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安市:完善城市功能 打造“宜居南安”
中城网2010-03-02 09:08:19
人民城市网2010年3月2日福建南安消息 据《泉州晚报》(记者 邱和军)报道,蓝图大笔画江滨,试看今朝柳邑新。诗人总是用其独有的笔调抒写眼中的武荣公园。“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既是对武荣公园、对南安市西溪两岸生态环境整治项目的最佳褒奖,更是对打造宜居南安的有力注脚。缔造宜居环境,完善城市功能,南安正在大步跨进,奏响了一曲“一年大变,三年巨变”的铿锵乐章。
流水更清洁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湾清水穿城而过,南安重拳治理西溪上游污染企业,实施仑苍电镀集控区异地搬迁功不可没。集控区搬迁,需要大气魄,更需要大动作。南安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抽调专门人员开展了一系列工作。电镀安置企业限时全面停产,实施南安市晋江上游20家电镀企业停产关闭专项行动。目前,电镀集控区污水处理厂已正式试运行,晋江上游20家电镀企业已全部停产并进驻水头电镀集控区,其中3家电镀企业已率先试运行并取得成功,尚有5家企业正在调试。
柳湖清水,白鹭相逐。多年没有回到家乡的姚清坚发现,自家门口污水恶臭的柳湖变得更加干净。他可能不知道,曾经四处横流的生活污水如今都流向数公里远的柳城象山村。2005年金秋,在这个偏远的小村庄,一座投资5000万元的污水处理厂破土动工。这个项目近期建设规模为2.5万吨/日,厂区BOT投资为4396万元,于2006年12月正式投产运营。2007年1月以来,已先后安装了COD、NH3-N、TP等在线监测仪器,且通过各级环保部门的比对监测。2007年10月下旬,在线COD仪及流量计已与省环保总局联网,通过数据传输实行实时监控。
建设污水处理厂的同时,一张密密麻麻的污水管网覆盖城南、城北、城东、城西四个组团主、次管网和提升泵站,总投资规模达到1.3亿元。破路铺网,人性化施工。结合省道308线拓改工程,同步建成市区柳城、城南两座污水提升泵站及两座泵站间压力管道、城南泵站至省道308线主干管。2006年年底,将城南组团的污水收集并输送到污水处理厂处理。2007年相继进行城南组团新华路、溪美街、成功街、湖新路、湖中路、南大路、南官路、普莲路等市区主要道路的管道建设,并对市区主要建成区、居民集中区的污水收集管网进行改造建设。同时,加快城北组团管道建设,铺设城北组团过江压力管道,实施江北大道、柳美南路、南洪路等路段污水管道工程。随后又完成城北污水进308线主管道工程、湖滨西路、南永、南金路管道工程,并于11月完成城北组团1#泵站建设,将城北组团的污水收集并输送至污水处理厂处理。至2009年年底,南安共投入资金1.4亿元,建成3座污水提升泵站,铺设污水管道近90公里,收集系统覆盖主要建成区及居民居住区,日收集并处理生活污水约2.3万吨。
随着配套管网建设的完善,污水收集率明显提高,污水处理厂进水水量逐步提高,厂区运行稳定。南安污水处理工程向市民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2009年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为888万吨,处理量为622万吨,污水处理率为70.05%。
城市更亮丽
拆墙透绿,增加街头绿地,南安坚持以绿制胜,打造宜居城市。每天早上推开窗户,住进西溪南岸滨江大厦的老华侨陈自富不免感慨:满目绿意入眼来。连年来,南安加大园林绿化建设力度,重点建设武荣公园和市区主干道绿化改造工程。现建成区绿地面积606公顷,绿化覆盖面积634公顷,近三年来新增绿地面积221公顷。特别是长达6.2公里、绿地面积100公顷的武荣公园建成,成为城市北拓一大亮点,为市民提供了休闲、文化、娱乐、健身于一体的场所,市民活动更加便利。同时,积极拓展绿化空间,精心打造山水宜居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快速提升,现在南安人均公共绿地已达到9.52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比2006年提高4.05平方米。
触摸到的不只是日渐蔓延的绿地,还有那更加整洁、亮堂的城市容貌。目前南安城区纳入保洁道路120条,面积约360万平方米,仅2007年南安市区就新增道路和水体保洁面积107万平方米,南安中心市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5%以上。夜景工程让古郡成为一座“不夜城”,城市品位呈跳跃式提升。中心市区LED夜景工程,美化亮化了城市夜景。市区重要节点和道路成功街、西溪临江建筑、南山阁楼实施亮化工程,为城市增添了色彩和活力。
此外,南安还实施“垃圾收集焚烧发电工程”,垃圾统一收集进行焚烧发电,从根源上遏制污染,净化城市。位于南安柳城街道杏莲工业区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规模为日处理量600吨。据介绍,该项目采用BOT市场运作模式,分两期进行,利用余热发电,装机容量7.5MW。项目服务南安市区的三个街道办事处(溪美、柳城、美林)及周边(省新、金淘、洪濑、康美、丰州、霞美、仑苍、英都、官桥、水头、东田、梅山、石井、雪峰、诗山、码头、罗东)等17个乡镇及开发区管委会,配套建设垃圾收集系统。该项目于2007年4月开工建设,一期工程建设累计完成投资约1.66亿元。目前已经开始运行、并网发电,每日处理垃圾300吨,每日发电量约8万度。随着垃圾收集能力的不断增强,一期工程已经饱和,目前又启动二期工程。
进城更便捷
在家门口就能坐上公交车,不仅钱花得更少,时间也大大缩短,康美兰田村的洪大伯隔三差五地进城看望女儿。洪大伯说,如今进城的路越来越宽敞,交通也越来越便捷。
据南安市政管理局局长王端峰介绍,近三年来市政道路增加7条,新增道路面积近43万平方米,目前人均道路面积9.06平方米。巨变见诸眼前:省道308线拓改及八尺岭立交桥工程建成通车,对接泉州更加密切,交通更加便捷;成功街进行道路、立面、绿化、景观灯工程改造,提高了城市品位;江北大道闽发铝厂至李西延伸段工程主车道顺利通车,解决了李东、李西片区居民出行难问题。以南安城区为中心,东西南北各出城道路基本都改造升格为市政道路,进出城日益加速。
路越来越通畅,公交也愈发便捷。公交,改变出门方式。常坐公交上下班的干部黄成专清楚地记得,1997年,南安市区出现首条公交线路,从此公交线路由单线变成网状,越来越多的市民在家门口就能坐上实惠公交。转眼到了2007年,城乡公交一体化迈出重要一步。当年10月15日下午,南安市市长陈荣法在公交公司会议室主持召开现场办公会议,提出探索对现有资源进行优化整合、拓展服务(公交线路向周边乡镇拓展)的工作方案,稳步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去年4月,先行试点了东田、丰州、康美客运专线公交化改造,辐射周边多个人口聚集的工业园区,群众进城办事更方便、更实惠。先后有400多万元投入新增和更新公交车30辆,今年又投资200万元打造一条省级精品公交线路。此外,在城市新建设的干道上,按照“满足群众需求,不干扰正常通行”的原则,合理规划、科学设置公交停靠点,投入资金220万元,设置了23座公交港湾式候车亭。已有12条公交线路车上投入使用公交e通卡,e通卡现已售发卡1.46万张,日均刷卡量达8900次以上。此外,离休老干部、残疾人员享受免费乘车,60周岁以上老人凭《老年人优待证》优惠乘车。从2008年开始,70周岁以上老年人凭公交e通卡就可以免费乘坐公交车。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