有在这种指导思想的前提下,我们去做城管宣传包括研究,才会真正有益于城市管理事业的发展。

最后祝法制日报社中国城市管理法治研究中心越办越好,祝我们的城市生活越来越美好,祝在座的朋友们和你的朋友、家人生活越来越美好,谢谢大家。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运营管理:北京中城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合作联系电话:010-62530116、18600196839
投稿邮箱:zhongchengwang2020@163.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 京ICP备20003710号-1

北京市公安局网站备案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1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