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口市:市委书记陈辞提出打造宜居宜业宜学宜游品位之城
中城网2010-03-29 10:42:28
人民城市网2010年3月29日海南海口消息 据《海口晚报》(记者 光明)报道,近日,海口市发改委组织召开《海南国际旅游岛海口市建设发展规划纲要(讨论稿)》(下称《纲要(讨论稿)》研讨会。《纲要(讨论稿)》将海口战略定位为:国际旅游岛品位之城、旅游业改革创新示范市、绿色低碳城市、全省综合服务中心、全省现代服务业中心、区域经贸文化交流中心。与会专家认为,《纲要(讨论稿)》务实创新,全面阐述了未来10年海南国际旅游岛海口市建设发展的基本思路、空间布局、主要任务和支撑措施,是海口市今后建设发展的基本蓝图和行动纲领。 一部综合性战略性前瞻性规划 2009年12月31日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的第二次重大历史性机遇。《意见》出台后,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辞在“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动员大会”上发表了题为《发挥国际旅游岛中心城市作用 打造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品位之城》的讲话,明确了海口作为省会城市,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中应承担的职责,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海口市成立了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领导小组,由市委副书记、市长徐唐先任组长。同时迅速启动《纲要》编制工作,由市发改委牵头,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市委政研室、市政府研究室等16家单位专家参加的撰写组开始撰写。大家认为,海口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中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对全省国际旅游岛建设起到的是省会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和综合保障作用,因此这份《纲要》应该是一份涵盖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的综合性、战略性、前瞻性规划,它应该是“十二五”规划的指导。《纲要》规划期参考省里的规划,设定为2010-2020年,并建议每5年修订一次。 未来10年基本蓝图和行动纲领 从研讨会上获悉,《纲要(讨论稿)》提出未来10年,努力把海口建设成为经济发达、城市精美、民生殷实、文化繁荣、生态良好、社会和谐的“宜居、宜业、宜学、宜游”品位之城。将海口战略定位为:国际旅游岛品位之城、旅游业改革创新示范市、绿色低碳城市、全省综合服务中心、全省现代服务业中心、区域经贸文化交流中心。《纲要(讨论稿)》重点提出强化省会中心城市功能,包括综合服务功能、城市化进程、城市旅游化改造、城市精细化管理4个方面内容。此外,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包括发展全省现代服务业中心、热带现代都市农业、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新型工业3个方面内容。在全省现代服务业中心方面,则有8个支撑:旅游业、现代物流业、商贸与会展业、休闲娱乐与康体保健业、文化体育产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中介服务业。《纲要(讨论稿)》明确,到2020年国际旅游岛海口建设发展的主要任务基本完成,以旅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在国际国内具有较强竞争力,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中心城市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城乡实现一体化发展,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和谐社会建设取得长足进步,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人民生活幸福指数名列国内前茅。 广泛征求意见力求更科学完善 2010年3月26日召开的研讨会上,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清华大学、中山大学等岛外单位专家和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省发改委、省旅游委、省财政厅等岛内单位专家就《纲要(讨论稿)》进行研讨。专家们一致认为,海口要抢抓机遇,找准角色和定位,充分发挥省会中心城市功能,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纲要(讨论稿)》内容涵盖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方面,是海口市今后10年建设发展的基本蓝图和行动纲领。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原副院长王永治认为,《纲要(讨论稿)》厘清了海南国际旅游岛海口市建设发展的基本思路、空间布局、主要任务和支撑措施,可操作性强。中山大学经济与管理学教授申曙光认为,《纲要(讨论稿)》全面、务实、创新。既有指标体系、又有项目支撑,还强化了保障措施,便于落实。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教授李奕秋认为,在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中,海口应该突出旅游业,要加大人才引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研究员项安波认为,应该加大城市综合防灾力度。国家发改委宏观院产业所专家蓝海涛则建议,要加强幼儿教育。专家们认为,《纲要(讨论稿)》还用较大篇幅突出建设全市人民的幸福家园,着力解决住房、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体现了海口市委、市政府让全市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愿望和决心。 据了解,《纲要(讨论稿)》编制已经历了两轮重大修改。此次研讨会上专家提出了很多很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海口市发改委还将认真研究采纳,并进一步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下一步要报经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再经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再实施。
|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