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城搜索

南阳市:卧龙区精心经营城市 打造宜居新区

中城网2010-02-10 11:25:50

    人民城市网2010年2月10日河南南阳消息 据《南阳日报》(记者 张自怀 王松林)报道,2009年,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经营城市亮点频现,城区开发、城区管理和社区服务如同三部精彩的剧集,火爆上映: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的桂花城成为城区最大精品住宅区典范;投资3.5亿元的新华城市广场、经营面积达7万平方米的红星美凯龙商场被誉为豫西南“商业航母”;光彩大市场、银海物流正引导商贸流通集约发展……

  南阳市卧龙区以建设“三产大区、工业强区、城郊型特色农业区、最佳宜居新区”为发展定位,牢固树立“发展城市、服务城市”的观念,以南阳市开展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迎接第七届全国农民运动会等“六创一迎”活动为契机,坚持科学发展,着力改善民生,为近百万常住和流动人口当好家、服好务。卧龙区委书记王吉波说:“我们通过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大城市管理力度来拉大城市框架、提升城市品位、带动三产发展,既保了民生扩大了就业,又促进了经济增长。”

  打造规划新区

  “城区变化真是太大了,和十年前回来时的感觉简直是两重天!”元旦期间,回南阳探亲的海外华侨赵先生夫妇感慨地说。赵先生老家在卧龙岗街道,这次回来置身于美如画卷的高档住宅区和繁华大气的商业购物中心,让他们有了身在大都市的感觉。

  建设亮丽新城区。该区根据南阳市“一体两翼”的城市规划,确立了以卧龙岗为中心,向西、向南扩展20平方公里,重点以大学园区、卧龙区综合行政区建设为载体,加快集行政、科教、文化、旅游、商贸、金融于一体,可容纳30万人的现代化新城区建设进程。为使工业企业的生产不影响市民生活,该区在市区西郊规划建设了龙升园区,使工业企业集约发展,市民生活质量有很大提高。

  建设宜居住宅区。一是大力推进城中村改造。计划2010年上半年完成彭营、东华两个试点村安置房建设任务;对梅溪社区服务中心、黄龙庙、八一路、耿庄村、十二里河、苏酒坊庄等区域进行改造。二是开发大型住宅区。桂花城、清华园等20余个商住小区依卧龙岗、顺白河而建,将彻底改变城乡杂居、不易管理的局面。南阳师院、南阳医专、南阳农校等大中专院校校舍与住宅相映生辉。目前,该区房地产开发在建项目39个,总投资79.3亿元,总建筑面积402万平方米。

  建设商业集聚区。卧龙区着力打造六大市场集聚区,即以光彩物流园区为核心形成大型综合市场集聚区,以建材大世界为核心形成建设西路家居市场集聚区,以玉雕大世界为核心形成珠宝玉器市场集聚区,以车站路电脑科技市场为核心形成IT产品市场集聚区,以新华城市广场和裕华商城为核心形成服装市场集聚区,以滨河西路为核心形成集餐饮娱乐健身于一体的新型消费集聚区。目前卧龙区城乡拥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89个,商业面积近103万平方米,年交易额突破73亿元。

  打造活力新区

  卧龙区着眼建立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在城区的综合管理、清扫保洁、环境治理、考核督查等方面积极探索,推动城区管理步入常态化、规范化和人性化,增添城市活力。

  以开展“六创一迎”活动为契机,城建、工商、环卫、交通等职能部门结合各自承担的创建目标任务,发挥主体作用,以整治辖区22条主干道、75条小街小巷为重点,从解决城市脏乱差问题入手,先后打响了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环境卫生和建筑垃圾集中整治的三大战役。

  城市的摆卖经营者多为一些弱势群体,法律法规意识比较淡薄,区城管部门设计制作出便于操作使用的简明《违章通知单》,实行“宣传沟通、限期改正、行政处罚”的行政执法三部曲,给违规摆卖经营者以最大的人文关怀。

  对养殖场、废品收购点实施人性化清理。帮助养殖户协调寻找新场地,按政策为困难户办理城市低保,为他们寻找新的致富门路,解决以后的生活困难,并在搬迁中帮养殖户寻找买主,给养殖户适当的补助等措施。目前,卧龙该区已清理养殖场67家、废品收购站65家。

  卧龙区对城区主次干道、公厕的清扫保洁实施市场化运作,推行上门收集垃圾制度,与沿街商户签订“门前三包”合同,加大监管力度,保证日产日清,使城区保洁质量明显提高。

  打造和谐新区

  如厕难是每个社区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卧龙区从实际情况出发,高标准建设了一批社区公厕。目前3座公厕已完工2座,8座旱厕改造已经开工建设,同时另规划的3座公厕、4座垃圾中转站、一座建筑垃圾处理厂已完成了选址。并在主次干道按标准增设一批果皮箱,在背街小巷规划建设一批垃圾集中投放点,更加方便市民生活。

  卧龙区区长马冰说:“社区生活无小事,社区服务无止境。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我们梳理归档,分类解决。”去年,该区把就业再就业、就医就学、廉租房保障、社会保障与救助等涉及民生的问题当做大事来抓。截至目前,新增就业人员4507个,下岗再就业1326人。深入开展了“平安创建”和“大走访”活动,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进一步完善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使社区居民安全感指数大大提升。同时新建7个文化广场和体育健身场所,组建7个街道医疗卫生服务中心、59个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实现小病不出社区,满足居民群众对医疗、康复、保健的要求。

  卧龙区还积极探索社区服务新方式,党建协调会、党员议事会、党员义工、党员承诺服务等社区服务工作的一项项举措,谱写着和谐社区建设的美妙乐章。卧龙区在各社区推行了党员义工、党员服务承诺、社区干部与困难群众结对子等活动,以党员为主体分类组建医疗保健、法律咨询、家政服务、托孤养老、再就业培训、绿化保洁、治安巡逻等社区志愿者队伍36个,参加党员860余人,在社区形成了政府服务机构、专业服务组织、社区志愿者队伍“三位一体”的社区服务网络,为城市居民营造了良好的居住环境。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运营管理:北京中城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合作联系电话:010-62530116、18600196839
投稿邮箱:zhongchengwang2020@163.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 京ICP备20003710号-1

北京市公安局网站备案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1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