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临海市“宜居城市”建设工作信息简报(第3期)
中城网2010-07-28 15:08:44
中城国建•人民城市网2010年7月29日浙江临海消息 浙江省临海市建设规划局“宜居城市”办公室2010年7月22日印发《宜居城市》建设工作信息简报第3期。摘编如下:
【李志坚市长检查宜居城市创建工作提出了四点要求】 2010年7月13日,临海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志坚检查了宜居城市创建工作的重点项目落实情况。在检查位于大田街道山前村的经济适用房项目时,李市长强调,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是政府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责任,也是关心民生的具体体现,有关部门应尽快搞好经济适用房配套工程,让符合条件的居民尽快住上新房。在检查位于大洋街道的市华润燃气有限公司天然气站场建设工地和新区中心菜场第二选址点时。李市长说,天然气的开通将是临海百姓生活的一件大喜事,要将安全问题放在首位,强化安全措施,广泛宣传安全知识,确保站场的施工安全、运行安全和居民使用安全;要抓紧确定新区中心菜场选址,争取早日启动建设,以方便新城区居民购菜,减少老城区交通压力。
在听取了市建设规划局、市发改局、市财政局、市国土局、大洋街道、古城街道等单位关于宜居城市创建工作情况汇报后,李市长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宜居城市创建工作非常紧迫,各有关部门、各镇(街道)必须树立紧迫感,保持只争朝夕的工作精神状态。二是要突出重点,分清主次,找准工作的着力点。今年的重点工作是抓项目,抓工程项目的开工、抓工程项目的进度。当前要尽早协调解决垃圾焚烧发电工程抽水机埠建设政策处理、靖江路电力高压线改造、新区中心菜场建设等问题。三是要尽快建立合理的工作体制、机制,密切配合,狠抓落实,保证工作效率。四是要进一步营造建设宜居城市和精品城市的舆论氛围,带动市民积极参与、主动参与建设。(宜居办)
【临海市举办宜居城市专题讲座】 2010年7月22日晚,我市在台州影剧院邀请了宜居城市(中国)研究中心主任罗亚蒙作《宜居城市科学概念、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规划建设》的辅导报告。进一步深化全市广大干部对宜居城市的认识和理解,切实增强创建宜居城市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推进宜居城市创建活动。
罗亚蒙主要从宜居城市概念的提出背景、基本内涵、科学评价指标体系、规划建设实践、宜居临海规划建设的几点建议等五方面进行阐述,报告中使用大量科学的数据和事例,整个报告主题鲜明、主线清晰、理念新颖、内容丰富,对我市全面建设宜居城市,提升城市竞争力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宜居办)
【罗亚蒙为我市宜居城市建设提出了三点建议】 中国城市国际协会会长、宜居城市(中国)研究中心主任罗亚蒙日前来我市指导宜居城市创建工作。通过对主城区和东部滨海新区的考察,罗亚蒙对我市创建宜居城市工作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古城文化圈以 疏为主。发挥疏解功能,疏散人口,疏朗空间,美化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弘扬历史文化,复兴古城。二是灵湖休闲生活圈以做加法为主,完善配套商业设施、文化设施、基础教育设施、社区医疗卫生设施等。三是东部滨海新区以宜居要求统筹规划。东部滨海新区建设,可为宜居临海提供可持续经济支撑,作为一个面积、人口都将可能超过临海主城区的一个独立城区,应当按照宜居的一般要求和区域特殊性,统筹规划。(宜居办)
【缓解台州医院交通拥堵 府前街开始拆迁】 台州医院是台州市唯一一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坐落在我市老城区,2009年门诊量为160万人次,日汽车流量达15000车次。由于人流和车流过于密集,造成医院周边道路经常堵车。为缓解交通压力,市政府决定对府前街进行改造,实行先拆迁、再拓宽、后回建的步骤,打通回浦路与巾山路。目前正在实施第一步拆迁工作,拆迁期限从5月21日开始直至11月22日,历时6个月。
拆迁范围西起府前街,东至临海中学、台州市机关宿舍楼西侧,南起巾山西路,北至回浦路,全长约180米,拆迁占地面积3869.58平方米,拆迁建筑面积3281.18平方米,拆迁户数达42户。
回建工作根据《临海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要求,按规划拓宽道路,重建二至三层仿古风格的建筑,回建总面积约为3906平方米,主要用于安置本区块被拆迁的住户。此外,还将通过对府前街现有临街建筑的立面整治、改造及功能调整和建筑美化等手段,进行历史建筑的有机更新,将其打造成一条极具江南特色的古街区。
府前街拆迁改造工作将于今年年底全面完工。届时,府前街街面道路将由原先的4米宽度增加到10米,再加上道路两侧新设人行道,总宽度将达到13.5米。道路变宽利于车辆行人的快速流动,两侧古建筑风格的房屋也将成为古城的一道美丽风景。(宜居办)
【我市510套经济适用房年底前可交付使用】 山前小区510套经济适用房建设进入最后的收尾阶段,年底前510户低收入家庭可入住新房。 山前小区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40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54000多平方米,共有经济适用房510套。建成后,由政府定向供应给城镇低收入职工家庭,每户家庭限购一套。同时在建的还有192套廉租保障房,为城镇特困家庭提供实物住房。目前,工程正在进行最后的道路和绿化施工,房屋建筑面积测量正在同步跟进,整个工程在加速推进。 (宜居办)
【三江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生物资源调查通过评审】2010年7月20日,由台州学院承担的“三江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生物资源调查”项目通过了专家评审。该调查自2009年7月始,历时一年,对临海市三江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生物资源进行了全面普查,共调查到885种生物,包括植物381种,动物504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7种,入侵物种23种。编制了临海市三江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生物资源名录并建立了该湿地公园的生物资源标本库。调查成果为下一步推进三江湿地建设和管理等方面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资料和科学保障。(宜居办 周英)
【临海市出台政策限期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 为减少建筑扬尘对空气环境的影响,我市出台了《关于开展限期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砂浆)工作的实施意见》(临政发〔2010〕40号),限期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砂浆)。文件规定,从2010年8月1日起,我市镇(街道)建成区内所有新开工建设工程(特殊工程除外),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一律使用预拌混凝土,并积极推广使用预拌砂浆。从2011年1月1日起,古城街道、大洋街道等2个街道建成区内所有新开工的建设工程(农民自建住宅、家装等小型建设工程除外),禁止现场搅拌砂浆、一律使用预拌砂浆。根据实施情况,我市将逐步扩大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砂浆)的区域范围。 (市建设规划局 吴秀德)
【临海市公共自行车建设进展顺利】 建立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是我市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自启动以来,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一是成立了临海市公共自行车发展有限公司。市建设规划局会同国资局,以最短的时间组建了公司领导班子,并办理了公司工商注册。目前公司已正式成立,办公地点暂设于建设大楼21楼,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二是确定20个站点选址。通过临海论坛、中国临海、临海市建设规划局等网站向市民征求意见,根据反馈意见,结合实际情况,最终确定了崇和门、耀达商场等20个站点作为第一期建设站点。
三是初步确定公共自行车站亭式样。联系了我市4家信誉较好的广告设计公司,进行公共自行车亭站式样设计,经过筛选,结合临海古城文化,充分考虑实用性,最后确定了公共自行车站亭式样。
四是收集各式自行车款式,选择最佳公共自行车式样。为了能挑选较好的公共自行车投放临海市区使用,公司联系了国内永久、凤凰、飞鸽等知名厂家,收集自行车式样,本着安全、经济、实用的原则进行选择。
8月份公共自行车建设主要做好以下工作:结合市区实际情况,对20个站点进行放样及明确接电线路;委托专业设计单位,完成亭棚施工图及预算编制,并在政府采购网站发布招标信息;确定自行车式样,选择自行车颜色,完成自行车整体图案设计,并在政府采购网站发布招标信息;完成自行车锁止器及相应的软件硬件采购工作;动工建设自行车站亭的光缆接入;招聘公司工作人员3名,其中1名文职,负责公司内务及简报,2名建设管理人员,负责建设任务。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