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牵头打赢违法建设治理攻坚战
中城网2019-01-02 14:12:14
和谐城管网2019年1月2日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消息(潍坊市昌乐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和谐城管”信息员毛瑞金、刘晶)截至2018年12月31日,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全年共拆除违法建设共拆除388处、95.42万平方米。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昌乐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牵头开展违法建设治理行动。工作中,严格落实“全域拆违”要求,对全县范围内的违法建设进行全面排查,彻底整治。2018年度,全县共拆除违法建设388处、95.42万平方米。在潍坊市今年的三次考核中,均列8县市第一位。通过拆违,拆出了公平正义,拆出了发展空间,收获了党心民心,收获了政府公信力。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昌乐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亲自安排调度,亲自现场推进;分管县领导坐镇现场指挥协调,动员全社会力量,打一场拆违治违的人民战争。
聚焦聚力重点区域,打好拆违集中攻坚战。首阳山区域内违法建设时间久、存量多,情况复杂,涉及首阳山旅游度假区、朱刘街道、经济开发区和宝都街道、林业局等单位。根据这个实际,县委、县政府决定,将违法建设集中的首阳山区域作为全县的突破点,采取“大兵团作战”的模式,组织全县80多个县直部门和属地街区参与,县领导现场坐镇指挥,在首阳山区域压茬开展了7次违法建设治理集中攻坚,共拆除违建447户、40.7万平方米。分管县领导和包靠片区的县级领导一线指挥,现场办公,积极协调各方面资源和力量解决遇到的难题,确保了拆违工作顺利推进。攻坚过程中,80多个包靠县直部门和有关街、区党员干部,由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带队,分别包靠到户,强力推进、协力攻坚;现场指挥部设立进度看板,组建微信工作群,每天编印工作简报,比学赶超,快速推进;对拒不拆除的“钉子户”,协调公安、安监、国土、市场监管、执法、消防等部门联合执法,强力攻坚,只用40多天就全面完成了拆除任务。
做好结合文章,促进棚改、废弃工矿地复垦利用等项目进展。为了贯彻中央和省市要求,自2017年以来,昌乐县开展了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由于历史的原因,涉及棚改村庄内部的违法建设较多,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和相关镇街区组织精干力量,深入拆迁一线,做好违法建设调查取证工作,予以依法处理,促进了棚改顺利开展。在棚户区改造中,通过以拆迁促进拆违,以拆违保障拆迁,有力地推动了棚改加速度
昌乐四号废弃石灰岩矿区复垦整理项目范围内有违法建设31处、面积2万平方米,严重影响了项目进度,在分管县领导调度下,协调相关街区和部门,安排专人包靠,力所能及的帮助违建户解决实际困难,做到有情和谐拆违,提前完成了违建拆除,保证了项目顺利推进,使原定工期一年半的任务只用了三个多月就全部完成。
利用无人机助力打造违法建设巡控新局面。为提高违法建设巡查效能,实现违法建设监管无缝隙、全覆盖,昌乐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在全市首先引进了无人机,利用无人机进行全方位监控,实现了违法建设早发现、早制止、早拆除。在违法建设拆除过程中,利用无人机实行高空监控,做到全方位无死角,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可能出现的暴力对抗等,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指派人员控制,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
实行“拆违工作项目化”,推进违法建设在全域开展。根据县委、县政府 “全域拆违”的要求,要求将违法建设治理推广到全县县域范围内,来一次全县的违法建设大排查、大整治。为了将“全域拆违”要求落实到位,昌乐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在违法建设治理中实行“工作推进项目化、任务落实责任化、督导考核目标化”运行模式,确定了首阳山区域拆违集中攻坚、国省县道沿线集中拆违、全域拆违和违法建设长效管控机制建设四个工作项目,对每个项目明确推进措施、序时进度、责任单位、分管领导和责任人,层层细化分解,对项目推进情况定期督查考核,研究解决遇到的问题,确保按既定目标全面落实到位,形成了抓落实的完整工作链条,确保了工作质量、工作进度和工作效果。
实现违法建设的常态长效管理。制定出台了《昌乐县违法建设治理长效机制工作方案》,按照“县级统领、属地管理、部门联动、综合治理”的原则,建立健全了以镇(街、区)为主体、村(社区)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违法建设治理长效机制,实行三级网格化管理制度,每级网格均建立巡查报告制度,每天巡查,定期报告,对出现的违法建设,由镇(街、区)组织相关执法部门和社区、村干部,立即进行拆除,实现了存量违法建设全部治理完毕,新增违法建设及时发现、拆除,达到了“零建成”的目标。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