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城搜索

北京市:纽约建议北京当务之急要建宜居之城

中城网2010-03-10 10:19:34

   人民城市网2010年3月10日北京消息 据《法制晚报》记者(黎史翔)报道,2010年3月9日上午,全国政协委员、市规划委主任黄艳透露,2050年北京建成世界城市的目标将提前达成,目前,北京最大差距体现在自主创新能力上。

  北京市规委主任黄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关于世界城市的规划中,2010年定下的目标已经提前完成,因此北京市在2050年建成世界城市的目标要整体提前,具体的时间表还无法确定。

  据之前本报报道,黄艳曾表示,“北京版”世界城市的指标性量化体系正在编制当中,年中即可完成。此外政府已经组织北京社科院等单位就“世界城市”内涵进行详细研究,“世界城市”行动计划将在北京十二五规划中分解落实。

  那么到底什么是世界城市?国际上现行的世界城市标准又是什么?目前,北京在全球城市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创作“世界城市”一词的“第一人”,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萨斯基亚·沙森,以及伦敦和纽约知名城市规划学者,对这些问题进行解读,希望能对北京的世界城市建设带来启示。

  解读定义

  全球城市(Globalcity),又称世界城市,指在社会、经济、文化或政治层面直接影响全球事务的城市。全球城市一词在沙森(SaskiaSassen)于1991年的作品中首创,与巨型城市(又称超级城市,megacity)相对。

  而根据美国《外交政策》的解释,世界城市简言之就是权力、财富和影响大的城市。这些城市拥有最大的资本市场、最精英的大学、最多样化、教育水平最高的人口构成、最有钱的跨国公司和最具影响力的国际组织,并且同世界其他城市有紧密联系。更重要的是,这些城市继续扮演着联系全球的角色。

  追根溯源

  世界城市最初源于歌德

  创作“世界城市”一词的“第一人”,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教授萨斯基亚·沙森日前接受《法制晚报》记者独家采访时说出了“世界城市”的来源始末。

  沙森称,“世界城市”一词最初是来自德国作家歌德的作品,当时被称作“Weltstadt”。在他的眼中,威尼斯是当时数一数二的世界城市。自歌德之后,世界城市一词就被广泛地应用。

  沙森说,1991年她在作品中提到了“世界城市”一词,是针对全球化这一问题提出的。相比于歌德的世界城市,她认为叫“全球城市”更贴切。从这个意义来看,现在的威尼斯仍然是世界城市,但是却不能定义为“全球城市”。

  “我认为北京和上海既是世界城市也是全球城市。而中国的深圳正在努力向全球城市发展,但是发展得还不够。”沙森说。

  萨斯基亚·沙森

  应该拥有政治经济双面性

  沙森进一步指出,目前的世界城市应该拥有“双面性”——经济与政治。从经济层面上,全球城市具备所有的能力、资源和监管框架,能够承载全球的公司和市场的运营。

  而在政治层面上,全球城市拥有新一种类型的政治,那就是对城市空间的竞争。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等,能够解决全球出现的冲突。

  英国著名城市规划学家,《世界城市规划》一书作者安迪·索恩利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也表示赞同,他认为“世界城市”最传统的定义是世界经济系统中的高层领导控制中心。

  索恩利教授认为,这也就意味着世界城市要是国际银行和跨国企业的总部所在地。这些机构能为全球顶级商业提供支持,像会计、咨询、市场营销、法律支持等业务能够最大限度最好地进行。

  这些机构所开展的活动也能够吸引全球顶级精英汇聚于此。而这些精英所带动的就是奢华饭店和休闲娱乐场地的需求。

  当然,这只是世界城市构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他的还包括了这座城市是否具备大都市的特性,以及是否有多元和活泼的文化生活环境等等。

  标准之辨

  “国标”13条北京撵上了巴黎

  全球化与世界级城市研究小组与网络(GaWC)对世界城市的标准定了13条(见表)。对于这个标准,沙森的评价是“作为全球最知名的世界城市研究小组,其标准具有权威性,但现在的标准与之前又略有不同”。

  她说,在满足全球城市的标准时,每个国家都遇到的主要挑战是收入的不平衡。

  她认为,墨西哥城、圣保罗和孟买之所以在排行上比较落后,就是因为太多的人口造成了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太多的穷人、太多无家可归的人和病人、太多的老人和贫困的工人。这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原因。

  按照这个标准,2008版GaWC公布了世界城市的分级名单,处于顶级阶层的Alpha++只有纽约和伦敦两个城市,而仅次于这两个城市的Alpha+则包含了香港、巴黎、新加坡、东京、悉尼、北京和上海。

  专家解读

  为啥伦敦纽约卫冕世界城市?

  总部多少是硬指标

  伦敦大学城市与历史地理教授、皇家霍洛威大学地理系主任大卫·吉尔伯特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世界城市对国际资本的地域分布特别关注。

  他认为,是否有全球影响力的金融市场,以及500强企业、银行、管理咨询和会计等全球关键服务性领域总部是否设在这个城市,都是世界城市关键指标。

  从这可以看出,纽约和伦敦之所以成为分级中顶级的世界城市的原因。而像东京、巴黎、香港和法兰克福由于在这方面的实力对比不及这两大城市,只能屈居下一级。

  股市面向全球开放

  英国著名城市规划学家索恩利教授也表示,“世界城市”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在全球经济的背景下,它是位于金融交易和金融市场的中心地带的。

  他认为,纽约,伦敦之所以成为顶级世界城市的优势之一就在于它们的股票市场是面向全球开放,并且24小时覆盖全球资金的流动,而其它城市在这方面并不具备优势。

  语言劣势把东京拉下马

  此外,相比于东京,纽约和伦敦还有另一个成为世界城市的优势,那就是在这两个国家使用的是全球性的语言——英语,而且它们的公司和金融程序对外是开放的,所以这两个地方是离“金融和商业”最近的。

  而东京相对来说内部交易更为封闭些,同时日语和法律上的程序使得外企更难进入。这也是为什么在过去的15年内很多国际商业机构都纷纷转向新加坡和香港等地的原因。

  伦敦纽约有哪些前车之鉴?

  1.伦敦建议

  世界城市得保持竞技状态

  作为世界城市的伦敦和纽约,它们在建设之初遇到了哪些困难?对于我们来说又有哪些经验和建议?本报记者采访了这两大城市的规划设计部门,希望能对北京的世界城市建设提供前车之鉴。

  针对伦敦未来发展问题,英国著名城市规划学家、《世界城市规划》一书作者安迪·索恩利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没有哪个城市能够打保票说能够永久地成为世界城市,它必须跟运动员一样保持着“竞技状态”。

  他说,伦敦一直致力于与时俱进发展政策来维持其在世界城市中的竞争优势。2000年,伦敦成立了新形式(直接选举市长等)的市政府,希望借助一个“有活力和清新的领导政府”继续推动伦敦作为一个世界城市前进步伐。

  同时伦敦还需要一种战略的眼光去“引领世界城市”,这从2004年发布的“伦敦计划”(现在正在修订最新版本)中就可以看出。

  整个伦敦遵循这些政策,同时为世界城市的商业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新发展的城区(CBD)、金丝雀码头地区和迅速进入城市的良好的机场设施、为世界精英准备的宜人高档住房和休闲设施等都是伦敦努力开展“世界城市”建设的措施。

  2.纽约建议

  北京当务之急建宜居城市

  而对于纽约的经验,美国规划协会秘书长苏解放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的回答多少有些出人意料。

  他认为,目前世界城市并没有一个特定的标准,并转而强调,每个城市都应该“做自己”,我们可以向其他城市学习,但首先要深入了解所在的城市,是什么使其具有唯一性,并且如何在这一基础上建设。

  作为一名顶级的规划专家,苏解放表示,北京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本身就是一座伟大的城市,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建成一个适宜居住的城市。

  苏解放认为,北京应该注意人文精神、历史感和趣味的留存,“北京应向适宜人居住的方向努力,它现在给我的印象是到处是汽车,而一个被机动车充斥的城市不会是一个适合大多数人生活的好地方。”

  GaWC版世界城市标准

  1.国际性、为人熟知(如,人们常说伦敦,而不是英国伦敦)

  2.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且具影响力大(如作为联合国总部所在地的纽约)

  3.有相当大的人口

  4.有重要的国际机场,作为国际航线的中心

  5.有先进的交通系统,提供多元化的运输模式

  6.有先进的通讯设备,有助于跨国合作

  7.亚洲城市要吸引外来投资,并设有相关的移民社区

    8.拥有国际金融机构、律师事务所、公司总部(尤其是企业集团)和股票交易所,并对世界经济起关键作用

  9.拥有蜚声国际的文化机构,如博物馆和大学

  10.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如电影节、首映、热闹的音乐或剧院场所;有交响乐团、歌剧团、美术馆等

  11.有强大而有影响力的世界性媒体

  12.有强大的体育社群,以及举办国际体育盛事的能力和经验

  13.在近海城市中,拥有大型且繁忙的港口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运营管理:北京中城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合作联系电话:010-62530116、18600196839
投稿邮箱:zhongchengwang2020@163.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 京ICP备20003710号-1

北京市公安局网站备案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1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