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讨论】深圳PK北京,哪个城市更宜居?
中城网2015-08-26 06:48:32
【编者按】 “宜居城市”是人类永恒的城市梦想,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潮流与方向,是城市建设的最高境界,代表了新的城市理想,符合中央“生态文明”、“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理念,中央领导高度重视。2005年1月国务院文件首次提出“宜居城市”概念后,迄今全国已有近300个城市把“宜居城市”确定为城市发展目标。为普及宜居城市科学知识,树立新的宜居城市价值观,《宜居城市网》发起这次大讨论,欢迎大家积极参与,发表高见!
北京被英国《经济学家》杂志评为中国大陆最宜居城市
深圳都市报“呵呵”表示蔑视
但是,凤凰网发文力挺北京
没错,北京就是最宜居城市
2015年08月24日 09:28
来源:凤凰资讯 作者:王月兵
8月18日,经济学人智库发布了最新的全球宜居城市排名。调查显示,在过去一年内,北京在全球宜居城市排名中上升了5位,位列第69位,蝉联中国大陆最宜居城市。
许多网友的第一反应都是“呵呵”,宜居这两字是怎么和北京联系到一起的?人们对这座城市最大的印象是喧嚣、拥挤、昂贵。这里房价高、雾霾重,东三环堵起车来能“饿死人”,这里的天气主题基本是肃杀寒冷和炎热肮脏,小吃在外地人看来基本都是黑暗料理。
那么,这样“糟糕”的北京凭什么称得上是一个宜居城市?
● 宜居不仅仅意味着青山绿水
(宜居城市网编者按:环境优美,是宜居城市的必要条件,一个城市如果没有了青山绿水,绝对不可能宜居)
很多人对宜居充满了田园牧歌式的想象,认为宜居就是指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悠闲舒适。这其实是都市人的误解。宜居是个综合性指标,空气和绿化只是其中一个评价因素。
人们不会满足于新鲜空气,湖光山色,人们还要生活和发展,如果一个城市自然环境不错,但是经济不活跃,商业机会不多,就业机会不多,教育医疗资源匮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不能算“宜居”的。
经济学人智库的宜居性评级不是以单纯个体感受为标准进行测量的。它是对任一特定城市个人生活可能面临的困难进行了量化,并依据五大指标——稳定性、医疗保健、文化和环境、教育、基础设施——涉及的30多个定量和定性因素为每个城市进行打分。
● 高度集中的资源决定了北京就是宜居城市
(宜居城市网编者按:资源高度集中,必然带来城市承载力不足,也可能是对城市宜居性最大的破坏)
北京的宜居性体现在哪里?
有句话是这样说:在美国,如果想搞金融,去大纽约;搞影视,就去洛杉矶;搞IT,就去旧金山;搞工业,就去底特律;搞政治,就去华盛顿;搞文化,就去芝加哥。
但在中国,所有答案都指向一个——北京。毫无疑问,北京是一个资源、权力、人才都高度集中的超级城市。
政治资源,不用说了,北京就是中国的华盛顿。
经济实力,北京2014年GPD近2.13万亿元,其中朝阳区的GDP为4337.3亿元,超过海南、宁夏、青海、西藏等省。
金融一条街是北京的经济中心,共有各类金融机构近1400家,区域金融机构资产规模超过65万亿元,占全国比例接近一半。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在这里办公,三分之一的全国性商业银行,60%的保险集团把总部设在此处。
靠着这个金融大户,西城区也一跃成为北京税收最多的区域。2012年,西城区的税收总额为3074.2亿元,而内蒙古自治区一年的税收才2746.8亿元,安徽省一年税收3065.1亿元也不过和西城区相当。
医疗资源,北京聚集了全国最顶级的医院,北京市预约挂号统一平台上显示,可预约的医院总数共147家,可预约的三级医院共87家,可预约的三甲医院共54家。
同时北京也吸引了全国最多的病人,2014年,北京年诊疗近2.2亿人次,日均70万外地患者看病。2012年整整一年,北京市9974家卫生机构接待了1.85亿人次的门诊,比内蒙古、吉林两省门诊人数的总和还要多。
教育资源,北京是中国无可挑战的学术中心,北京有89所普通高校,这个数字在全国范围内并无优势,但这些学校中有23所“211”,8所“985”(全国共有107所“911”,39所“985”)。
在笔者看来,北京有着无可匹敌的文化氛围。如果你喜欢逛博物馆,北京地区目前有各种类型的博物馆近170家,已超过纽约、马德里、柏林,仅次于伦敦,成为全球拥有博物馆数量第二多的城市。
喜欢看话剧歌剧,可以去人艺、国家大剧院、保利剧院、梅兰芳大剧院、东宫影剧院、解放军歌剧院等,还有蜂巢剧场、蓬蒿剧场、鼓楼西剧场、九个剧场等小剧场可供选择,每年还有南锣鼓巷戏剧展;热爱现代艺术,可以去宋庄、798,那是全国著名的艺术家群落。爱听现场演出,摇滚的根据地就在北京,愚公移山、星光现场、MAO等Livehouse可以一个一个玩过去(麻雀瓦舍关门了)。
看电影,除了遍布全城的大众院线,还有中国电影资料馆、百老汇、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3家艺术院线,每年的北京电影节也不容错过。那些怀抱演员、导演、编剧、作家等梦想的人们,如果不到北京发展,不会有什么大出息,尤其是电影行业,最上游资源的最关键环节都在北京,这几乎是大家公认的事实。
从一个人生活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上衡量,北京有着太明显的长处。这个城市能给你的,这个国家别的城市给不了。现代工业文明的一大特点在于城市的诞生与发育,北京的高度发达注定了它的排名。
● 北京没有北京人,超强包容力是北京宜居的根本
(宜居城市网编者按:北京超强包容力,呵呵!呵呵!)
北京,论生活腔调比不过上海,论风景输给杭州,论食物完败广州,论闲适输给成都,但人才是构成一座城市的根本。
北京了不起的地方在于人,这个城市最美的风景也是人。
曾有人问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李欧梵:“您对北京印象如何?”李欧梵脱口而出:“北京?北京是一个有文化的大村庄。”在笔者看来,所谓大村庄,大概说的是糙。一般人眼里这种糙最突出的体现在食物上,几乎没有本地饮食能走向外地,很多本地名吃在外地人看来就是黑暗料理。
不过糙体现在人身上,就是典型的北方人性格,所谓局气,直来直去,仗义大方,包容性强。
北京自古就是移民城市,多少年来朝天南海北敞开胸怀,而不断被汇聚的人,淬炼出了代代传承的超强包容精神。
在北京,你随时可以感觉到健康、向上的市场力量——给有能力的人以就业机会,让勤奋的人得到更多的报酬。有些工作集中到只能在北京找到。笔者大学毕业想找一份互联网媒体的工作,数来数去,只有北京能提供最多的工作机会。
在北京,你可以轻易结识一些原来只能在书本上、电视上看到的人,了解各行各业的大牛。
在北京,大家都见过世面,不管你是同性恋,还是大龄未婚女青年,万人如海一身藏,没人觉得你是怪物。
在北京,不管你喜欢什么,想做什么,你总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圈子。创业狗能轻松找到创业伙伴;小县城里格格不入的文艺青年,也能呼朋结伴,在酒局里大谈黑泽明、费里尼、安东尼奥尼也没人觉得奇怪;穷艺术家可以去宋庄,那里有的是跟你一样矢志不渝的疯子。对许多人来说,这种认同感和归属感太重要了,别的地儿找不到。
北京没有北京人,每个人都可以轻易拥抱这座城市,这才是宜居的根本吧。
中央京津冀规划对北京的评价
京津冀地区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北京集聚过多的非首都功能,“大城市病”问题突出,人口过度膨胀,交通日益拥堵,大气污染严重,房价持续高涨,社会管理难度大,引发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同时,京津冀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地下水严重超采,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已成为我国东部地区人与自然关系最为紧张、资源环境超载矛盾最为严重、生态联防联治要求最为迫切的区域,加之区域功能布局不够合理,城镇体系结构失衡,京津两极过于“肥胖”,周边中小城市过于“瘦弱”,区域发展差距悬殊,特别是河北与京津两市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公共服务水平落差明显。
北京市长王安顺:目前北京的确不是宜居之都
控制人口是第一大问题 严重雾霾时考虑先停公车
《中国青年报》(2015年01月24日 03 版)
本报北京1月23日电(记者李新玲)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今天上午开幕。在北京市市长王安顺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大气污染、生态环境、绿色高效几个词多次出现。“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是今年北京市政府确定的工作目标之一。
实时天气数据显示,北京今天PM2.5指数达200以上,属重度污染。
“我们清醒地看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不少矛盾和问题,政府工作还有不足和差距,主要是:人口规模调控难度大,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大气污染、交通拥堵治理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王安顺在报告中提及,去年北京市空气中细颗粒物年均浓度实际下降了4%,距下降5%左右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
人口规模、产业结构、机动车数量,这些都与空气环境密切相关。统计显示,2014年,北京市关停退出了392家一般制造业和污染企业,拆除中心城商品交易市场36个,淘汰老旧机动车47.6万辆。截至2014年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2151.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6.8万人,增量比上年减少8.7万人,增速比上年回落0.5%。
“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指标体系很重要,北京市正在做。目前北京的确不是宜居之都,可是,来的人趋之若鹜,控制人口是政府第一大问题。”王安顺提到,现在北京各个产业的就业岗位71.8%集中在城六区,但居住在外面,每天潮涨潮落。其中西城区人口密度最大,每平方公里2.57万人,不疏解人口,维持城市运转都困难。
王安顺表示,北京“要严格控制人口规模”,将以产业疏解带动人口疏解,将合理运用财税等经济手段,就地淘汰低端、低效、高能耗产业,关停300家污染企业;强化依法管理,推动制定房屋租赁管理条例,治理群租房等。他强调,今年将出台居住证制度,研究制定积分落户政策。
建设重心向郊区转移,也将是北京今年进行人口疏解的重要工作。王安顺表示,今年将多层次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通州城市副中心建设,推进顺义、昌平、房山等综合性新城建设,提高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承接中心城人口等疏解转移。他说,要吸引社会资本,打造一批功能定位清晰、配套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良的特色小城镇。
按照北京市政府向人代会提交审查的201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5年预算草案报告,今年北京将投入10.3亿元支持区县推动产业疏解和人口调控等工作;将投资103.9亿元落实城市核心区棚户区改造和输入区承接疏解人口补助政策,推进城乡接合部环境整治和产业升级工作。
“去年我们已经在考虑,严重雾霾时,公车先停,之后再单双号限行。因为对于PM2.5的污染成分已经有定论,汽车尾气还是主要因素。”在下午同人大代表座谈时,王安顺提到,当政府刚刚开始考虑时,马上有各种声音,“经济进入新常态,社会也进入新常态,政府不要怕骂,骂声反映了民意”。
宜居城市网:欢迎大家讨论
《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文本
(中国宜居城市评价依据)
国家建设部批准立项06-R1-26项目《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成果之一
【说明】本标准是导向性的科学评价标准,不是强制性的行政技术标准。实行百分制,总分100分,宜居指数即累计得分≥80分且没有否定条件的城市,为“宜居城市”;60分≤宜居指数<80分的城市,或宜居指数即累计得分≥80分但有一项否定条件的城市,为“较宜居城市”;宜居指数即累计得分<60分的城市,或宜居指数即累计得分≥80分但有二项以上否定条件的城市,或60分≤宜居指数<80分但有一项否定条件的城市,为宜居预警城市。
遵照建设部科技司验收专家委员会的建议,“宜居城市”课题组将建立“补丁机制”,依据城市科学研究新成果、城市发展新情况,不断调整、完善《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指标体系》。
一、 社会文明度(权重0.10)10分/100分
社会文明是百姓宜居的重要的前提条件。
1、政治文明(权重0.3)3分/100分
(1)科学民主决策(权重0.3)0.9分/100分
建立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发展重大决策事先征求专家、公众、民主党派、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制度,并贯彻执行的,为“较好”,得满分;
建立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发展重大决策事先征求专家、公众、民主党派、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制度,并部分执行的,为“一般”,得一半分;
没有建立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发展重大决策事先征求专家、公众、民主党派、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制度,或虽然建立重大决策事先征求专家、公众、民主党派、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制度但基本没有执行的,为“较差”,得0分。
(2)政务公开(权重0.2)0.6分/100分
城市政府开通电子政务网站并每天更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发展政务信息(包括不涉及国家安全的所有政府文件、联系方式)的,为“较好”,得满分;
城市政府开通电子政务网站并每周更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发展政务信息(包括不涉及国家安全的所有政府文件、联系方式)的,为“一般”,得一半分;
城市政府未开通电子政务网站,或虽然开通电子政务网站但一周以上都不更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发展政务信息(包括不涉及国家安全的所有政府文件、联系方式)的,为“较差”,得0分。
(3)民主监督(权重0.2)0.6分/100分
按时办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案及建议、当地所有媒体都开设“群众来信”栏目、政府网站开设“市长信箱”并坚持一周内回复、已经开通“市长电话” 并建立有督办制度、主要领导定期到信访办公室接待来访群众并建立有信访督办制度的,为“较好”,得满分;
不能按时办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案及建议、当地所有媒体没有全部开设“群众来信”栏目、政府网站没有开设“市长信箱”或虽然开设但一周内不回复、没有开通“市长电话”或虽然开通但经常无人接听或没有建立有督办制度、主要领导不定期到信访办公室接待来访群众或没有建立信访督办制度的,为“较差”,得0分。
(4)行政效率(权重0.3)0.9分/100分
已经建立行政审批中心,并有整套可网上公开查询的限时审批、过错追究、缺席默认、目标责任制、追踪监察等管理制度的,为“较好”,得满分;
已经建立行政审批中心,但整套可网上公开查询的限时审批、过错追究、缺席默认、目标责任制、追踪监察等管理制度不全面的,为“一般”,得一半分;
没有建立行政审批中心,或虽然建立行政审批中心但没有整套可网上公开查询的限时审批、过错追究、缺席默认、目标责任制、追踪监察等管理制度的,为“较差”,得0分。
(5)政府创新(加分项目)
创造了好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发展工作经验或和谐社会经验,生态环境保护经验,被中央部委在全国推广的(以正式文件为准),加1分。
2、社会和谐(权重0.2)2分/100分
(1)贫富差距(权重0.2)0.4分/100分
基尼系数大于0.3、小于0.4的,得满分;
基尼系数小于0.3的,得一半分;
基尼系数大于0.4的,得0分。
(2)社会保障覆盖率(权重0.15)0.3分/100分
标准值:100%。
(3)社会救助(权重0.15)0.3分/100分
已经建立、实施流浪、贫困、受灾、孤寡群体救助制度,建有条件较好的救助站、孤儿院、福利院、养老院、法律援助中心等救助设施的,得满分;
没有建立、实施流浪、贫困、受灾、孤寡群体救助制度,没有条件较好的救助站、孤儿院、福利院、养老院、法律援助中心等救助设施的,得0分。
(4)刑事案件发案率和刑事案件破案率(权重0.3)0.6分/100分
刑事案件发案率0.3分 标准值:0%。(负指标)
刑事案件破案率0.3分 标准值:100%。
(5)文化包容性(权重0.1)0.2分/100分
城市居民能够充分尊重其他人不同性别、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学历、不同种族、不同年龄、不同籍贯、不同行为方式的,为“较好”,得满分;
城市居民比较尊重其他人不同性别、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学历、不同种族、不同年龄、不同籍贯、不同行为方式的,为“一般”,得一半分;
城市居民基本不尊重其他人不同性别、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学历、不同种族、不同年龄、不同籍贯、不同行为方式的,为“较差”,得0分。
(6)流动人口就业服务(权重0.1)0.2分/100分
已经建立为流动人口提供就业信息和职业介绍、就业训练、社会保险等服务,并能依法处理用人单位与外来务工、经商人员的劳动争议,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的,为“较好”,得满分;
已经建立为流动人口提供就业信息和职业介绍、就业训练、社会保险等服务,但并不能依法处理用人单位与外来务工、经商人员的劳动争议,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的;或能依法处理用人单位与外来务工、经商人员的劳动争议,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但没有建立为流动人口提供就业信息和职业介绍、就业训练、社会保险等服务的,为“一般”,得一半分;
没有建立为流动人口提供就业信息和职业介绍、就业训练、社会保险等服务,且不能依法处理用人单位与外来务工、经商人员的劳动争议,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的,为“较差”,得0分。
(7)加分、扣分项目
市民普遍重承诺、守信用,典范事例近一年被中央媒体报道3次以上的,加1分。
市民普遍缺乏信用,坑蒙拐骗事例近一年被中央媒体报道3次以上的,扣1分。
3、社区文明(权重0.2)2分/100分
(1)社区管理(权重0.25)0.5分/100分
老社区抽样调查一半分
建立有依法选举的居委会领导班子并能履行好人民调解、居民服务等职能的社区比例。标准值:100%。
新社区抽样调查一半分
入住满一年的新建小区,民主选举并注册成立业主委员会的普及率(以房管部门登记为准)。标准值:100%。
(2)物业管理(权重0.25)0.5分/100分
抽样调查,入住满一年的小区,业主委员会聘请物业公司覆盖面。标准值:100%。
(3)社区服务(权重0.5)1分/100分
抽样调查,社区内文化、体育、卫生、家政服务设施或机构完备的社区比例。标准值:100%。
(4)扣分项目
业主和物业公司矛盾冲突较大较多,被省级及以上新闻媒体多次曝光的,倒扣1分。
4、公众参与(权重0.3)3分/100分
(1)阳光规划(权重0.5)1.5分/100分
建立城市规划公示、征集公众意见制度并贯彻落实的,为“较好”,得满分;
未建立城市规划公示、征集公众意见制度,或虽然建立城市规划公示、征集公众意见制度但没有贯彻落实的,为“较差”,得0分。
(2)价格听证(权重0.5)1.5分/100分
建立价格听证制度并贯彻落实的,为“较好”,得满分;
未建立价格听证制度,或虽然建立价格听证制度但没有贯彻落实的,为“较差”,得0分。
二、经济富裕度(权重0.10)10分/100分
经济富裕是宜居城市最重要的基础条件,也是宜居城市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之一。
1、人均GDP(万元)(权重0.2)2分/100分
标准值:大城市4万元、中小城市2.5万元的。
注:以2005年统计数据为准,以后按国家公布的物价涨幅自动调整。
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权重0.3)3分/100分
标准值:大城市2.5万元、中小城市2万元。
注:以2005年统计数据为准,以后按国家公布的物价涨幅自动调整。
3、人均财政收入(元)(权重0.1)1分/100分
标准值:大城市0.4万元、中小城市0.2万元的。
注:以2005年统计数据为准,以后按国家公布的物价涨幅自动调整。
4、就业率(%)(权重0.25)2.5分/100分
标准值:96%。
5、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占就业总人口的比重(%)(权重0.15)1.5分/100分
标准值:70%。
三、环境优美度(权重0.30)30分/100分
生态环境恶化是当前我国城市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环境优美是城市是否宜居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主要包括生态环境、气候环境、人文环境、城市景观等四个方面。
1、生态环境(权重0.8)24分/100分
(1)空气质量好于或等于二级标准的天数/年(权重0.2)4.8分/100分
标准值:365天/年
(2)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权重0.2)4.8分/100分
标准值:100%
(3)城市工业污水处理率(%)(权重0.1)2.4分/100分
标准值:100%
(4)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权重0.1)2.4分/100分
标准值:100%
(5)噪声达标区覆盖率(%)。(权重0.15)3.6分/100分
标准值:100%
(6)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权重0.1)2.4分/100分
标准值:100%
(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平方米)(权重0.05)1.2分/100分
标准值:10平方米(得80%分,正相关指标)
(8)城市绿化覆盖率(%)(权重0.1)2.4分/100分
标准值:35%(得80%分,正相关指标)
(9)加分项目
市区内有水质良好的海、大江、大河、天然湖泊、湿地和保护较好的国家森林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省级风景名胜区、世界自然遗产的,加2分。
2、气候环境(加分、扣分项目)
(1)加分项:全年15°C至25°C气温天数超过180天的,加1分。
(2)扣分项:全年灾害性气候天数超过36天的,倒扣2分。
3、人文环境(权重为0.1)3分/100分
(1)文化遗产与保护(权重0.4)1.2分/100分
有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景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保护较好的,得满分;
有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且保护较好的,得一半分。
(2)城市特色和可意向性(权重0.2)0.6分/100分
现场考察城市人文景观是否具有鲜明的特色,城市的标志、节点、通道、边界等意向要素是否清晰可辨,给人印象是否深刻:较好,得满分;一般,得一半分;较差,得0分。
(3)古今建筑协调(权重0.2)0.6分/100分
现场考察城市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之间的协调程度:从城市现代建筑本身的色彩,尺度,形体,质地与城市中传统建筑是否协调来评定。分为三个层次:较好,得满分;一般,得一半分;较差,得0分。
(4)建筑与环境协调(权重0.2)0.6分/100分
现场考察城市建筑与当地环境的协调程度:从城市建筑设计和施工是否考虑城市所在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来评定。分为三个层次:较好,得满分;一般,得一半分;较差,得0分。
4、城市景观(权重为0.1)3分/100分
(1)城市中心区景观(权重0.4)1.2分/100分
现场考察城市中心区的景观:从城市的建筑设计、建筑色彩、空间布局、园林艺术等方面来评定。分为三个层次:较好,得满分;一般,得一半分;较差,得0分。
(2)社区景观(权重0.4)1.2分/100分
现场抽样考察城市平民社区的景观:从城市的建筑设计、建筑色彩、空间布局、建筑密度、园林艺术等方面来评定。分为三个层次:较好,得满分;一般,得一半分;较差,得0分。
(3)市容市貌(权重0.2)0.6分/100分
现场抽样考察城市背街小巷市容市貌:从城市空间布局、园林艺术、环卫保洁、路面完好情况等方面来评定。分为三个层次:较好,得满分;一般,得一半分;较差,得0分。
四、资源承载度(权重0.1)10分/100分
城市资源量,决定一个城市的自然承载能力,是城市形成、发展的必要条件。资源丰富,有利于提高公众的生活质量,也是宜居城市的重要条件,其中水土资源是宜居城市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1、人均可用淡水资源总量(权重为0.5)5分/100分
标准值:1000立方米
2、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权重为0.1)1分/100分
标准值:100%
3、人均城市用地面积(权重为0.2)2分/100分
标准值:大城市80平方米;中小城市100平方米。(非正相关指标)
4、食品供应安全性(权重为0.2)2分/100分
食品供应数量、质量有充分保障的,得满分;
食品供应数量、质量比较有保障的,得50%分;
食品供应数量、质量没有保障的,得0分。
5、加分、扣分项目
(1)加分项:形成节约资源、节约能源等全套建设节约型城市经验的,加1分。
(2)扣分项:在禁止开发区域内开发建设的,倒扣2分。
五、生活便宜度(权重0.30)30分/100分
生活方便、适宜是宜居城市最重要、最核心的影响因素,也是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宜居城市应该为生活各方面的内容提供各种高质量的服务并且使得这些服务能被广大的市民方便地享受。
1、城市交通(权重为0.2)6分/100分
(1)问卷调查:居民对城市交通的满意率(%)(权重0.2)1.2分/100分
标准值:100%
(2)人均拥有道路面积(平方米/人)(权重0.1)0.6分/100分
标准值:15平方米
(3)公共交通分担率(%)(权重0.2)1.2分/100分
标准值:大中城市35%,小城市直接得分
(4)问卷调查:居民工作平均通勤(单向)时间(分钟,负指标)(权重0.2)1.2分/100分
标准值:30分钟
(5)社会停车泊位率(%)(权重0.2)1.2分/100分
标准值:大城市150%;中等城市100%,小城市直接得分
(6)市域内主城区与区县乡镇、旅游景区的城市公交线路通达度(权重0.1)0.6分/100分
标准值:100%
2、商业服务(权重为0.1)3分/100分
(1)问卷调查:居民对商业服务质量的满意度(%)(权重0.4)1.2分/100分
标准值:100%
(2)人均商业设施面积(平方米)(权重0.2)0.6分/100分
标准值:1.2平方米
(3)抽样调查:居住区商业服务设施配套率(%)(权重0.2)0.6分/100分
标准值:100%
(4)抽样调查:1000米范围内拥有超市的居住区比例(%)(权重0.2)0.6分/100分
标准值:100%
3、市政设施(权重为0.2)6分/100分
(1)居民对市政服务质量的满意度(%)(权重0.4)2.4分/100分
标准值:100%
(2)城市燃气普及率(%)(权重0.1)0.6分/100分
标准值:100%
(3)有线电视网覆盖率(%)(权重0.1)0.6分/100分
标准值:100%
(4)因特网光缆到户率(%)(权重0.1)0.6分/100分
标准值:100%
(5)自来水正常供应情况(天/年)(权重0.1)0.6分/100分
标准值:365天/年
(6)电力(北方城市包含热力)正常供应情况(天/年)(权重0.1)0.6分/100分
标准值:365天/年(北方城市热力供应情况标准值为当地政府规定天数)
(7)现场考察:环保型公共厕所区域分布合理性(权重0.1)0.6分/100分
按照建设部标准,分布合理的,得满分;分布不合理的,得0分。
4、教育文化体育设施(权重为0.1)3分/100分
(1)抽样调查:500米范围内拥有小学的社区比例(%)(权重0.2)0.6分/100分
标准值:100%
(2)抽样调查:1000米范围内拥有初中的社区比例(%)(权重0.2)0.6分/100分
标准值:100%
(3)每万人拥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群艺馆)、科技馆数量(个)(权重0.2)0.6分/100分
标准值:0.3个
(4)抽样调查:1000米范围内拥有免费开放体育设施的居住区比例(%)(权重0.2)0.6分/100分
标准值:100%
(5)抽样调查:市民对教育文化体育设施的满意率(%)(权重0.2)0.6分/100分
标准值:100%
5、绿色开敞空间(权重为0.1)3分/100分
(1)抽样调查:市民对城市绿色开敞空间布局满意度(%)(权重0.4)1.2分/100分
标准值:100%
(2)抽样调查:拥有人均2平方米以上绿地的居住区比例(%)(权重0.3)0.9分/100分
标准值:100%
(3)抽样调查:距离免费开放式公园500米的居住区比例(%)(权重0.3)0.9分/100分
标准值:100%
6、城市住房(权重为0.2)6分/100分
(1)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平方米)(权重0.3)1.8分/100分
标准值:26平方米
(2)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0平方米以下的居民户比例(%)(权重0.4)2.4分/100分
标准值:0%(负指标)
(3)普通商品住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占本市住宅总量的比例(%)(权重0.3)1.8分/100分
标准值:70%
7、公共卫生(权重为0.1)3分/100分
(1)抽样调查:市民对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满意度(%)(权重0.4)1.2分/100分
标准值:100%
(2)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覆盖率(%)(权重0.3)0.9分/100分
标准值:100%
(3)人均寿命(岁)(权重0.3)0.9分/100分
标准值:75岁
(4)扣分项目
近一年发生过重大食品或药品安全事故,并被省级以上新闻媒体曝光的,倒扣1分。
六、公共安全度(权重0.1)10分/100分
1、生命线工程完好率(%)(权重0.4)4分/100分
标准值:100%
2、城市政府预防、应对自然灾难的设施、机制和预案(权重为0.2)2分/100分
(1)有整套暴风、暴雨、大雪、大雾、冰凌、雷电、洪水、地震、山体滑坡、泥石流、火山、海啸、干旱等应对设施和预案的,为“较好”,得满分;
(2)应对设施、预案不完整的,为“一般”,得一半分;
(3)没有应对设施、预案的,为“较差”,得0分。
3、城市政府预防、应对人为灾难的机制和预案(权重为0.2) 2分/100分
(1)有整套恐怖袭击、火灾、群体性恐慌、群体骚乱、大规模污染、能源短缺、食品短缺、大爆炸、地下资源超采等预防措施和应对预案的,为“较好”,得满分;
(2)预防措施和应对预案不完整的,为“一般”,得一半分;
(3)没有预防措施和应对预案的,为“较差”,得0分。
4、城市政府近三年来对公共安全事件的成功处理率(%)(权重为0.2)2分/100分
标准值:100%
七、综合评价否定条件
宜居指数即累计得分≥80分的城市,如果有以下任何一项否定条件,不能确认为“宜居城市”:
1、社会矛盾突出,刑事案件发案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
2、基尼系数大于0.6导致社会贫富两级严重分化的
3、近三年曾被国家环保部公布为年度“十大污染城市”的
4、区域淡水资源严重缺乏或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
(1)区域淡水资源严重缺乏
标准:人均淡水资源500立方米以下。
(2)区域生态环境严重恶化
标准:城区河流水质普遍劣于4类,或2级以上空气质量天数不足260天/年,或沙漠流动沙丘逼近城市边缘5千米以内。
宜居城市网新浪官方微博@宜居城市研究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