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居科普】宜居社区规划建设管理六要素
中城网2015-08-22 13:49:59
宜居性直接关系居住者的居住体验和居住舒适度,是判断一个住宅社区人居品质的重要评价标准。那么,这个评价标准具体都包括哪些要素呢?主要有以下六点:
第一要素:优良的自然环境与建筑品质。
具有优良的自然环境与建筑品质是宜居社区的最基本条件。优良的自然环境可以为居住者带来身心愉悦的感觉、洗去一天工作后的疲劳、提供安逸的休息与睡眠空间。宜居社区一般都应选择在水土资源丰富、地形地貌优美的区域。区域内水土资源有利植被生长、地形地貌易于塑造宜人景观,“依山傍水卧平川”无疑是高品质宜居社区的最佳自然环境要素。而优良的建筑品质是宜居社区的基本要求,也是居住者居家生活的根本保障。居住小区的整体布局、建筑密度、容积率,住宅建筑和基础设施、生活设施的规划设计、施工质量,以及住宅的户型设计、功能布局、采光通风、建筑风格等都应是宜居社区规划、建设需要谨慎考虑的要素。在宜居社区规划与建设上,应秉承崇尚自然、以人为本的理念,并做到自然环境与建筑品质的完美结合,打造天人合一的宜居空间。
第二要素:便捷的区域交通与内部联系。
区域交通与内部联系是开发商和买房人考虑的重要因素,甚至是首要因素。随着人们日常工作、家庭生活、社会交往范围的扩大,无论在市区还是在城市郊区或远郊区,便捷的区域交通已成为宜居社区建设的必要条件。便捷的区域交通不但要求居住区处于优良的地段,周边具有主干道路,而且还要求具有全天候的城铁、地铁、公交、出租车、私家车等多种交通方式可供选择,为居住者提供无缝式、实时性交通连接。便捷的区域交通不但方便居住人的出行,也是宜居社区保值增值的基础,更是“宜居价值”的体现。宜居社区不但要求具有便捷的区域交通,小区内部交通联系的组织更能体现宜居社区以人为本的理念。居住区内车辆和行人的组织、车位与住宅的关系、区内公共设施与住宅连接要做到人车分流、路程简短、方便安全,区内供休闲的甬路要做到曲径通幽、侧听蝉咏鸟鸣。
第三要素:完善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
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是宜居社区维持人们日常生活的必要条件,无论缺少哪一项,都会对住宅区的总体品质、居住者的正常生活有很大的影响。住宅区内外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住宅宜居性的高低。完善的基础设施应包括交通设施、电力设施、给排水设施、通讯设施、热力设施、燃气设施、环卫设施、消防设施、安防设施等。高品质的宜居社区应包含上述所有基础设施,缺一不可。有了“硬件”的基础设施,还远远不能满足宜居社区的要求,还需要发达的公共服务设施及公共服务网络。高品质的宜居社区应包括安保警务、邮政通信、医疗卫生、工商税务、金融保险、交通物流、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燃气热力、给水排水、电力电讯、宣传教育、户籍管理、伤残养老等公共服务。
第四要素:发达的商业配套与文娱资源。
商业配套与文娱资源是社区生活的基础,是居住的先决条件。现代城市是一个高度社会化的经济综合体,发达的商业是现代城市生活的重要特征。如果一个城市没有商业活动,就无法满足居住者的基本物质需求,也就无法满足宜居的最基本条件。人们对宜居社区的选择是一个平衡自然环境与商业服务便利性的过程。发达的城市商圈和社区商业对居住品质提升的环境替代作用在不断加大。被称为“购物天堂”的香港成为世界宜居城市不仅凭借其良好的自然环境,更是凭借其发达的商业服务业对居住者“无微不至的服务”。特别是以“社区范围内的居民为服务对象,以便民、利民,满足和促进居民综合消费、满足多样化民生需求为目标的属地型商业”,已成为宜居社区不可缺少的元素。发达的商业固然是宜居社区不可或缺的元素,但现代宜居社区在满足物质需求基础上,更强调精神需求的满足,要求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与生活气息。越来越多诸如博物馆、健身房、图书室、电影院、娱乐城、游戏厅、民俗园、茶艺楼、科普廊、棋牌屋等文化娱乐以及各种社会培训教育机构已成为提升社区宜居品质的重要资源。人们在“贪心都市社区丰富的商品物质与完备公共设施的同时,更向往给精神带来更多享受的文化娱乐满足。”
第五要素:优质的物业管理与社区服务。
优质的物业管理与社区服务是保持良好的宜居社区生活环境、提高社区生活品质、增加社区整体价值的根本保障。物业管理质量的高低已成为我国各地城市创建宜居社区的重要标准,并且也成为了人们为自己选择宜居社区的重要依据。物业管理包括公共秩序与治安维护、绿化管理养护、卫生保洁、房屋建筑及设施设备维修保养、代收代缴等方方面面的事情,已涉及社区生活的各个层面、各个角落,不论哪一方面的管理和服务不到位,都会影响居住者的正常生活。满足宜居标准的社区应该做到:车辆进出停放有序、公共安全与私密空间有保障、园林绿化整齐美观、公共场所及公共部位干净整洁、房屋外立面完好无损、公共设施设备运转正常、登门拜客和代收代缴文明礼貌。家庭生活社会化是宜居社区的必然发展趋势,高品质的宜居社区依赖优质的物业管理还远远不够,更应该有社会服务的支持。包括家政、维修、托老托幼、房屋中介、送医送药等社会服务可以让居住者感到后顾无忧。
第六要素:和睦的邻里关系与生活氛围。
营造一种和睦的邻里关系和生活氛围,可以让居住者感觉心情舒畅、精神愉快,为社区的宜居性带来锦上添花的效果。宜居社区的创建不仅只体现在居住小区的“硬件”上,居住者更期待的则是相互关爱、守望相助、尊老爱幼、互敬礼让、融洽和睦的邻里关系。为了营造和睦的邻里关系,就要求社区居住者具备较高的素质,并对居住者的素质不断进行培养与提高,为此,一个和睦的宜居社区应该具备促进邻里关系良好发展的社区组织与场所,诸如社区居委会、帮扶中心、人民调解室、文化生活交流会所等。和睦的邻里关系,是宜居社区吸引居住者、留住居住者,提高社区价值的“软黄金”,也是现代宜居社区的必备条件。令人向往的宜居社区不但具有良好的邻里关系,还应具有浓厚的的生活氛围。浓厚的生活氛围更会给居住者带来真正的家的感受。营造浓厚的生活气氛,不但要抓好社区超市、餐饮、小货郎、维修服务等商业网点建设,更要做好社区居民文化娱乐、休闲健康、情感交流、人文关怀等活动,还要挖掘居住区的地域文化,将文化传统融入社区生活中,形成独特的社区生活风貌和生活气息。
【创建宜居社区专家咨询服务】
联系电话:13641139707 18600196839 (罗亚蒙教授)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