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城搜索

株洲市:“五改”锻造宜居城市

中城网2009-08-23 12:12:49

    株洲日报2009年8月23日消息 记者 李淼 通讯员 朱宣 凌蒙

    
【核心提示】

    
157条小街小巷改造、38条主次干道砼 (水泥混凝土)改沥、11条人行道板改造、31处房屋 “穿衣戴帽”换装、8条道路电力杆线下地……去年4月启动的 “五改”工程,堪称株洲城市建设的一个里程碑。

    “五改”锻造宜居城市,人民生活环境随之改善。在“新型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建设的新时空观也由此发轫。

    195条幸福路:通达家门

    智成化工一生活区后住有30多户居民,以往出行依靠一条长200米、宽3米的泥石路,“晴天一身灰、雨天双脚泥”。经过改造,去年8月,干净、整洁的水泥路修到居民家门口,居民们高兴得点燃了鞭炮。

    “五改”工程共完成157条小街小巷改造、38条主次干道砼改沥。195条道路拉长了、变宽了、平整了、靓丽了,居民生活舒适感大大增强。

    学堂冲社区以往缺少绿化,影响居民们生活休闲。“五改”后,学堂冲路行车道铺设沥青,道路两旁进行了绿化,社区里的张添老人和老伙伴们,从此有了休闲好去处。

    “五改”不仅仅改造道路,还建成50余处休闲绿化带,安装10余套体育设施,以满足周围居民休闲、健身的需求。

    据统计,“五改”改造道路里程111公里、面积107万平方米,分别占城市道路总里程、总面积的70%和75%。中心广场改造一新,建设路、芦淞区等中心城区道路变得平稳畅通,仅中心广场与株洲大桥一线,通行能力提高15%以上。

    190条光明路:闪耀夜空

    8月17日晚7时许,生意人刘和达推着小货车回家。“家门口的那条小街,一到晚上便黑咕隆咚,我要赶在天黑透前回到家里。”

    刘和达所指的小街就是合泰地区的铁东路,这里不仅道路狭窄,且人口密集,数十年来都没有路灯,居民们生活极为不便。

    这天晚上,铁东路上空亮起璀璨路灯,刘和达欣喜万分:“前些天便有人来安装路灯,没想到这么快就亮灯了,太好了!”

    延续“五改”工程,从今年6月开始,市区小街小巷亮化工程提速,铁东路、水仙路、果园路、天桥路北段等33条道路纳入其中。截至8月17日,工程土建施工全部完成,25条道路已安装路灯,16条已送电亮灯。经过10余天的奋战,全长930米的铁东路共安装31盏单臂灯。

    157条小街小巷改造,33条小街小巷亮化,明亮的路灯在城区190条小街小巷上空闪耀。至此,城区绝大部分小街小巷的亮化工程完成。此外,“五改”工程还对11条破损严重的人行道进行改造,将8条道路的电力杆线入地,对31处老旧楼房展开“穿衣戴帽”。

    “保二争一、科学跨越”

    
三大决策:城市建设的新时空观

  
  【决策一】城市建设战略:跨越10年。

    株洲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向来滞后,即便自2000年后建设力度加大,每年也仅仅改造道路10余条,最多时也不超过30条。与此同时,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逐年剧增,同等长度、大小的一条道路,几年后改造成本竟翻了一番。

    为民生计,为经营城市计,为城市跨越式发展计,基础设施建设战略思路亟待转换。“集中1年时间做完10年的事。”决策者为城市建设规划宏伟蓝图。

    “五改”工程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小街小巷改造规模,是前3年项目总和的2倍;38条主次干道启动砼改沥,也超过了2000年以来项目总和;相对于3年后再进行建设,“五改”节约的建设资金至少在亿元以上。

    
【决策二】城市年轮:打下21世纪色彩烙印。

    株洲城市发展至今,随处可见各个年代基础设施的印记。

    “五改”不单单是改造了事。38条主次干道砼改沥,总面积59.15万平方米,使用的都是改性沥青。泰山路等11个人行道板改造项目中,全部使用先进时尚的吸水砖、透水砖。

    21世纪城市年轮在“五改”中大面积呈现,也将成为今后城市建设的关键词。

    【决策三】“拉链式”开挖:10年内杜绝。

    “年年修路年年挖!”市民颇多非议。此次“五改”要求:“至少在10年内不再让城市再开膛破肚。”

    “五改”中,水、电、气以及电信光缆等管线改造,与城市改造同步进行,改造总长度合计176公里,为杜绝“拉链式”开挖奠定基础。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运营管理:北京中城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合作联系电话:010-62530116、18600196839
投稿邮箱:zhongchengwang2020@163.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 京ICP备20003710号-1

北京市公安局网站备案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1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