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党代表为宜居城市建言献策:细节建设是宜居城市保障
中城网2007-05-21 13:32:21
郭淑兰:宜居城市需要学习型社会
学校的资源要辐射到社区,特别是高等院校要把自己的资源和平台向社区开放。郭代表介绍,目前,中央音乐学院正在和西城区商讨如何发挥退休教师的作用,让我们退休教师教社区居民弹钢琴、画画,让我们的学生和老师与社区互动。北京这么多高等院校,如果能够把资源整合,社会将更加和谐更加宜居。
丁力宜:居城市首先要均衡发展
北京要建设成为宜居城市的任务比较重。资源压力、流动人口压力、城市环境的整治等等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此外,北京要建设成为宜居城市,还需要实现各地区的均衡发展。以宣武区为例,近年来宣武区的发展有很大进步,但跟一些兄弟区县比起来,差距还在进一步拉大。因此,南城发展还应该加大支持力度。
冯巨元:宜居应让农民先富起来
北京要建设宜居城市,需要解决城乡发展不均衡问题,要让北京农民先富起来,提升农民的就业能力,城市要支持农村。发展农村经济,需要借助首都科技优势,用高科技来扶持农村经济发展。只有农民也都富裕起来了,农民的知识结构提高了,北京城市才更加宜居。
姜培华:宜居城市建设需要法规保证
目前公司在小区内建设基站困难重重,一方面居民投诉某一地区信号差,但另一方面,当公司在小区建设基站加强信号时,一部分小区不予以配合,并且百般阻挠,我们的基站始终建不进去,使一些小区的居民们无法享受手机这一便利的通讯工具。因此,宜居城市建设需要法规保证。
何宁制:定法规为基层建设铺路
建议应该借鉴上海的经验,制定法规来为基站建设铺平道路,上海已经制定地方法规,将移动通讯环境是否完善,作为建设工程验收的重要一项,这样,基站的建设同小区的建设同步进行,解决了事后建基站所面临的问题。北京晚报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