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威海市:学习实践 筑创新高地 建宜居城市
中城网2010-03-15 09:15:06
人民城市网2010年3月15日山东威海消息 据《大众日报》(记者 任松高 彭辉)报道,威海以“坚定信心,攻坚破难,建设创新开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新威海”、“强基固本、富民强村、统筹城乡、科学发展”为实践载体,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威海把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威海市加快建设高层次人才聚集区、产学研结合密集区和科技成果转化汇集区;围绕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着力打造海产品生产加工、船舶修造等六大基地;围绕建设高端产业聚集区,加快推进十个高端产业聚集园区建设;大力建设精品城市,环翠楼等城建工程加快推进,获得“国家森林城市”荣誉称号。
转变作风,优化环境。威海市深挖减负潜力,取消调整收费项目262项、减轻企业和社会负担1.2亿元。加强了行政审批中心建设,审批项目集中率由40%提高到71% 。狠抓机关工作纪律整顿,认真实施了禁酒令。分包企业的市级领导和110名企业特派员2009年累计帮助企业争取各类资金23.2亿多元;各参学单位主动为企业、为市级100个重点项目上门服务1570多次。
抓新增长点、抓发展后劲、抓结构调整、抓扩大开放。威海市组建了12个产业招商办公室,引进过千万美元的外资大项目31个、过亿元的内资大项目63个;加强了对100个市级重点项目的督查调度和跟踪服务,完成投资350.5亿元;适时出台了稳定外需的7项政策,落实了33亿元出口货物退免税,设立了900万元专项资金强化出口企业扶持和重点市场开拓;在全市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典型经验在全国推广;启动了十大高端产业聚集园区建设,实施过亿元项目38个、过10亿元项目16个。
威海坚定不移地以蓝色经济区、高端产业聚集区、自主创新高地和生态宜居城市为发展方向,实现了经济持续稳定回升。
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969.4亿元,同比增长12.8%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11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226元,分别增长8.5%和8.6% 。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