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和浩特市:全力建设经济强市和宜居生态城市
中城网2009-08-18 16:58:38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网站2009年8月16日消息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国民经济呈现出增长速度快、人均水平高、经济结构优三个显著特点,目前,我市的发展思路是:跳出西部找差距,瞄准东部谋发展,以实施一核双圈”发展战略为总抓手,精心打造“三都”、着力创建“三城”,充分发挥呼、包、鄂金三角”经济区的核心作用,全力建设经济强市和宜居生态城市。
打造“三都”
一是进一步巩固好“中国乳都”。作为我国牧业大区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城市,我市发展奶牛养殖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国内外有着较高的认可度。 2008年底,全市奶牛存栏达 90.9万头。全市 100万农民,人均近一头奶牛。全市 7051元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其中有 2828元来自奶牛养殖业。目前,我市正在采取政策措施,努力提高奶牛养殖业的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水平,提高竞争力,使我市的“中国乳都”地位得到不断巩固。
二是打造“新能源之都”。我市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的优势十分突出。 2008年,我市明确提出要在已经建成“中国乳都”的基础上,力争再通过几年努力,把我市建成“新能源之都”。几年来,成功引进和建成一批代表着全国先进技术水平的大型太阳能光伏产业项目。目前,两大多晶硅生产企业正在建造 1.45万吨的多晶硅加工基地,并引进了世界顶尖的技术人才。在风能利用方面,我市引进了在全世界最有实力的丹麦维斯塔斯风力发电机制造商,年产 800套 850千瓦风力发电机组制造项目已经建成投产,还要生产 1.2— 1.5兆瓦的风力发电机,并且要把维斯塔斯中国风力发电机研发中心、制造中心、销售服务中心全部设在我市,以航天科工集团第六研究院为代表的一大批风力发电机配套企业也纷纷落户我市。今后,我市将继续把太阳能光伏产业和风力发电机制造业作为重点发展方向,延长产业链,培育产业群,力争早日建成“中国新能源之都”。
三是营造“京津夏都”。近年来,内蒙古的大草原、大森林、大沙漠和浓郁的民族风情,每年要吸引国内外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为此,我市明确提出了打造“京津夏都”的目标,按照建设三大旅游带(即沿大青山旅游带、历史文化旅游带、沿黄河旅游带)的总体思路,全面加大景区景点、城市景观等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大力创建高 A级旅游区,开发精品旅游线路,着力提升我市“草原都市”、“草原天堂”、“魅力青城”的旅游形象。目前,我市正在实施乌素图生态旅游开发区和黄河大峡谷旅游区等大型旅游项目建设,同时充分发挥我市作为全区重要旅游集散地和区域性商贸流通中心的优势,不断完善各类商业和休闲娱乐旅游设施,增强旅游服务功能,全力推动旅游业及其它服务业更好更快发展。
创建“三城”
一是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二是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三是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我市是首都的重要生态屏障。建设山川秀美的呼和浩特,打造一流人居环境,始终是我市追求的目标。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在狠抓经济建设的同时,切实加大了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工作力度,全市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2008年,市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 35%;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 341天,其中优的天数达 120天,在我国北方城市中位居前列。目前,我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定性指标已基本达标,主要定量指标也接近达标。今年,我们根据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的要求,又明确提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目标。要力争通过今年的努力,使“三城同创”的各项创建指标全部达到国家验收要求。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