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城搜索

乌兰察布市:打好“山水绿”三张牌建设宜居宜业魅力城

中城网2015-09-16 09:53:31

【《乌兰察布日报》“乌大张异地采访”专栏开栏的话】乌兰察布市、大同市、张家口市位于蒙晋冀三省交界处、环渤海与呼包银榆两大经济圈结合部。三地地缘关系密切、自然条件相似、生态环境相同、人文习俗相近、商旅相通,有着较强的产业互补性,为区域合作提供了良好基础和有利条件。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潮中,加强多区域合作,已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面对机遇,乌兰察布审时度势,发挥区域资源优势,联手毗邻地区的大同市、张家口市,提出了“打破行政区划,抱团服务首都”的合作主张,将发展定位在打造蒙晋冀长城金三角、融入京津冀、对接俄蒙欧三篇文章上,以此来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战略。去年8月,蒙晋冀(乌大张)长城金三角合作区首届联席会议在乌兰察布市隆重召开,会上,三地签署了《蒙晋冀(乌大张)长城金三角合作区建设协议》和五个专项合作协议,并特邀专家做了专题讲座,时过一年,即2015年8月16日至19日,受乌兰察布市邀请,大同市、张家口市的20多位记者走进乌兰察布,以全新的视角从生态建设、产业转型、打造旅游胜地等方面对乌兰察布进行报道,以期让蒙晋冀(乌大张)长城金三角更多的人了解乌兰察布,认识乌兰察布。从今天起,本报特推出大同市、张家口市记者异地采写的稿件,以飨读者。

置身碧波荡漾,风景如画的霸王河;登上芳草连天,亭台轩榭的白泉山,如果不是亲身感受,很难想象它们原来的面貌竟然是垃圾成堆、污水横流,乱石纵横、草木不生。“乌大张”异地采访团的记者们此行首站就被当地的大规模、大魄力的城市建设和生态建设所震撼!

围绕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城市,乌兰察布市从2010年开始,以构筑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为目标,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三山两河”自然地貌,按照“既要让森林上山,也要让森林进城;既要让河水重现生机,也要把河水变成景观”的理念,全面启动了历史上投资最多、任务最重、施工难度最大的“三山两河”生态景观建设工程,全力打造“山水相依、城景相融”的特色城市景观。

近年来,该市不断加快实施生态立市战略,统筹做好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三篇文章。2014年,全市共完成营造林面积108.2万亩,投入林业生态项目资金26.52亿元。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9.10%,绿地率为36.0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8平方米。自2000年实施国家重点林业生态建设工程以来,累计完成建设面积2042万亩,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8.36%提高到2014年的22.88%,全市森林资源面积逐年增加,森林资源价值不断提高,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生态景观建设上相继完成了老虎山、白泉山、卧龙山和霸王河、泉玉岭河“三山两河”绿化工程和城市出入口绿化、立交桥绿化、街道绿化等一大批绿化示范工程,在草原上建起了一座园林城。与此同时,该市各地大打“山水绿”三张牌,生态公园、道路绿化、城市广场、山体水景等绿化工程建设如火如荼。化德县西山绿化工程、察右后旗杭宁达莱生态园、兴和县黄花梁公园、卓资县九曲山生态园、丰镇市北山公园……不胜枚举的绿化工程像一颗颗绿色翡翠镶嵌在城市周围。2012年,该市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园林城市,并列入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市,“三山两河”工程获自治区“人居环境范例奖”。据了解,该市将下大力气推动国家园林城市、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五城联创”在全市域、全方位深入展开。

山水相依、灌木成行,三山鼎立、二水环绕,如今乌兰察布的人居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品位和档次显著提升,生态宜居城市的魅力日益凸显,一座宜居、宜业、宜游,幸福美丽的生态城市在内蒙古大地上熠熠生辉。 《大同日报》记者 李雪峰


【说明:《宜居城市网》转发各地“宜居资讯”,仅供学习研究参考,并无商业用途。欢迎荐稿,谢谢支持!】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运营管理:北京中城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合作联系电话:010-62530116、18600196839
投稿邮箱:zhongchengwang2020@163.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 京ICP备20003710号-1

北京市公安局网站备案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1846号