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城搜索

浙江省临海市“宜居城市”建设工作信息简报(第5期)

中城网2010-09-30 11:53:14

    中城国建•人民城市网2010年9月30日浙江临海消息 浙江省临海市建设规划局“宜居城市”办公室2010年9月28日印发《宜居城市》建设工作信息简报第4期。摘编如下:

【陈加元副省长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提出四个基本目标】

    2010年9月2日至3日,浙江省副省长陈加元在省人力社保厅厅长乐益民等的陪同下,来我市调研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 在听取了台州市政府有关台州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进展情况和下一步工作打算后,陈加元充分肯定了台州市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同时指出,浙江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已经成为全省今年社会保障工作乃至整个民生工作的一个亮点,从发展趋势看,相比其他保险制度,它的覆盖范围会更广,保障对象会更多,社会影响会更大。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要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与保障对象的养老需要相适应,与其他保障制度相衔接,与政府的承受能力相统一。要围绕“参保人员基本覆盖,待遇水平基本相当,制度安排基本完善,能力建设基本适应”的目标,进一步加大参保缴费面,逐步提高参保待遇,不断完善制度建设,着力夯实基础。(摘录)

【市委书记尹学群要求古城街道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当前工作重点】

    2010年9月中旬,台州市委常委、临海市委书记尹学群在古城街道调研时强调,古城街道要围绕“三圈两岸”建设, 做好“古”字和“城”字文章,加快宜居城市建设。并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着重在三产发展上下功夫,深入研究城市的发展需求,按照城市统筹发展的原则,实行错位发展,想方设法引入适合古城发展的三产项目,不断完善城市要素。二是要着重在空间布局上谋求过江发展,这是古城未来的发展方向,要用战略的眼光提前做好规划。三是要着重在发挥古城特色上创出经验,古城具有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历史、文化和区位等优势,要把这些优势发挥好。

    当前的重点工作就是要围绕“三圈两岸”,加快宜居城市建设。要坚持精品城市的建设理念,高起点做好规划,加大城中村改造力度,提升城市品位和档次。要遵循“巾山要露山,古街要变厚” 的古城保护开发理念,科学规划,加快改造,不断丰富古街商业业态。要按照“城中村社区化、城郊村集聚化、一般村特色化”的要求,加快村改居工作,要加快推广应用“市民卡”和公共自行车系统,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古城街道是主城区,要率先起步,做好示范。  (摘录)

【《临海市宜居城市规划建设实践研究》项目启动 】

    日前,宜居城市专家组来我市开展实地考察调研,专家组由中国科学院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王震担任组长,成员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林业大学、南京河海大学等著名学术机构,以及国家环境保护部、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国家部门。调研期间,专家组主要就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分析评估,完成我市有关部门80项宜居指标相关文件、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开展问卷调查和市民访谈,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对我市宜居城市建设工作提出建议。在测评调研、咨询论证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临海市宜居城市规划建设实践研究》报告,预定今年10月底完成初稿,年底前后评审验收。(宜居办)

【住建部专家组考察三江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2010年9月14日,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专家组实地考察了我市三江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资源现状及保护情况。通过实地踏看及情况介绍,详细了解了湿地公园的规划、建设及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情况,对公园在湿地保护管理方面取得的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专家组指出,临海市三江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总体规划详细,建设思路清晰,自然资源保存完整,尤其是重点区域自然生态特色显著,作为台州首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在地区内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今后的建设中,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市民的湿地保护意识,完善湿地基础设施和界定标识,调整核心保护区设计,控制建筑小品风格体量,力求使三江湿地公园景观达到师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总目标。  (市建设规划局)

【10月1日起,临海市区生活用水每吨上调0.65元】

   从2010年10月1日起,临海市区包括古城、大洋、大田、江南、邵家渡五个街道和东塍镇部分地方的水价实行调整后的新价格。居民生活用水由现行的1.95元/吨调整为2.60元/吨;非经营性用水由现行的2.40元/吨调整为3.65元/吨;经营性用水由现行的2.65元/吨调整为3.85元/吨;特种行业用水由现行的3.60元/吨调整为5.30元/吨。水价平均每吨上调0.64元。同时,从水价中提取0.11元/吨作为生态补偿基金,用于牛头山库区的生态补偿,以更好地保护牛头山水质,使全市人民吃上安全水、放心水。(摘录)

【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重要部件完成招投标】

    2010年8月31日至9月1日,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中自行车锁车器、管理软件、停车棚和管理用房等四个重要部件在市政府采购中心进行了公开招标。经专家小组评标,自行车锁车器和管理软件由常州科新永安电子锁有限公司中标,中标价为76.7万元;公共自行车车棚和管理用房由浙江朱道模块集成有限公司中标承建,20个站点中标价为214.9992万元。标志着我市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进入实质性工程建设阶段。  (市建设规划局)

【今年临海市已下拨社会医疗救助资金267万元 】

    2010年8月底,临海市组织下拔今年第四批困难群众社会医疗救助资金950510元,有235人困难群众得到救助。至此,我市今年已累计下拨困难群众社会医疗救助资金2673990元,有918人(次)困难群众得到社会医疗救助。  (市民政局)

【30万元廉租住房保障资金全部拨付到户】

    2010年年,临海市加强了廉租住房保障家庭动态管理,新增廉租住房保障家庭16户,在保295户家庭通过复核,共311户列为2010年年我市的廉租住房保障对象。目前,廉租住房保障资金30万元已全部发放到每一户。  (市建设规划局)

【明年我市医保报销比例大幅上调】

    低(五)保户、重点优抚对象、一二级残疾人员以及80周岁以上参保人员免收个人保费,统一由市财政补助。参加农医保人员,住院可报医药费在5000元以下的,报销比例从40%提高到60%,5001至30000元的从45%提高到65%,30000元以上的从55%提高到70%;住院累计报销封顶线从4万元提高到6.5万元(连续参保三年以上的,从5万元提高到7.5万元);参加城医保人员,成年人住院可报医药费在10000元以下的,报销比例从50%提高到65%,10001至30000元的从55%提高到70%,30001至可报费用最高限额(14.5万元)的从60%提高到75%;住院累计报销封顶线成年人从5万元提高到约10万元,未成年人从8万元提高到约12万元。  (市社保局)

【市政部门三项措施确保国庆期间市区道路安全畅通】

    一是清理施工现场。国庆节前停止开挖城区道路,对已开挖路面着重做好施工留下的建筑垃圾清理工作,逐片清理,不留死角,国庆节前市区道路上的建筑垃圾基本清理完毕。二是做好现场维护。用彩钢板对施工现场进行实体遮挡,按规定设置出入口,防止非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消除安全隐患。三是落实安全措施。在施工现场设置安全标志和夜间警示标志,按批准的占道位置有序堆放材料,及时清运周边的残土和垃圾。  (市建设规划局)

【市区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30%】

    为提高市区道路机械化清扫率,市环卫部门采用环卫公司自购车辆、政府给予贴补的办式,新购置了2辆8吨道路清扫车,使道路清扫车增加到了4辆,机械化清扫的道路面积达150万平方米,占市区道路总面积的30%。实施机械化清扫的道路主要有临海大道、开发大道、东方大道、柏叶路、张洋路、靖江路等。(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临海市开展首次无车日活动成效明显】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0年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有关工作的通知》(建办城函[2010]606号)要求,我市首次参加了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围绕“绿色交通,低碳生活”主题,通过电视、广播、报刊、横幅、小册子等宣传形式,倡导市民少开一开车,选择乘公交车、骑自行车或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推动我市节能减排工作。9月22日活动当天,回浦路(东湖路至赤城路)作为无车日活动禁行区,除公交、的士、消防、抢险救灾等车辆外,禁止其他车辆进入,活动现场共发放宣传手册500份,海报20份,并对无车日前后的流量、噪声、事故等对比数据进行检测。无车日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市民绿色交通意识,成效明显。    (市建设规划局)

    中国无车日活动简介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鼓励签署《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承诺书》和《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承诺书》的城市继续开展无车日等相关活动,并向全国设市城市发出倡议,在9月22日开展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以实际行动促进节能减排,推动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

  总体目标:(1) 全民行动,从每日出行做起,推动交通节能减排;(2)提高公众对使用小汽车出行带来环境和能源问题的认识,鼓励绿色出行;(3) 促进城市政府采取行动改善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出行环境;(4)优化城市出行结构,促进城市交通科学、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发展历程:2005年时任建设部部长汪光焘应邀参加欧盟在伦敦举行的第4 届欧洲交通周(European Mobility Week)有关会议后,提出借鉴国际经验,在中国开展此类活动。2006年12月在“全国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工作会议”上,建设部向全国设市城市发出开展“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的倡议。2007年建设部首次在全国范围开展以“绿色交通与健康”为主题的“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全国共有110个城市市长签署了承诺书。  2008年这一活动调整为“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活动主题为“人性化街道”,鼓励地方政府努力改善和重新分配为非机动车和行人使用的道路空间。承诺城市达到112 个。2009年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主题为“健康环保的步行和自行车交通”,承诺城市达到114个。  2010年的无车日活动主题为“绿色交通,低碳生活”,这一主题旨在倡导低消耗、低污染和低排放的绿色交通出行方式,同时也强调绿色出行是一种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活动要求已获得或新申报“中国人居环境奖”和“国家园林城市”的城市,签署“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承诺书”,开展无车日活动;鼓励其他未签署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承诺书的城市组织开展无车日活动。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运营管理:北京中城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合作联系电话:010-62530116、18600196839
投稿邮箱:zhongchengwang2020@163.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 京ICP备20003710号-1

北京市公安局网站备案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1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