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城搜索

哈尔滨市: “七大工程”织就城市绿衣 打造宜居环境

中城网2009-08-22 10:18:34

    哈尔滨日报2009年8月22日讯 新植树木120万株,新增绿地千余公顷,西南部集中供热、群力集中供热工程陆续开工,道里集中供热工程南干线即将贯通……年初以来,哈尔滨市大力推进绿化、集中供热等工程,不断给冰城增加绿色、减少烟尘,市区空气质量日益改善。

  “七大工程”织就城市绿衣

  近年来,按照建设“三个适宜”现代文明城市的目标要求,市委、市政府加大城市绿化工程推进力度,建设了一批面积较大、质量较高的城市公园和城市绿色廊道,多层次、立体化、全覆盖的绿化大格局初步显现。目前,哈尔滨市已被列入省级园林城市,并开始向国家级园林城市迈进。

  今年,哈尔滨市确定了全年新植树木110万株、新增绿地2100公顷的目标,实施生态绿地、丁香景观、公园、街路、庭院、垂直绿化以及管护防治“七大工程”,使城市绿化进一步增量提档。截至目前,已完成植树120万株,新增绿地千余公顷。到年底,预计城市绿化覆盖率提高到36%,绿地率提高到3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提高到8.2平方米。

  进入夏季后,春植的绿化效应纷纷展现:17条景观大道、75条丁香街展示城市新姿;居民庭院、百姓阳台都遍布绿色;松乐公园、731遗址公园、天恒山公园(二期)、哈尔滨俄罗斯风情园、阿城植物园等30多个新建或改造公园、广场,陆续成为百姓休憩的绿色新空间。

  年初以来,哈尔滨市全方位推进城区丁香特色景观建设,白丁香、暴马丁香、重瓣丁香等优良品种走进大街小巷,成片、成带、成线、成簇的丁香绿化景观让冰城越来越美。统计显示,今年哈尔滨市种植的丁香品种达35种,数量在30万株以上。

  哈尔滨的绿化效应,不仅尽收眼底,让百姓大胆深呼吸,同时让哈尔滨的绿色名片放大了传播城市美誉的效应。

  新建三大集中供热工程惠及30万家庭

  为改善供热状况,降低烟尘排放,近年来哈尔滨市重点支持发展热电联产和区域锅炉供热,道里集中供热、哈热扩建集中供热、西南部集中供热等项目陆续投入建设并开始运营。2005年以来,累计停用小锅炉710台,新增集中供热面积4062万平方米,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由55%提高到64%。

  今年,哈尔滨市重点推进了西南部集中供热、滨江热电厂供热、群力集中供热等三大集中供热工程建设。三大集中供热工程预计总投资80亿元左右。西南部集中供热工程供热面积1987万平方米,目前工程正在紧张建设中,今年将实现并网供热;总投资30亿元的滨江热电厂供热工程,规划2011年建成,预计今年投资1亿元启动建设;群力集中供热工程,今年将完成热源工程1台机组调试及附属工程、铺设18公里管网等项目建设,热网工程投产后,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782吨、减少烟尘排放2595吨。三大工程完成后,全市将增加4307万平方米集中供热面积,预计30余万家庭受益。

  已经完成一、二期建设并投用的道里集中供热工程,今年开始建设最后的一个节点干线工程,预计年内可全线贯通。届时,东起滨洲铁路,西到康安路,北起松花江,南至霁虹桥、抚顺街、安和街铁路、新阳路所围成区域将全部纳入集中供热区域,供热面积将逐步达到1800万平方米。

  随着集中供热工程的建设,哈尔滨市加大了小锅炉并网推进力度。目前,市供热办已制定3年并网规划,凡在集中供热项目辐射区域内的分散小型热源,不论其隶属关系如何、所有制性质如何,均要按规定并入集中供热热网。今年全市计划取消小锅炉200台左右,实现年减少烟尘排放1332吨、二氧化硫排放310吨,冰城“好天”将越来越多。胡占富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运营管理:北京中城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合作联系电话:010-62530116、18600196839
投稿邮箱:zhongchengwang2020@163.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 京ICP备20003710号-1

北京市公安局网站备案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1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