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市:青白江区绘就低碳经济线路图 要造生态宜居城
中城网2010-03-17 09:12:29
人民城市网2010年3月17日四川成都消息 据《成都商报》报道,从因“沱江污染”而震惊全国到成为“四川省生态区”,再到刚刚获得的“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老工业基地———成都市青白江仅用了几年时间,就实现了华丽转身。站在新的起点上,在成都全市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长远目标的号召下,成都市青白江没有停下脚步,而是更加坚定地通过建设全市低碳经济发展试验区来打造成都北部的生态宜居之城。
把生态提高到战略高度
工业在对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了后遗症———环境污染。这在老工业基地青白江尤为典型。2004年前,全区工业废水和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放强度均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加之城市基础设施严重滞后,青白江曾被戏称为“路难走、气难闻、水难喝”的“三难”地区。脆弱的城市环境成为了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
2005年以来,成都市青白江区委确定了“生态立区、工业强区、物流兴区、商贸活区,建设成都北部新城、构建和谐青白江”发展战略,把“生态建设”首次提到了战略高度。随之而来的就是一场全民参与的城市绿化建设战役。先后30多亿元投入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中,生态环境和人居质量得到了大幅度改善。现在的青白江,不仅甩掉了污染重灾区的帽子,还先后通过了全省首批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区验收、省级生态区验收,正朝着国家级生态区迈进。
绘就低碳经济线路图
按照成都市委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新要求,成都市青白江开始谋划如何更加有效地改善人居环境。在认真审视、深入研究之后,成都市青白江大胆决定:探索低碳经济。
到2012年,建成具有示范作用的低碳经济示范区。全区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减少15%;到2015年,全区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减少30%;到2020年,全区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减少60%———在这幅线路图的指引下,一场涉及全区各个层面的低碳经济战役打响,也在全社会掀起了新一轮的公民参与热情。
2009年元旦大假刚过,成都市青白江区农发局得到成都市农委的通知,将全力申请,力争将华绿生态园区或西江月农业生态园区作为市低碳农业经济示范园区。截至2010年1月,青白江区共审核建筑节能项目3个。
“生态携产业齐飞,环保与建设并重,新城共山水一色,文明伴和谐同行”。今天的青白江,新城与老城相得益彰,工业化与新型城市化建设并行不悖,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座天蓝、水秀、气爽的宜居新城将崛起在成都北部。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