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曲阜市:打造生态宜居名城
中城网2010-06-07 17:14:19
人民城市网2010年6月7日山东曲阜消息 据《济宁日报》(通讯员 张明哲 王金平 刘国良)报道,曲阜市打造生态宜居名城。
走进曲阜,外地人说小城变“洋气”了、有“灵气”了;曲阜人则在天蓝了、楼高了、灯亮了、路宽了的现实中感受着身边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曲阜市坚持“规划引领、主动而为、重点突破、共享成果”的原则,把握“保护复兴古城、优化提升老城、加快崛起新城”的工作方略,高起点规划建设,大投入整治城市环境,高标准绿化美化,和谐生态宜居城市初露端倪。
城市添新绿——提升名城“肺活量”
一场透雨过后,沂河公园里处处是晨练的居民。“这里草木青翠,空气清新,天天来锻炼身体,心情特别舒畅。”正在打太极拳的王大爷说。这个市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原则,以建设人和自然和谐共存的城市为目标,着力打造城市“绿肺”,逐步形成了以大同路、春秋路、东西104国道等主要道路绿化为骨架,以沂河公园、孔子文化会展中心、民族公园等为重点,以庭院绿化为突破口的绿化格局。坚持绿化建设和养护管理“两手抓”,加强对绿地、林地的养护,确保新植苗木成活率在95%以上,城区绿化面积达300万余平方米,城区内绿化覆盖率达34.46%以上。
郊区变城区——构建城乡“快车道”
“以前进趟城,在乡间小路绕来绕去,费力又费时。如今,城市主干道修到了家门口,还装上了路灯,不知不觉自己已经身处城中了。”随着这个市城区面积逐步扩大,该市李官庄村“变身”社区,村民也过上了城市生活。
曲阜市依托资源优势、经济基础和独特的儒家文化元素,注入现代活力,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做大做强城市个性,不断提升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按照“西区拉开框架、快速膨胀,东区完善功能、提升水平”的要求,西区启动框架延展工程,新建工业二路,完善污水管网、排水设施;东区实施创业大道北延、纺织北路东延、火车站路翻修工程,新建热源厂和热力管网。同时,多方筹资对东关大街、天华路等10条街巷进行翻修,在展现城市形象主窗口的同时,使城区面积迅速延伸。“两条路一条街,一支香烟转一圈”的旧城区,已成为曲阜人的记忆。如今,这个市城区面积增加到20余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增加到15万余人,城区道路总里程增加到270余公里,路灯增加到30727余盏,自来水管道长达7600余米,供气管网长达4200余米,供热管网长达3300余米。
以人为本——增强群众“幸福感”
城建所展示的成果不仅是宽敞的街道、漂亮的楼房、五彩的灯光,更要体现民之所需,民之所想,民之所盼。为此,这个市坚持富民、惠民、利民的原则,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使城市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广大群众对优化居住环境的需求提出更高的要求。一组组数据,可以窥见这个市改善居民住房条件、大幅提升城市形象的细节:全力实施10大类57个重点城建项目,计划总投资34.5亿元,完成年度投资约29亿元。新建天然气管网3万余米,新建改建供水管网1万余米,新建9处地下垃圾转运站。2.5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正加紧建设。同时,紧紧围绕城镇居民的“水、电、医、学、路”等问题的解决,先后完成为民承诺办理的10件实事,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明显提升。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