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城搜索

保定市:历史文化名城向“绿色宜居城”迈进

中城网2010-03-15 09:32:50

    人民城市网2010年3月15日河北保定消息 据《保定晚报》报道,近年来,保定市积极建立现代林业产权制度,加快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步伐,不断推进全市城乡绿化和林业经济发展,阔步迈向“绿色宜居城”。

  造林绿化谋求新突破

  2010年全市造林绿化将取得新进展,完成造林45万亩以上,义务植树1400万株,完成育苗3万亩,果品产量达到115万吨,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68亿元。确保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3%。以下,确保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4%。以下。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逐步深化

  针对明晰森林产权中“均股”、“均利”形式存在的不规范、不透明、不知情现象,保定市林业系统着力整改完善,重点解决了县与县、乡与乡、村与村之间存在的地界不清、权属不明等问题。

  目前,全市已明晰产权面积1214.7万亩;登记发证面积1142.9万亩,发证15.9万本;阜平、涞源、易县、唐县、涞水、定兴、雄县、满城、曲阳等9县均建成了森林资源流转中心,并已挂牌营运。2009年,全市流转林地65宗,面积3.651万亩,流转金额达5510万元;办理林权抵押贷款23宗,面积348.95万亩,贷款金额达3539万元。

  科技兴林日新月异

  围绕科技兴林,保定市加快了县级技术推广站建设步伐。在完成易县、安国两县(市)改革试点基础上,全市又在涞水、阜平、唐县、满城、曲阳、望都、蠡县等7个县建成25个林业技术推广站。

  2009年,全市林业科技推广、果品检测取得明显成效,累计推广先进技术12项,面积达63万亩;实施无公害果品安全生产监管,完成果品抽样123个,合格率为100%;全市无公害果品基地认定面积达10万亩。

  依托科技支撑,保定市造林质量不断提高。全市山区县推广了轻基质容器育苗和容器苗造林技术,实现了常规树种向景观树种的延伸、生态林向经济林育苗的拓展。容器苗造林使山区造林成活率由原先的40%提高到80%以上。

  林业产业结构日益优化

  2009年全市新发展果树面积7.5万亩,树体改造25万亩,果品产量突破115万吨,销售收入达23亿元;出口果品3.6万吨,创汇2.2亿美元。

  目前,全市已拥有9条现代化选果线,果品分级处理能力达到11.5万吨;拥有储藏库115个,储藏能力达8.25万吨;圆满完成了阜平10万亩大枣示范区四期工程建设。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运营管理:北京中城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合作联系电话:010-62530116、18600196839
投稿邮箱:zhongchengwang2020@163.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 京ICP备20003710号-1

北京市公安局网站备案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1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