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安市:淮阴区打造宜工宜居都市工业园
中城网2009-07-06 10:53:27
淮阴区正在精心打造另一张全新的名片――都市工业园,以加速实现“争先淮安,崛起苏北,追赶苏中,学习苏南”的目标,创造新的辉煌。5月18日,淮阴市委书记刘永忠在该区视察时,认为淮阴区发展都市工业园潜力巨大,并提出要在注重融合度、集聚度、开放度、高新度和生态化这“四度一化”的基础上,打造苏北乃至全省宜工宜居都市工业园建设的典范。
2009年上半年,以淮阴经济开发区为基础的都市工业园建设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工业总产值66.7亿元,增长41%;销售64.2亿元,增长36.6%;利税5.76亿元,增长26.3%,财政收入达到1.15亿元。上半年新引进6个超亿元项目,共实施项目19个,其中新开工建设项目14个,竣工2个。一个充满朝气与活力,且富有特色的都市工业园正展现在人们惊喜的目光中……
【特色之一】:宜工宜居,统筹推进城市化与工业化
7月3日,夜幕还未完全降临,淮阴区经济开发区的人民广场上已经聚集了不少散步的人群,精明的摊贩们开始吆喝起来,一时间广场显得非常热闹。正在散步的李强,家住银河湾小区,是园区一家企业的职工。他说,小区离企业很近,很方便,而且对面就是广场,经常来逛逛,挺惬意。
目前,淮阴区围绕经济开发区兴建了银河湾、国华御景园等5个新型住宅小区,再加上规划建设的王庄、杨井、三朱、徐梅4个农民集中居住点和锦绣嘉园、汇达家园等4个安置小区,目前已落户3.2万人。如果算上在开发区企业就业的职工1.5万人,开发区总人口已经超过了4万人。人气的提升,使得城市化和工业化在这里得到了进一步融合。
经过几年的发展,开发区一、二期已经建成,建成区达到15平方公里,完成三期15平方公里详规编制。建成沈阳路、淮河路等18条主支干道,区内道路通车总里程达90.8公里,形成了“四纵八横”的道路主骨架。淮河路、沈阳北路直接与宁连一级公路相通,沈阳路、南昌路直接与市水渡口城市核心区相连。
实行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打造适合人居的优美环境。在建设之初,淮阴区就对入园企业严格把关,严禁污染企业进入,目前开发区主要集聚一、二类工业项目。按照花园式园区来定位,目前开发区已经建成绿化面积205万平方米,绿化率达35%,同时建设了污水处理厂,所有企业污水全部进入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后达标排放。
【特色之二】:与“农”共舞,农业大区工业经济完美转身
2008年5月份开工建设,当年年底竣工投产,仅仅用了半年多的时间,总投资超10亿元的淮安双汇就创造了一种令人惊叹的建设速度。到今年上半年,淮安双汇已经实现销售超10亿元。公司总经理张太喜透露,公司年可屠宰生猪100万头,生产6万吨肉制品。由于公司所采用的是“公司+农户”养殖模式,公司将与淮阴区共建50个年出栏5000头、6个年出栏1万头的大型养猪场。2009年初,在金融和经济危机造成大量农民工回乡之际,淮安双汇选择逆势而为,一次性招工2000人。
摈弃简单的“减农增工”思维,依靠积极的“以工促农”策略,尽可能地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使企业和地方获得了双赢局面。目前,淮阴经济开发区共有“农”字头企业20家,年产值达35亿元。
吴集镇是淮阴区与泗阳县交界的集镇,虽然没有自己的工业集中区,但通过引进翔宇电力装备项目落户开发区,每年公司纳税500万元以上,在该企业强有力的支撑下,吴集镇今年4月份就在农村乡镇的财政收入赛跑中率先撞线,超过千万元目标。
在项目落户上,淮阴区制定出台了乡镇引资项目进开发区税收分成政策,按照3:7比例,乡镇拿大头,不求所在但求所得,激发了乡镇干部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借鉴这种做法,淮阴区还出台了项目跨乡镇落户税收6:4的分成比例,推进重点乡镇工业集中区发展。据统计,开发区成立以来,共引进项目310个,总投资183亿元,其中乡镇引进项目88个,总投资51亿元,分别占总数的28.4%和27.9%。在今年3月份全市乡镇工业集中区会议之后,淮阴区乡镇引进项目的势头迅猛,4月28日,全区集中开工项目21个,老张集乡就达到了8个。
【特色之三】:提档升级,高新产业步入春天
4月份,投资超过20亿元的淮安软件科技产业园项目和投资10.5亿元的淮安国际汽车城已成功完成土地摘牌手续;
6月17日,江苏辉煌太阳能有限公司举办上市启动仪式,迈出了进军资本市场的关键一步,成为淮安第一家启动创业板上市的主体企业;
6月18日,淮安国际汽车城项目已率先破土动工……
接二连三的消息,揭示了淮阴经济开发区的经济发展战略重大转型: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已经开工建设的淮安国际汽车城为例,据项目董事长赵国新介绍,这是我省最大的综合性汽车产业开发项目之一,占地1000余亩,着力发展汽车、摩托车、电动车、工程车、农业机械车五大产品板块。第一期项目,将建成包括各类汽车销售,汽车维修、装饰、检测,以及汽车配件交易等业务的综合性专业大市场,成为区域性汽车产业“航空母舰”。二期项目将建设汽车产业的现代物流商港和科技产业园。汽车城到2012年,有望实现200亿元年产值,创亿元税收。
目前,淮阴区在巩固钢铁和机械加工、食品加工等传统支柱产业的基础上,着力培育太阳能、软件和现代服务业三大新兴产业,引领产业向环保节能、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方向升级转型。合理划分产业功能区,开辟高新技术产业板块区,对功能混乱的区域逐步调整,对弱势产业、低效益产业,按分类指导管理原则,进行清理、置换及退二进三,使都市工业园土地利用率及企业质量得到完善和提升。
与此同时,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培植力度。据统计,淮阴经济开发区目前已有29家科技型企业全部建立了技术开发机构,企业已与30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技术合作关系,引进了6名高层次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其中贝莱尔的方灿榆和万邦香料的金鹏被列入省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计划,分别获得100万元资助。辉煌太阳能、万邦香料等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投入超过销售收入的4%。
【未来展望】:风景独好,五年再造一个新城区
“都市工业园是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品牌,更是淮阴完善与提升实力的重要象征,从经济开发区到都市工业园,绝不是一般的小打小闹。”对于都市工业园建设,淮阴区委书记刘学军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而对于未来他同样充满信心,“未来的淮阴都市工业园将建成为淮阴新城区、工业集聚区、生态示范区,是和淮阴台湾农民创业园并列,为韩信故里争辉的淮阴区又一张响亮名片。通过都市工业园建设,区里很有信心五年之后再造一个新城区。”
按照规划,淮阴都市工业园是在淮安城市总体规划控制区内,依托城市资源,以开发区一、二期为基础,新渡工业新区为重点,依靠新型工业化带动城市化,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环境友好、群众安居乐业、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淮阴新城区。通过精耕细作,五年后,淮阴区希望将都市工业园打造成一个建成区面积40平方公里,人口20万人,工业销售超300亿元,财政收入达10亿元的新城区,这几乎等同于淮阴现在的主城区规模和经济体量。
据了解,目前,淮阴区已基本确立都市工业园建设土地利用总地规划。一期集中区大力实施退二进三,建设成为总部经济和特色商服经济于一体的商务中心;二期集中区在循环经济的引领下由求规模、树形象的外延式发展转向求产出、创效益的内涵式发展;三期、四期集中区坚持二、三产业并举,建设成为支柱产业明晰、配套产业多样的多功能、环保型现代工业集聚地和辐射源。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