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兴市:努力建设城市宜居、市民幸福的绿色家园
中城网2010-09-29 17:28:59
人民城市网2010年9月29日江苏省宜兴市消息 据《宜兴日报》(赵辉 何洁蕾)报道,努力建设城市宜居、市民幸福的绿色家园,毛小平就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进行动员部署。
2010年9月28日,无锡市委副书记、市长毛小平在无锡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会议上,对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作了动员和部署。毛小平要求,全市各区、各部门要群策群力,共同探索,以志存高远的胸怀和脚踏实地的作风为建设城市宜居、市民幸福的绿色家园而不懈努力。
毛小平说,建设生态文明,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对科学发展观内涵的丰富和深化。以历史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只有从无锡所处发展阶段和生态环境质量的实际出发,科学认识生态文明建设内涵,准确把握精神实质,深刻挖掘促进人与自然、发展与环境和谐的本质要求,实现重点领域的率先突破,才能真正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毛小平指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在于科学发展,基础在于做美环境,根本在于改善民生。生态文明建设是对人类生产、生活和发展方式的一场革命,是一项包括建立生态经济体系、环境体系、制度体系和文化体系的庞大系统工程。无锡市委、市政府研究的“关于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先驱城市的决定”中,分三个阶段对至2012、2015、2020年的奋斗目标予以了明确,提出了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产业体系等6大体系的重点任务;“无锡市生态文明先驱城市建设三年行动纲要(2010—2012年)”对近三年的行动目标进行了细化、量化、具体化,确定了建设无锡中瑞?低碳生态城等十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工程的任务,明确了牵头部门和责任单位。现在要做的,就是要咬定建设生态文明先驱城市这一目标,在统筹全局的总框架下分清轻重缓急,远期把握方向,近期突出重点,根据阶段性具体目标和分工,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循序渐进地加以推进。
毛小平强调,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重点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牢牢抓住水环境治理这个关键。我们要深入推进以治太为核心的区域水环境治理,全力落实控源截污、河道整治、生态清淤、蓝藻打捞、污水接管等综合措施,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确保安全供水,努力实现太湖无锡水域水质逐年好转。
第二,狠抓节能减排和产业结构调整这个根本。各板块要对照“十一五”目标,严格落实责任考核,积极组织实施化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琉璃瓦和热电等4个行业整治整合,严肃查处违法行为,严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发展。按照集聚集约和“调高、调优、调轻、调绿”的要求,推进工业布局和结构调整,加快实施“退城进园”,大力发展集聚化、规模化、高水平、高素质的工业。同时,积极发展低消耗、低污染、循环型产业,实施“循环经济示范工程”,着力培育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每年新增10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全面建设太湖无锡水域沿岸纵深5公里循环经济带。到2012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在2009年基础上下降12%,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削减13.5%和10%。
第三,深入谋划城乡布局优化这篇文章。要根据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要求,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促进产业、城镇、人口的合理布局和有效集聚,加快完善三级城市体系。大力实施万顷良田建设示范工程,通过对农田综合整治和推进“两置换一转化”,建成较大面积的连片高标准农田,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优化区域土地利用布局,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现代农业、设施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等,三年内实施完成万顷良田建设工程总面积7.47万亩。全面推进以村庄绿化、河道清洁、新能源利用、资源循环利用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为重点的村庄环境生态建设示范工程,培育一批生态型、现代化新农村。
第四,坚持不懈推进绿色无锡建设这个重点。要进一步加强植树造林,改善城乡绿网、水网、生态林网,加强风景资源、生态公益林地等山地原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基地,加强生物物种、自然植物群落和生态群落的保护,维护城市生态安全,创造现代城市生活和自然田园之美生动融合的理想家园,建成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到2012年,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26%,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4%以上。在绿化规模增加的同时,努力在提高绿化的档次、品质、品位上下功夫,做到既要“绿化”,又要“美化”,还要“自然化”,最后要上升到“文化”的层次。要紧扣文化和生态两大主题,在充分挖掘城市人文特色和乡土植被特征的基础上,注重区域文化与绿化效果的有机统一,真正体现江南宜居城市的特色与风貌。
第五,着力突破体制机制创新这一瓶颈。要创新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安排,通过制度建设与创新,鼓励更多主体积极参与,创建更加公平的法制环境,完善更为灵活的政策调控工具,营造人人参与的社会氛围和外部监督机制。进一步健全政府宏观政策制定和导向机制,致力于制定阶段性的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环境政策,并有效促进产业和环境政策的协调融合。健全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和法律法规保障机制,侧重运用价格、财政、信贷、立法、监管等手段,建立实施一套全方位、多领域的宏观环境政策,调节和影响市场主体行为,实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第六,努力构建城市生态文化体系这个基础。要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保护发掘吴文化、运河文化、工商文化等生态文化资源,广泛开展“绿色机关”、“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系列创建活动,大力引导全社会建立起生态友好、绿色文明的消费模式、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加快构建具有时代内涵、无锡特色的全民生态文化体系,打牢资源永续利用、城市永续发展的内在基础。
毛小平还要求,要以一流新城树立生态文明建设样板。尤其是作为对无锡发展具有引领意义的太湖新城、蠡湖新城、锡东新城、江阴临港新城、宜兴环科新城等五大新城,要进一步抓好生态规划的完善和落实,探索制定鼓励新城低碳经济发展的创新机制和政策,要把最新理念和科技成果运用到新城建设中,责无旁贷地担当起树立全市生态文明样板的重任,使之成为体现和展示无锡生态文明水平的“城市最佳实践区”。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