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城搜索

华阴市:打造宜居新城市——市容环卫工作发展纪实

中城网2009-08-04 10:19:49

    渭南日报8月3日消息 当你漫步在华阴市的大街小巷,会感觉处处新风扑面:街面整洁、花木葱茏、商铺井然、空气清新……华阴变绿了,变美了,适宜人居的新华阴正在一步步向人们走来。

    在享受优美舒适环境的同时,我们会不由自主地想到这座城市的管理者——华阴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是他们的智慧和汗水,使华阴城市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魅力。2000年以来,华阴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城市综合管理监察大队曾获渭南市“城市管理先进单位”称号;环卫管理处女子中队连续五年被华阴市评为“巾帼英雄示范岗”;城市综合管理监察大队女子中队2008年被评为华阴市“青年文明岗”……这一个个荣誉,是华阴不断迈向适宜人居城市的见证,也是华阴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一班人辛勤付出的见证。

    城市洁净市民舒心

    每天清晨,当人们开始忙碌的时候,华阴城里不管是主干道还是小巷,都已经以干净整洁的面貌展现在市民面前。“走在大街小巷,清新的空气、干净的路面,让人感觉很是舒服!。”一大早就和老伴一起散步的退休职工张师傅告诉记者。“近几年市容市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好的环境,带给人好的心情,我的学生常常在作文里抒发对华阴城市变‘美’后的热爱之情。”华阴一中学教师近日在和记者交谈时说。

    近年来华阴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按照“突出综合执法,强化城市监督,规范环卫管理”这一思路,不断改革管理体制,提高管理人员素质,落实管理目标,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等,全面提升城市保洁工作。

    为了更好地做好清扫保洁和清运工作,华阴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根据华阴市城小人多,城市人口密度大,城中村多的实际,在城区、景区繁华路段实施了夜扫,大大提高了城区、景区的卫生质量。对全市所有路段重新核定了工作量,使每位清扫保洁、垃圾斗看管人员的任务更加合理。新增了垃圾收集车,坚持每天两次上门收集,既方便了门店经营户、居民的垃圾投放,又减轻了环卫工作人员的垃圾清运量,同时更进一步提升了环卫管理效果。

    对街道环卫管理实施区域承包、分段管理、跟踪检查。实行领导包联路段责任制,考核小组每天不定时进行检查考核,管理人员每天巡回检查,建立了环卫工作现场检查考核登记表,根据检查结果每月进行奖励和处罚。加大了洒水、压尘及垃圾清运力度,保障了辖区干净卫生,在清运方面仅今年上半年就完成压尘洒水2520吨,垃圾清运6.8万吨。投资2258万元、日处理城市生活垃圾200吨的华阴市华岳垃圾处理厂已经建成,为下一步的垃圾无害化处理提供了保障。

    同时,华阴市在财力紧张的条件下加大了对城市管理工作的投入力度,环卫工人待遇低的问题得到了初步解决。为保障环卫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与环卫工人签订了劳动用工合同,并为其办理了人身保险,给环卫工人配发了标志服、雨衣、雨鞋、手套;在夏季发放白糖、茶叶、毛巾等防暑降温物品,让环卫人员心情舒畅地为华阴“美容”。 

    规范市场让商户安心经营

    华阴市南环路华城十字以前是个马路市场,不少卖水果、卖菜的小商贩占去了一多半路面,使原本就不宽的道路变得更拥挤了,过往车辆通行困难。路面上的菜叶、瓜果皮、塑料袋等垃圾随处可见,附近居民和过往司机载声怨道。

    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华阴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积极和附近的城关村协商,利用该村的土地建起了城关综合市场。可是因为费用和管理等问题,好多商贩并不愿进市场经营,马路市场依旧如故。

    “要让这些马路商贩到市场里规范经营,市场环境设施必须到位,而且管理费收取也一定要合理。”华阴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局长段江鸿下决心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最后决定由环卫局出面,租赁市场的部分摊位,并对市场的水、电等设施进行完善后,贴钱以较低的价格租给商户。这下商户们可高兴了,争相报名要求进入市场进行经营。马路市场不见了,一个畅通、整洁的生活环境恢复了。市场管理理顺后,市环卫局又将市场交由工商部门管理。

    一直做水果生意的李师傅近日高兴地对记者说:“自从进入市场后,我的生意红火得很,市容局为我提供了这么好的经营条件,打心眼里感谢他们。”记者看到一旁的几个经营户也都在给顾客称菜、找钱,忙得不可开交,脸上写满了喜悦。

    “市容工作是城市管理工作的核心,市容管不好,环卫工作就干不好。”华阴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从领导到每个职工都有着这样深刻的认识。

    华阴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将日常的管理工作与督察工作紧密结合,建立了长期有效的管理机制。一是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对市区各路段实施领导包联督察的办法,按照专项治理与综合整治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疏导与治理相结合,以疏导为主,教育与处罚相结合,以教育为主,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结合实际,施行错时管理,适时调整并延长了工作时间(早七时上班,晚十时下班),实行轮流上岗两班倒机制,下大气力取缔马路市场、流动摊点。对东兴路夜市、北什字早点市场进行定期整治。同时,安排女子中队每日早7点到岗值班,及时制止流动商贩随意乱停乱放、乱摆乱占。二是按照《陕西省城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组织执法人员采取集中治理与日常管理相结合的办法进行严管重罚,共清理取缔店外设摊1000余户,清理整顿违章摊点1500多个。三是有计划、有步骤的对沿街主要干道有碍市容市貌的违章广告牌(匾)、乱搭乱建等依法进行拆除,使城区的流动广告牌(匾)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四是规范执法行为。在执法过程中,积极倡导举止文明,行为规范,仪容严整,亮证执法,不断提高执法队伍素质。五是建章立制,切实抓好长效管理。为巩固整治成果,防止反弹回潮,综合执法大队采取领导每天跟班上岗,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整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和谐拆迁得民心

    “‘拆迁难’已成为当前城市建设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必须坚持有情操作、依法施政、和谐拆迁。”华阴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局长段江鸿说,“如果工作做实了、做细了,拆迁就容易了。”

    在拆迁过程中,华阴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组织工作人员,积极学习政策方面的知识,学习如何体谅百姓、换位思考。尽可能多地替被拆迁户着想,入户进行民意调查和宣传时,把他们的合法权益讲明白、讲透彻。同时华阴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制定了“梯度优惠推动法”,实行梯度奖励政策,提高了搬迁的速度。

    华阴长城路建设涉及到南寨村门面房拆迁,这些门面房都是当地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其中一残疾村民家里还有80岁的老母亲,经济情况相当困难,要说拆迁他心里十分不情愿。综合执法大队了解情况后耐心细致地给他讲相关法律法规、做思想工作,并采取异地置换门面房的方式,解决了他生活的后顾之忧。经过10余次耐心细致的劝说,他终于同意拆迁。工作人员又无数次入户进行走访其他拆迁户,大家纷纷从消极对抗到主动配合拆迁,也使得该项目的拆迁工作顺利进展。   

    西岳庙街一村民由于不熟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在没有办理建设规划行政审批手续的情况下私自建房,华阴市综合执法大队在检查时发现这一情况后,下发停工通知,但当事人并未停建,而是和城管人员玩起了“猫鼠游戏”,利用星期天偷偷施工。后在城管人员耐心细致地宣传动员下,他主动到规划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半个月后,当事人自行拆除了建筑物压在道路红线上的部分,并经现场验线后正式施工。

    据了解,华阴市综合执法大队去年以来先后集中人员对华山集灵路两侧、310国道华山景区段沿线的所有违章建筑实施了拆除,拆除面积3000余平方米。对310沿线的荆房村、康营村所有违章建筑实施了拆除,拆除面积1000余平方米,动用人员1200余人次(含公安等配合人员),动用机械40余台次,清理建筑垃圾2000余立方米;拆除长城路违章建筑11间,拆除面积400余平方米,有力保障城市总体规划工作顺利实施。

    打造过硬队伍

    队伍建设是基础工作,要常抓不懈,抓紧抓好。华阴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立足服务经济发展的大局,按照“内抓管理、外树形象”的思路,加强内部管理,打造一支过硬的职工队伍。

    自2000年成立以来,华阴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加强学习教育,定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业务和法律知识培训,提高队员综合素质。实行竞争上岗,双向选择。规范日常管理,实行责任分工巡查和短期进度考评制,加大奖惩力度,督促队员文明执法。制定了相关考勤制度,建立了环卫工人签到制度。同时要求每个城管工作者,无论在工作中遇到什么样的情况,都要坚持诚实守信、服务于民、公正执法、办事公道。要坚决杜绝滥用职权、倚权仗势、敲诈勒索、贪污受贿等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摒弃那种高高在上、拒人于千里之外的不正之风。坚决克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作风。要以良好的精神风貌、高尚的道德情操、过硬的综合素质、树立起新时期城管队伍的新形象。

    如今的华阴市,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宽阔的大道连通十里八乡,绿色就在脚下,变化就在身边。尽管华阴市的城市面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华阴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一班人并不满足。为实现华阴“建设山水绿色城市,打造旅游休闲之都”的目标,华阴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还将继续解放思想,抓住机遇,自我加压,奋力赶超,再创发展新优势,实现发展新跨越。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运营管理:北京中城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合作联系电话:010-62530116、18600196839
投稿邮箱:zhongchengwang2020@163.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 京ICP备20003710号-1

北京市公安局网站备案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1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