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城搜索

台州市:市三届七次党代会提出“打造生态宜居家园”

中城网2010-01-15 08:54:19

    人民城市网2010年1月15日浙江台州消息 据《台州日报》(包建永 许渊)报道,生态宜居城市,是一座城市的理想追求。市三届七次党代会提出“实施城市群构建战略,打造生态宜居家园”,首次把“生态宜居家园”提到战略的高度。

  那么,作为一座城市的理想,人们对生态宜居家园又是怎么理解的呢?什么样的家园才是生态宜居家园?我们应该怎么打造生态宜居家园?对这些问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又有什么看法和建议呢?

    生态宜居,一座城市的内在要求

  “生态宜居,是一座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自然要求。”市政协委员、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杨林说。

  杨林说,从历史上看,解放前后,我国处于工业化初期,轰鸣的机器、高大的烟囱是一座城市的象征;改革开放后,许多城市开辟开发区,片面追求产值、效益,忽略了排放问题。这都不符合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设理念。

  目前,台州市处在工业化中后期,人均GDP达2.4万余元,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杨林认为,在这个阶段,人民群众已经不能满足于温饱问题的解决,他们对生活的舒适度、对精神层面的需求等方面空前膨胀,因此,人们对一座城市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一座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除了追求生产外,生态宜居,会逐渐成为这座城市的主要追求目标。”杨林说。  

  生态宜居城市,每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快乐老家

  一个人在一座城市生活舒服、精神愉悦,这座城市对他来说,很可能就是生态宜居城市。但是,千人千面,不同阶层、不同人群、不同时段,对城市的感受都不尽相同。一个富豪对自己200平方米的房子还觉得不够大,一个普通工人能在城市里买得下一套120平方米的商品房已经很满足了。他们对这个城市的生态宜居程度的感受肯定是不同的。

  那么,应该怎样评价一座城市是否生态宜居呢?

  市人大代表林海蓓认为,生态宜居城市,能协调物质享受和精神满足的关系,改善城市的人居环境,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社会保障,创造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

  “生态宜居城市是生活在城市里的人的共同追求。在一座城市里,如果不同阶层、不同人群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愉悦点,那么,这座城市无疑是生态宜居城市。”政协委员杨林认为,创建生态宜居城市,虽然不能搞一刀切,但应该有一定的评价标准。“我们可以从社会文明度、经济富裕度、环境优美度、资源承载度、生活便宜度、公共安全度等角度去评判一座城市是否生态宜居城市。”

  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形成地方特色

  生态宜居家园是一个城市建设新理念,如何打造这个家园,是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热议的话题。

  政协委员杨林认为,人们对生态宜居家园的认识和要求,是随着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变化而变化的,因此,创建生态宜居家园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工程,应该分阶段性来建设,椒江、黄岩、路桥能搞,天台、仙居等地同样也能搞。“创建生态宜居家园没有固定标准,各地因根据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建设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美丽家园。”杨林说。

  市人大代表何晓霞认为,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建设以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引导全民践行生态环保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生活习惯,促进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运营管理:北京中城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合作联系电话:010-62530116、18600196839
投稿邮箱:zhongchengwang2020@163.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 京ICP备20003710号-1

北京市公安局网站备案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1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