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海市:三年打造宜居临海
中城网2010-07-21 16:48:05
人民城市网2010年7月21日浙江临海消息 据《临海新闻网》(记者 郑 娟)报道,临海市三年打造宜居临海。
从2010年起至2012年,;临海市将用3年的时间打造出一座“天蓝、地绿、水清、气爽、景美”的宜居城市,提升城市环境优美度和生活便宜度。
2012,临海是啥样?日前出炉的我市《宜居城市九大行动三年实施计划》,向我们描绘了一份并不遥远的2012临海蓝图,今后三年内,临海市将重点围绕能源、建筑、交通、大气、固体废物、水、生态等领域实施九大行动,梦想正在变为现实。
市区污水管网建设完成
市委、市政府在生态保护上一直不遗余力。2010年,将建立生态补偿基金,同时出台生态保护配套政策。对市级及以上重点污染源将全部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
企业污染方面,2010年将实施东部电镀企业搬迁整治工程,东部8家电镀企业都将搬迁到医化园区电镀集聚区;2012年,水洋化工区块医化企业逐步退出。
建立完善重点企业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控系统,实现对废水重点污染源实时监督。2010年完成14家企业在线监控设施验收,新启动20家企业。
3年时间里,临海市将逐步完成洛河北延伸段、大寨河南段河道整治工程及东方大道洛河桥工程、东湖换水工程。到2012年,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和江南污水处理厂将建成投运,市区污水管网也将建设完成,通过建设镇级污水处理工程,镇区生活污水处理率也将达到60%以上。
医疗废物100%收集处置
3年行动计划打算通过实施蓝天工程,改善市民的“呼吸质量”。
深化工业废气整治,围绕规范化排污口建设、固废管理、完善废气收集等方面,对27家医化企业下达129项整改措施,目前已完成80%;对医化基地10家废气污染企业进行了深化整治,完成了4家企业4吨及以上锅炉的高效脱硫设施建设。计划通过3年时间,使医化园区医化企业基本实现稳定达标排放。
实施清洁能源,严格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2010年启动医化园区集中供气扩建工程,2012年投入使用;对在道路上行驶的排放黑烟或者其他明显可见污染物的机动车要进行查处,到2012年,机动车排放污染物经检测不合格的,将不予办理车辆年检登记手续。
记者了解到,为防治扬尘污染,2010年将在城区全面推广使用商品混凝土,试点推广商品砂浆,推行工地渣土运输许可证制度。2012年,在城区施工现场将杜绝混凝土、砂浆搅拌,道路运输杜绝抛洒滴漏。
此外,将实施固废工程,集中处置危险废物和工业固废综合处置利用,三年完成6家污染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完成不少于24家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医疗废物做到100%收集处置,并逐步规范化和法制化。今年还将启动实施垃圾焚烧发电工程,2012年完成投入运行。
构建“品种丰富、层次错落”的城市园林植物群落
未来3年,临海市将依据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构建“品种丰富、层次错落”的城市园林植物群落。新种植乔木6万株,并逐步完成临海大道绿化、临海大桥北桥头公共绿地及治水公园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城市绿地在恢复生态方面的功能。
实施清扫工程,新建2座垃圾中转站,大洋区块三年新建10座公共厕所,城区粪便全部入网无害化处理。三年购置8辆机械清扫车,机械化清扫率达到50%。
此外,还将实施宁静工程,2012年,计划新建噪声达标区2至5平方公里,机动车禁鸣区、禁拖区从城区东扩至洛河。
实施精品城市建设
突出古城历史文化内涵的挖掘和自然风貌保护,加快建设古城文化圈;实施靖江广场等地标性工程,加快建设靖江商务圈;以打造最佳居住地和城市核心生态休闲区为目标,加快建设灵湖休闲圈。
加快三江湿地保护开发,2012年完成一期工程,同时启动二期1平方公里工程建设。完成灵江两岸概念性规划编制,深化完善大田港两岸景观规划,推进灵江、大田港沿岸建设。
此外,我市还将启动宜居社区建设,三年完成3个旧住宅小区改造,市区东部、江南及东部区块将各增设或搬迁1家市级医院,配套建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增加1800个停车位
在3年行动计划中,我市将着力提升新城区服务功能,缓解老城区交通压力。
2010年启动建设新中心菜场,2011年主体工程完工并投入使用;建设靖江广场大型商贸中心,2010年完成规划方案评审、土地招拍挂,落实招商,争取2012年部分投入使用;建设大洋中心幼儿园改扩建工程,2010年制定布局规划,2012年完成,并启动大洋二小建设;2010年启动建设市民文化中心,2012年投入使用。
完成对城区重要路口交通指示灯和主要路段人行道改造,增加城区停车位,2010年完成600个,三年计划完成1800个。
此外,编制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实施城市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提高公交快速性;建立城市停车诱导系统,引导车辆进点进线,有序停放。
实物配租覆盖面达到在保数的60%
未来3年,临海市将以“住有所居”为目标,建立健全以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为主要形式的住房保障机制,着力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苦难。
2010年将完成510套经济房分配销售工作,2010至2012年,每年通过新建、配建和货币补贴等渠道新启动5万平方米经济房;2010年将出台低保2.5倍廉租住房保障扩面工作政策,从原来低保标准的2倍以内扩大到2.5倍,2010年启动,2012年实物配租覆盖面达到在保数的60%。
农村居民居住环境也有望大变样。据介绍,通过全面深入推进农民康居工程建设,这三年要使平原村基本完成村庄整治,城中村改造完成90%,山区村整治达到80%。基本做到全市旧房应拆未拆的全部拆除,农民建房应建未建的全部落实。
实施1%文化计划
依托临海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建设具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特点的宜居城市。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1%文化计划项目,2010年将出台政策启动5个项目,三年内完成15个项目。
开展旅游文化研究与体现,江南长城景区、桃江十三渚等重点景区充实文化元素,建设括苍山露营基地、九台沟登山基地。加快城市“绿道”建设,今年将启动对牛头山至括苍山城市绿道的规划编制工作。
设计富有地域特色的城市标志,增添城市雕塑,2010年做好调研规划设计方案。
推广市民信用卡
以提升群众生活质量为目标,有步骤、分阶段地推进“临海市民信用卡”项目建设,包括市民信用卡、公共自行车服务中心、公交附卡服务中心组建,2010年11月完成系统开发,并进入试运行,2010年12月完成第一期建设,发卡10万张。
同时,编制自行车公共交通系统发展专项规划,建立自行车慢行系统,三年建成150个自行车公共交通站点,方便群众出行,倡导绿色生活。
每年建设100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年内启动建设市综合养老机构,同时每年建设100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三年建成300个;增加各类老年性福利机构总床位数,三年达到5300张以上,形成综合服务中心、民间养老机构和居家养老多措并举的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此外,2010年还将启动建设青少年活动中心和儿童乐园,为青少年创造更加宽松舒适的成长环境。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